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突然高端起来了?”——要说最近汽车圈最让人浮想联翩的新闻,恐怕就数长城汽车这波操作了。
先别急着惊叹咱们自主品牌也玩上“壕无人性”的超豪华路线,咱细细扒拉一下,那背后的门道还真是不少。
但你说长城这回是真的下了决心要往顶奢圈突击,还是换个皮“抛头露面”试试水?反正这招标公告一出,汽车圈的瓜基本算是彻底下锅了。
大家都好奇:我大长城这是认真的吗,还是营销大戏?
你瞧,这公告没咋藏着掖着。
不光写着“招募面向全球,得有劳斯莱斯、保时捷、LVMH级别服务经验的”,还要求能操盘过LV、香奈儿、古驰这种奢品用户活动的。
设计团队的负责人也不能马虎,最好手上有过Apple、奔驰、劳斯莱斯这些牌子的case。
不吹不黑,这阵势搁国外大公司都算是为数不多的“大场面”了。
说白了,这一看就不是“图省钱、图快活”,甭管最后投标谁家拿下,这事儿的标准已经摆在牌桌上:不是一线豪华血统,别跟着来搅合。
“卷成这样,谁不头疼?”
不过细品下来,这种操作是好是坏,很见仁见智。
你说是自信也行,是焦虑也行。
毕竟造豪车不像开麻辣烫,江湖里谁都有同行盯着。
先回顾下大局。
早前其实就有风声说,长城有“超豪华车BG”这么个项目。
到了现在实锤招标,大BOSS魏建军还亲自挂牌当董事长。
核心意思已经明明白白:“这不是玩笑,是真的要搞。”
而且还不是混个脸熟,直接往混动、超跑这一挂迈进,眼瞅着得和法拉利、保时捷掰一掰手腕。
据说五年前人家就悄悄启动了超跑研发,现在终于等到可以抛头露面的节点,气氛直接拉满。
4月份,CTO吴会肖也在采访里加了把火,说“目标就是做能让驾驶员热血沸腾的超级跑车”。
这话一出来,咱们又得说,国产“速度与激情”要来了?
7月份魏建军社交平台上那张合影你可能也刷到过。
照片核心区域,一辆汽车遮得严严实实,用黑布一蒙,轮廓透露了一点点:低趴+跑车范。
懂行的直接分析,这不是下一代长城SUV,这是他们心心念念的超豪车项目的雏形。
瞬间引爆舆论,汽车圈子的大V都在猜测:国产能不能诞生真·超豪品牌?
一时之间,大家感叹“老魏也要造中国版法拉利?”
不过,说到底,长城的底气和焦虑其实是并存的。
细数今年上半年销量,长城交了56.98万台的答卷,同比增长也有点意思,只有1.81%。
新能源表现也不算差,卖了16万多台,但真要和头部对比,这数据还是有点捉襟见肘。
隔壁比亚迪人家新能源半年卖了214.6万辆,增幅33%,数据一出来,满屏只有俩字:碾压。
吉利也没闲着,半年直接冲到140.9万辆,同比增长47%。
同一时间,长城的增长率和净利润都开始掉头——收入倒是没少,利润却滑坡10%多。
咋说呢?你说会不会有那么点“压力山大”的感觉?
这波调整方向,不知是不是故意为之,搞“超豪”成了下半场突围的新锤子。
其实自主品牌走豪华路线不新鲜,蔚来也好、魏牌也罢,都有过试水。
但弄到这个层级,属于“卷王里的超级赛亚人”了。
你想,国内能做到“豪车级”体验的不多,何况又要兼顾新能源、智能化、高端审美与服务。
市场教科书上说得轻巧,现实却难得一比。
打造豪华品牌,拼的不只是车本身,背后还有品牌基因、圈层文化、活动执行,甚至是那一份仪式感。
长城这么高标准招标,无非就是要拼出“三重保险”。
先是设计团队要国际范儿。
不没事儿造个样板间塞进工厂拉出来晾晒——必须得有服务过全球顶奢的头衔。
类似Apple打工经历、劳斯莱斯操盘背景,这种事搁普通人身上也够吹三年的。
这次长城框定的范围,差不多就是“仅此一家的豪华圈熟面孔”。
不仅如此,人家还强调,“要拿得出全球奢侈品客户、高净值活动的的可验证案例”。
如LV专场、Hermès艺术晚宴、玛莎拉蒂定制巡展、劳斯莱斯体验日等。
什么意思?说白了,就是小打小闹的PR团队,这个门槛你根本跨不过去。
自家带着市场招投标,一出手直接“国际级社交饭局那种规格”,大资金、大格局。
在用户活动执行这一节,人家也不马虎。
以前造车只是摆车、讲配置、讲性能。
现在时代变了。
豪华品牌玩的叫圈层,玩的叫生活方式,得让客户有参与感、有归属感,哪怕花几十万上百万买台车,也得觉得“自己进入了上层社会朋友圈”。
“你不来,客户不高兴;你一来,客户可能还挑剔”,这才叫真豪华品牌的门槛感。
难怪长城要找能操刀全球顶级大牌的专业运营。
此处,还得顺道举个栗子。
去年,华为和江淮联手搞出来的那个尊界,首发S800,起步价不低,上市俩月多点定单都破万人大关。
你再看长城的节奏,招标条件都写了“像尊界那样高净值圈层活动必须有案例”。
说明这年头,卷顶端用户才是高端赛道的标配。
你单靠卖车,根本拦不住客户流失,必须拼背后隐藏的社交磁场。
长城这波,像不像在学着把汽车做成潮流IP?有那么点味道了。
话题扯回来,所有这些外部动作,最终还是落脚点在“造一辆能震得住场子的中国超豪华车”。
技术上,五年前就蓄力造超跑了,说明目标感很强——不是拍脑袋糊弄任务,而是真打算掀桌子,做点中国以前没干成的事。
但长城真的能像保时捷、法拉利那样稳住顶级人群、收割粉丝、同时带动品牌整体上扬?还是只是一场话题热度的营销秀,最后轰然归于沉寂?
网上有段子说得好,“谁家不想有辆劳斯莱斯,但咱钱包不愿意”。
中国自主品牌造超豪车,也差不多是“想做,但难”这么个意境。
豪华品牌要的不光是技术,更是长年累月的积淀,还有那点说不清、道不明的圈层魔力。
买豪车的不仅仅是买个大玩具,那整个服务和体验也跟普通商品完全不是一个思路。
长城这轮算是真正加入“烧钱自我验证”的豪门赛道了。
挂上BG事业群,选择最高标准招标,顶层设计带头下场,中间的技术储备、活动运营一环扣一环。
如果真能成,意义绝不仅是卖车多一个零头这么简单。
而是咱中国品牌终于在全球顶奢圈有了“登堂入室”的底气。
但这条路注定难走,前有崇洋心理“内卷”、后有本土高净值人群挑剔。
中国豪车圈的角逐,眼下刚刚开始,大家都开着120码抢头筹。
最后,大家伙怎么看,中国自主品牌要冲击超豪华阵地,到底是“少年壮志”,还是“豪情一腔”,抑或就是个“用力过猛”的PR秀?
你愿意为国产顶奢买单吗?
一起来聊聊,你觉得中国“劳斯莱斯”能成吗?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