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广东某条高速公路,司机小李遇上了头疼的一幕。他的SUV说熄火就熄火,整个仪表盘像打了盹儿,怎么拧钥匙都没反应。旁边路肩一片漆黑,只有远处大货车时不时轰隆而过。小李心里哇凉,第一时间想的还是最常用的套路:保险公司救援电话。毕竟年年买保险,不就是为了出点岔子时能心里有底气?
电话刚拨通,客服照流程来了一遍安慰,结果却是:“先生,您需要联系高速公路官方救援。我们现在无法上高速为您提供拖车服务,还请联系高速官方。”说白了,保险公司这一关直接被高速路的救援规则卡住了。小李着急啊,脑子里还不断琢磨是不是搞错了,救援救援不是都得一条龙吗,怎么还挑客户。
人在“新手村”,折腾半天,网上一查,全都推荐12122。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按下去,对方问得特别细致:哪条线路,哪个桩号,距离最近的出入口还有多远。小李这才知道,原来救援也有讲究,必须搞准自己的确切位置。等流程一通报备,救援队才慢悠悠开过来,用拖车把他送到附近的服务区。
这一个多小时,小李不仅看着自己的SUV安静地卡在应急车道,后头有车路过都要探头看热闹。交警还专门过来巡查了好几次,看看有没有二次事故风险。等到车被拖走,小李才吐了口气。原以为保险救援无所不能,结果关键时候还得拨打官方指定号码。坐在路边干等,不仅车受罪,自己也快成了候鸟。
后来小李琢磨过味儿来,这其实是很多司机私下都会犯的错。平时车一坏,手指就直奔保险或者4S的救援热线,潜意识觉得谁给我保的,谁就是我的“及时雨”。实际上,在高速公路上,只有经过授权的官方救援车辆能直接进高速现场。别人哪怕有再多设备,也进不了门。拖得久了,路面拥堵,万一发生追尾,麻烦就更大。
如果只是机械故障还算小事,万一有人发生了碰撞受伤,流程就更不能乱套。这时候120急救电话是第一优先,医疗救援要走在前头。只有人平安了,才好回头操心车。要是刮蹭影响了交通,得再通知122,警察叔叔全套流程马上安排,对症下药来疏导交通。
说到底,撞上这种情况,怕的不只是车瘫路上,更怕的是你打了一圈电话都搞不清路数,浪费救援黄金时间。小李自从这次折腾之后,每次上高速前都把12122存好,还给朋友们反复提醒:“别觉得保险万能,上高速别忘了12122。”
有些人听完不信,觉得三更半夜还能出啥大事。但哪怕你技术再好,车上故障这种事也防不住,别说没提醒过你。高速公路环境不同于普通城市道路,一分一秒都可能发生变化,车流量大,行车速度快,每出一桩事故,现场处理慢了都会升级成集体“堵门大戏”。几十台车趴在路上,小李成了里面最不起眼的“小角色”。
对小李来说,这次的卡壳不过是普通机械故障。救援人员把他和车安全转运到服务区,之后维修人员才正式上阵。要是遇到雨天,能见度低,或者后面是连环追尾,后果不堪设想。高速救援,有时候真比考试还要考验临场反应,不会套路的司机基本都得“补作业”。
人没事,车修好了,小李感觉这事虽然糗,但赶上了算是“破财消灾”。电话该打哪个,什么时候能上高速,连交警怎么出警,他都一一弄明白。唯一怕的就是自己如果还抱着“保险万能”这种想法,下次再碰到,屁股还得和路边“合二为一”。
身边朋友听说这茬,也纷纷跟着修改“高速出行小贴士”。有人在手机备忘录里加了12122,有人直接来个纸条贴在方向盘一侧,生怕自己关键一刻还得找人帮打电话。毕竟真遇上了,脑子能用的只有平日记住的几个号码。“存个关键电话,避开一场大堵车”,这话听起来简单,但真有几个人记得牢?
小李的教训不止一次能用。后来又有一天,他的朋友阿根上高速轮胎爆了,也是本能地先找保险,最后还是打回到12122。破车、夜色和大风,仨凑一块儿折腾半宿。阿根坐在应急车道玩手电,旁边货车噪音大得人都快飞起来。拖车来了,和小李经历如出一辙。大家聚会喝酒一聊,才明白:高速救援这事,不是多花钱的问题,是流程走对才行。有规矩讲究,你才能不被当成路边的稻草人。
如果有人觉得平时准备“太麻烦”,那想想一小时的焦灼干坐、后面几公里的车灯长龙,拖一夜都不一定拉得走,也许会改变看法。别嫌编号号码难记,和身份证、银行卡类似,只要遇上急事你才知道自己当年抄对了没有。
路上常有险情,出门千千万万种可能,有人疏忽大意,有人谨慎防范。准备多一步,就是少一分被动。谁都希望远行通畅,谁都不想做路边的“停摆雕像”,但越是在日常最简单的事情里,越容易忽略细节。哪怕你开车再牛,也会碰到这节“必修课”。
小李后来回头总结教训,还特意嘱咐女朋友记住:救人优先,救车别慌。出事故第一时间是保障生命安全,只有活人才能回家享清福。至于拖车、维修、保险理赔,都得排到后头。真遇上要命的紧急状况,不要觉得丢脸,迅速报警、联系官方,这才是不走弯路的关键。别为了面子,犯不该犯的错,把自己搭进去。
谁说路上只怕堵车?临时停车、抛锚、机械故障……这些都不是大事,怕就怕你“走错门”,电话白打一通,最后还得原地干等。保险救援、4S救援平时用着顺手,到了高速就得遵规矩,变成“官方专属”。救援机制跟城市街头完全两码事。小李遇到糗事,他的车友跟着上了一次“高速救援培训课”,人人都成了12122的铁杆粉丝。
每每聚餐,大家都拿这茬打趣。有说要改名叫“高速查号台”,有的干脆把号码刻在车钥匙扣上。你说尴尬吗?其实算不上,比起路肩坐冷板凳,一个电话一个办法,才是真正的“及时雨”。
手机里存个关键号码,少掉半夜的慌张和抱怨。毕竟,路上的意外没人能猜到,但多做点准备,总比临时折腾来得省心。
有备无患,走哪都不慌。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