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系车在国内为何总是“水土不服”?真实体验聊一聊

法系车在国内为何总是“水土不服”?真实体验聊一聊

家里那辆老标致,停在小区角落已经快两年了。每次路过都能瞥见灰尘厚得能写字。其实这车刚买时还挺新鲜的——外形圆润、内饰有点怪,邻居老王还问我:“你这法国货开着咋样?听说欧洲人特喜欢。”确实,在欧洲,法系车风头一度盖过大众。我查过数据,PSA集团2018年卖了三百多万台,还真不是吹的。但到了咱们这儿,就有点像泥鳅进了清水缸——活跃不起来。

法系车在国内为何总是“水土不服”?真实体验聊一聊-有驾

翻翻历史书也挺有意思。雪铁龙早在五十年代就鼓捣出气液联动悬挂,那玩意儿据说坐着跟飘一样,有点像师傅们口中的“魔毯”。后来劳斯莱斯都跑去买技术,可见法国人的脑瓜子灵光。不过,这些花哨配置到了国内,好多人压根没听说过,也没人真正在乎舒适性调校到底多神奇。

上回修理厂蹲了一下午,看师傅拆后悬挂,他嘴里嘟囔:“扭力梁又来了,这玩意儿法国人最爱用。”其实底盘调教真的不错,我自己开高速的时候感觉稳当,就是国人大多数还是认死理——非独立悬挂就觉得低档。有一次微信群里有人问,“你那标致是不是扭力梁?据说不如德系的四轮独立?”大家七嘴八舌,其实真分不出来,但面子工程不能输。

法系车在国内为何总是“水土不服”?真实体验聊一聊-有驾

还有个事,说到动力系统,我表弟去年看了一台二手雪铁龙C4L,本来心动,一查发动机全是1.6升、1.2T和1.6T这些型号。他吐槽:“怎么没有2.0T?现在谁还要三缸机!”销售顺嘴一提,“我们主打省油”,但表弟摇头走人。实际上PSA那些柴油机才是真正厉害,据群友讲宝马和沃尔沃都用过,但中国加柴油的不方便,而且汽油才是主流,所以大部分消费者压根不知道法系柴油什么水平。

设计方面更是一言难尽。我爸第一次坐我的标致308时差点找不到喇叭按钮,还以为坏了,其实藏在转向灯拨杆上。“法国佬脑洞太大!”他忍不住骂道。有次去朋友家帮忙搬东西,他看我窗户升降键装中控区域,也直皱眉。这种前卫设计吧,用久了习惯,可新手总会被整懵圈。记得群里还有个段子,说有人把副驾驶窗户按成天窗,以为漏雨呢……

法系车在国内为何总是“水土不服”?真实体验聊一聊-有驾

小型车本身也是问题之一。在欧洲窄街巷、小型轿车遍地跑,可咱中国城市道路宽敞,大伙更偏爱SUV或者空间大的轿车。我认识一个做二手市场的小哥,说铃木退出就是因为小型化路线搞错方向,而法系早期引进车型尺寸也偏小,结果销量自然惨淡。

冷门配置方面倒是真的不少,比如曾经某款进口雪铁龙带主动转向后轮,在拉力赛场拿奖无数。但普通用户哪关心这些?平时上下班堵成狗,只想省心省油别出毛病罢了。而且养护也麻烦,上回换空滤配件等了一周才到货,维修师傅边喝茶边念叨,“国产件便宜好修,你这个进口货费劲。”

法系车在国内为何总是“水土不服”?真实体验聊一聊-有驾

最后不得不插一句行业八卦:听一个做品牌推广的人讲,现在很多厂家只顾推高端智能网联,却忽略基础机械素质。而法国人的底盘功夫反而被埋没,不少老司机私下夸他们扎实,就是市场声音太弱,被日德美抢走风头。所以品牌影响力越来越弱,再加上营销跟不上节奏,新车型上市基本没人关注,全靠老用户撑场面。

法系车在国内为何总是“水土不服”?真实体验聊一聊-有驾

至于那辆角落里的标致,现在偶尔还能启动,每次发动机嗡嗡响,总让我想起当初选它就是图个与众不同。不知道以后会不会有人专门收这种冷门经典,当收藏品摆家里炫耀几句“懂行”。反正现在身边已经很少再见到新入手的法系轿车,多半都是情怀党坚持或出租司机留着拉活用。如果哪天它彻底熄火,大概只能发朋友圈感慨一句:世界那么大,这种技术牛却无人问津,也是怪事啊……

法系车在国内为何总是“水土不服”?真实体验聊一聊-有驾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法系车在国内为何总是“水土不服”?真实体验聊一聊-有驾

信源散见于业界访谈、维修师傅口述及实际用车经历等碎片信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