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装了,摊牌了。
五菱最近搞的这一大波新车发布会,本质上不是在造车,而是在搞一场盛大的行为艺术,主题就叫《一个中年男人如何假装自己还有救》。之前天天喊“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翻译过来就是,人民需要便宜,我就给你整最便宜的,宏光MINI EV和缤果,就是这个思路下的极致压缩毛巾,泡水里能用,但你别指望它能给你擦出个五星级酒店的体验。这招在下沉市场,在年轻人第一台代步车的领域,确实是闪电战,一打一个准。
但问题坏就坏在,五菱靠这个把自己活成了一个符号,一个“便宜”和“工具车”的代名词。这就很尴尬了。你今天买个宏光MINI EV去买菜,大家觉得你勤俭持家。等你结婚生子,需要换个正经家用车了,你开个五菱Plus Max版去参加同学会,人家会觉得你是不是还在送外卖。这不是车的问题,这是品牌玄学,是心魔。讲真,我作为一个中年人,我太懂这种心态了。车不仅仅是工具,它还是你混得好不好的一个移动广告牌,虽然很俗,但这就是现实。
所以,五菱现在面临的不是技术问题,是渡劫。要么成仙,要么成盒。它现在做的,就是把过去那个只会卖压缩毛巾的自己,当成祭品给献祭了,然后试图原地飞升。
你看它推出的这几款车,星光730这个MPV,星光560这个SUV,每一款都像是在对着市场上的爆款大喊:“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星光730,车长快五米,轴距奔着三米去,七座,纯电跑五百公里,起步价给你干到十万。这是什么概念?这是直接把刀架在传祺M6这种老牌MPV的脖子上了,同时还回头给了自家那个半死不活的凯捷一巴掌,告诉它什么才叫真正的“家庭”。它的目标用户画像清晰得令人发指:一个县城里开小卖部的三胎家庭,逢年过节要拉着一大家子人回乡下,平时还要拉点货,充电桩是村口新装的,预算卡得死死的。五菱就是在赌,这帮人愿不愿意多掏五万块,从一个工具车主,升级成一个“体面”的家庭车主。
这种掀桌子式的打法,充满了悲壮。如果说之前大家是在一个餐厅里抢蛋糕吃,那五菱现在的策略是,最好的手段是直接把餐厅爆了,大家谁也别吃,出来废墟上打,我常年在废墟里打滚,我怕谁?这种心态,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过来,说好的技术竞争呢?怎么上来就真人快打了。
而那个叫宝骏华境S的,就更有意思了。这车已经不是掀桌子了,这是在桌子上请了个雷电法王做法。车长五米二,轴距三米一,二加二加二的布局,华为鸿蒙座舱,ADS 4智驾,价格不超过二十万。它甚至都不挂五菱的标,生怕你闻到一丝“工具车”的味道。这是五菱的一次灵魂出窍,它把自己的肉身(制造能力)献出来,让华为的灵魂(技术和品牌光环)附体。
诶,这就触及到问题的核心了。自动驾驶这玩意儿,真正的关键到底在哪?不在特斯拉的实验室里,也不在小鹏的发布会上,而在于中国三四线城市最混乱的那个十字路口。自动驾驶的终极奥义,在老头乐。只要一个大爷骑着老头乐躺得快,姿势够标准,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你L几的自动驾驶都没用。华为的ADS再牛逼,它能算出大爷今天的心情和走位吗?所以,五菱借来的这个“金钟罩铁布衫”,看着刀枪不入,但能不能防住马路上的“道诡异仙”,这才是最大的玄学。写到这里我自己都觉得有点魔幻,把造车比喻成修仙,可能只有咱们这代看网文长大的中年人才能懂了。
五菱这么做,本质上是一种外包,一种对自身研发能力和品牌信心的不自信。它在告诉全世界:我自己搞不定智能化的下半场了,我找了个外援。这很聪明,也很可悲。聪明在于,它用最快的速度,给自己装上了一个看似强大的心脏和大脑。可悲在于,这心脏和大脑姓华,不姓五。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那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那冲着华为去买车的人,他们会爱上一个叫“宝骏”的躯壳吗?
这是一个巨大的赌局。五菱把所有家当都压上去了。它在赌,赌华为的光环足够亮,能亮瞎消费者的眼睛,让他们看不见背后那个“五菱制造”的影子。它在赌,赌下沉市场的用户对“智驾”这个词的新鲜感,足以让他们忽略掉奇瑞风云、吉利银河这些已经把价格和配置卷到太阳都要一个趔趄的对手。但这种赌局的风险在于,你把命运交给了别人。
我之前开过一段时间朋友的五菱,讲真,那车皮实耐用,拉货搬家是真的666。但每次开着它,我总感觉自己像个移动的包工头。这不是偏见,这是一种强大的品牌惯性。五菱现在想做的,就是用几款新车,去对抗十几年来形成的这种惯性。这难度,不亚于让一个天天吃大蒜的人去参加法国贵族的晚宴,你就算穿上燕尾服,别人还是能闻到你身上的味儿。
所以,五菱能不能翻身,根本不取决于它的车有多大,电池有多强,甚至不取决于华为的智驾有多牛。它取决于一个非常唯心的问题:它能不能在用户心里,完成一次“品牌渡劫”。星光710S卖十五万九千八,能不能让一个原本打算买CR-V的德州用户,在最后签字的时候,突然“开窍了”、“悟了”,觉得“TMD,智驾才是未来”?华境S,能不能让一个想买问界M7的奶爸,突然心态崩了,觉得“省下十万块给孩子报个班不香吗?反正都是华为”。
这就是一场大型的社会心理学实验。五菱不再是那个造车的五菱了,它变成了一个“车圈重塑师”,试图重塑自己,也重塑用户对它的认知。这个绞肉机一样的市场不会等它,用户也不再为老故事买单。加大加大再加大,降价降价再降价,已经不够了。它必须讲出一个新故事,一个让用户觉得,虽然我买的是五菱,但我买到了一个“未来”的故事。
最终的结局,要么是五菱真的靠着这股疯劲儿杀出一条血路,要么就是用力过猛,把自己活成了一个典中典的笑话。但无论如何,这种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活下去的姿态,本身就挺摇滚的。就问你怕不怕?反正同行看了,都得傻。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