李总谈造车:互联网与电动汽车需脚踏实地

#美女#

造车新势力与老江湖 谁在忽悠老百姓

李书福那句“互联网造车就是瞎忽悠”在行业里炸开了锅。这位吉利掌舵人说得直白——老百姓赚点钱不容易,车企得脚踏实地。

这话戳中了很多人的心。现在走进一家新能源车展厅,销售会跟你讲车载冰箱、智能座舱、自动驾驶……唯独不太愿意聊电池安全、底盘用料和耐用性。一些花哨功能,什么车外交互灯语、车内KTV,使用场景少得可怜。营销噱头正悄悄替代核心技术。

李总谈造车:互联网与电动汽车需脚踏实地-有驾

传统车企出身的李书福们,骨子里流淌着制造业的严谨。他们知道,一辆车关系到一家人的生命安全。这是底线。而某些跨界造车者,更擅长资本运作和用户运营。他们把造车当成流量生意。两种思维,正在激烈碰撞。

但事情没那么简单。

传统车企确实该有危机感。去年某自主品牌车主集体投诉车机卡顿,官方回应竟是“建议重启”。这种对待智能体验的态度,显然落后于时代。用户要的不是能跳舞的车,是靠谱的智能伙伴。

李总谈造车:互联网与电动汽车需脚踏实地-有驾

新势力也并非全是忽悠。他们在用户体验上的创新值得肯定。一家头部新势力的OTA升级,真能每月给车主带来新功能。这种快速迭代能力,传统车企望尘莫及。

问题的核心在于平衡。

安全是1,智能是后面的0。没有扎实的制造功底、成熟的三电技术,再炫酷的功能都是空中楼阁。但若死守“车只是交通工具”的旧观念,同样会被时代抛弃。

李总谈造车:互联网与电动汽车需脚踏实地-有驾

老百姓要的很简单:一辆安全可靠、经济实惠、跟上时代的车。它不需要会跳舞,但需要在你紧急变道时稳稳守住路线;不需要能唱歌,但需要在长途驾驶时提供舒适的座椅和可靠的续航。

这场争论背后,是中国汽车工业的转型阵痛。新势力带来了互联网思维的用户体验创新,传统车企坚守着制造业的底线与匠心。真正的赢家,会是那些把安全踏实放在首位,同时拥抱智能创新的企业。

李总谈造车:互联网与电动汽车需脚踏实地-有驾

造车这场马拉松,才刚跑完热身赛。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