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传奇,就此画上句号。近日,大众汽车正式发布现款途锐的FINAL EDITION版本,这不仅标志着第三代途锐即将谢幕,更传递了一个备受争议的信息——途锐燃油车型将在2027年彻底退市,没有留下任何关于后继车型的信息。一个横跨几个时代,从拖拽波音747到成为中大型SUV标杆的机械巨兽,为什么会迎来如此“静悄悄”的退场?历史见证了途锐从辉煌走向复杂,但未来该如何续写?答案悬而未决。
途锐的退场,到底是为了环保大潮?还是市场需求已经对它“失宠”?围绕这个问题,毫无疑问会有两种对立观点。一方认为,途锐作为大众汽车引领豪华SUV的代表性产品,没有了燃油版,它便缺少灵魂;另一方则坚信,大众此举是顺应时代潮流,为电气化转型做铺垫。在你以为这是一次“自然告别”时,却不得不怀疑,大众是不是在有意隐藏真正的原因?从高性能拖拽波音747,到纵横全球市场的豪华SUV,途锐背后的故事究竟有多少我们不知道的细节?
要分析途锐的结局,必须从它的辉煌历程说起。时间退回到2002年,大众汽车发布了第一代途锐,这款车以强悍性能和可靠性震撼市场。尤其在2006年,途锐凭借一辆顶配的V10 TDI车型拖动波音747,一举成为全球汽车媒体争相报道的焦点。在750牛米的恐怖扭矩和原厂传动系统的共同加持下,途锐不仅完成了任务,还证明了一件事:SUV也可以承担极限挑战。
普通人视角来一辆家用车能完成这项壮举,那得有多硬核?难怪当时马路上由途锐带起来的“大气、低调,又豪华”的审美风潮席卷许多家庭。作为“机械王者”出身的途锐,从性能上俨然是德系车的标杆。途锐的豪华进阶并非一帆风顺。
到了2010年,途锐推出第二代车型,外观更加运动化、内饰更高级,还首次引入混动技术。这个决定引发了不少争议。“SUV发展方向不应该是安分做个‘科技宠儿’”,不少消费者在豪华感和硬派越野之间摇摆不定。即便如此,第二代途锐在2018年前共售出48.3万辆,增强了大众市场对它的认可。
至于第三代途锐,2018年上市便用现代感线条、数字化驾驶舱以及基础驾驶辅助功能重新定义旗舰车型定位。这一代车型以120万辆的全球销量再创新纪录,但随之而来的新能源革命让燃油版途锐逐渐成为了一个尴尬的角色。连老用户都开始问:“燃油车不行了吗?途锐会就此‘灭绝’吗?”
表面上途锐似乎迎来了它的“最终平静”。第三代车型销量破百万,FINAL EDITION版的推出也成为收官之举。但这个画面真是所有人都满意的“句号”吗?与途锐息息相关的燃油版谢幕背后,隐藏着更深的矛盾。
一些老车迷质疑,大众汽车放弃燃油版途锐的决定过于仓促。毕竟途锐一直是那个“不轻易妥协”的家伙在越野路上“硬钢”的表现仍让无数人津津乐道。反对者认为,途锐应该保留燃油车型,通过技术更新来适应排放标准,而不是直接“宣判死刑”。
也有另一种声音:途锐走向退市恐怕不仅仅是因为环保压力。市场份额的下降才是把途锐推向终点的一颗关键棋子。毕竟这几年,一些新兴品牌已经慢慢“攻占”了消费者心中的豪华SUV地位。一贯低调的途锐,似乎没有跟得上时代的新节奏。消费者更精锐,更关注价格与智能系统融合,而途锐的“老派豪华”逐渐失去了竞争力。
就在所有人以为途锐的故事就此结束时,大众又暗中留了一个悬念——途锐的下一代到底会不会来?大众并没有透露是否继续推出途锐后继车型的消息,但从战略布局或技术路径上,隐隐可以嗅到一种新的局面。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大众转型的步伐早已迈出。近年来,大众全力以赴冲刺新能源领域,不少人猜测未来的途锐可能成为一个彻底的电气化图腾——换上全电动车身、搭载自动驾驶技术、甚至以全数字化体验重新俘获消费者的心。这种设想虽然诱人,但也充满风险:途锐的“越野基因”能否延续?它还能像拖拽波音747那样重新定义工业奇迹?
大众对于电动化的坚定立场引发热烈讨论。有些人对途锐试图变革的努力表示欢迎,认为它的机械性能和科技感结合或将成为市场的全新爆点;但也有不少车迷对此嗤之以鼻,认为“没有燃油没有灵魂”,途锐一去不复返,已经沦为了纯粹的商业工具。
眼见途锐轨迹即将尘埃落定,却又出现了新的问题。电气化真的能够拯救这一车型吗?目前来大众即将推出的ID家族电动车显然得到更多资源倾斜,而途锐的处境就显得有些微妙。有没有可能途锐会成为大众内部电动化转型的牺牲品?
在电动车竞争激烈的战场上,途锐的定位也更模糊。现如今的电动SUV竞争者众多,从国内的比亚迪、理想,到国际的特斯拉、奔驰EQ系列,在高端市场对子区域抢夺战十分激烈。如果途锐顺势走入电气化轨道,它该如何突出自己?是回归“硬派”路线,还是尝试贴合年轻消费群体,成为“科技贵族”?
另一个不确定因素是,大众对未来途锐可能的改造是否充满决断力。若决策错误,途锐恐怕不仅失去燃油本身,还会失去为品牌代言的地位。随着时间流逝,途锐这款定位高端的中大型SUV可能彻底被市场遗忘。
途锐的退场,总能引发唏嘘。有些人赞扬大众顺应时代潮流的勇气,相信电气化的未来将给途锐带来新生;也有人批评大众过于“短视”,放弃燃油版或许是一场不成熟的战略试验。甚至一位车迷直言:“途锐变得越来越像别的车,虽然是智能了,却失去了那个能拖拽波音747的胆量!”
本质来大众汽车的选择确实值得复杂解读。途锐的燃油车距离退市还有几年时间,也许最后会留给这位“机械王者”一点额外的惊喜。但在转型道路上,这种消失的味道让人意难平。
你觉得途锐的燃油时代离开后,大众汽车真的会推出一个更受市场宠爱的继任者吗?还是它的电气化尝试最终变成了一场浮华的“冒险”?途锐永久灭绝,究竟是环保大潮的胜利还是高端SUV设计的退步?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