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口碑集体翻车?9成品牌患上“偏科病”

#全民护眼行动#

车企口碑集体翻车?9成品牌患上“偏科病”

一份报告,直接把整个汽车行业的底裤给扒了。

J.D. Power刚发布的《2025中国汽车品牌口碑指数》,调研了近10万车主,结果让人大跌眼镜:72个品牌里,足足89%口碑“三态失衡”。简单说,就是产品、销售、服务这三条腿,总有一条是瘸的。放眼望去,整个考场几乎“全军覆没”。

这脸打得啪啪响。平时哪个车企大佬不说“我们靠口碑吃饭”?现在好了,试卷发下来,全班几乎都不及格。

最要命的是,这场口碑崩坏,燃油车和新能源还各有各的“死法”。

传统燃油车那边,活脱脱一个“老干部做派”。车是靠谱,但也就只剩靠谱了。调研里35%的燃油车产品力被评为“中庸态”——开起来没毛病,可让你跟朋友推荐?算了,实在找不到夸的点。就像个老实人,适合过日子,但带出去真没面子。社交媒体时代,连个能发朋友圈的“记忆点”都抠不出来,口碑能好才怪。

销售环节更是重灾区。38%的燃油车品牌销售力“基础薄弱”,说白了,消费者一进4S店,扑面而来的就是“套路感”。价格像在玩猜谜,金融方案复杂得像高数题。信任?不存在的。

车企口碑集体翻车?9成品牌患上“偏科病”-有驾

新能源这边呢?画风突变,成了“偏科天才”。18%的品牌靠产品驱动确实牛,但34%的品牌竟然是“全面短板型”!这就尴尬了——你兴冲冲买了辆智能电车,结果品控随缘,售后找不着北。这不是坑一个车主,是在拖累整个新能源行业陪葬。

新能源销售玩的是“真诚的失望”。流程透明了,不跟你玩套路了,结果交车能拖半年,销售专业度堪比路人,承诺的权益兑现有如开盲盒。信任建立很难,崩塌却只需要一次交付。

我算是看透了,现在的车企,就像个严重偏科的学生。燃油车死守“服务”和“销售”这两门传统科目,产品创新交白卷;新能源猛攻“产品”这门新课,却在服务和销售上疯狂挂科。

问题的根子,是很多车企根本没搞懂:口碑不是单科成绩,而是综合排名。你续航吹上天,售后一塌糊涂,用户照样骂娘;你4S店装修得再豪华,车子本身无聊透顶,年轻人也不会买单。

车企口碑集体翻车?9成品牌患上“偏科病”-有驾

这场考试给所有车企敲了警钟:别再当“偏科生”了。消费者要的不是单项冠军,而是门门功课都能及格的“全能选手”。当你的车让人既挑不出毛病,又忍不住想发朋友圈分享的时候,口碑这盘棋,才算真正下活了。

所以问题来了:你家那辆车,是“全能选手”还是“偏科生”?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