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小区里微信群炸开了锅,话题都是“5万块究竟能不能买个靠谱家轿”。有个住五号楼的老杨一边晒着他刚换牌的蓝绿秦PLUS照片,一边嘟囔说补贴下来正好,不到5万落地,还零钱买点装饰。邻居老王半信半疑,说不可能,便宜的准没好货。实际上,这两年的秦PLUS真有点像早年市井里流传的“白菜价车神话”,愣是让不少人把买车那步槛给迈了过去。
你要说落地价,五万其实得掐点政策盘道,掰着指头算终端优惠、厂家那一点小恩小惠,还有报废补贴。不吃补贴呢?听小区修车老乔讲,七万出头也能把秦PLUS开回家,挂牌、保险、税一凑合,基本不再额外闹心。当然,你真较真儿,也有师傅说铁价压得再狠,还不如等旧车限迁政策松点,再下手,像捡漏一样。
这车打榜上确实不含糊。经常月销量压得轩逸、朗逸、卡罗拉直喘气,尤其新能源榜上老是前三。顺口一句,去年双十一那波优惠,居然有车友群里说“秒没”:有家里的姑娘都一早排队抢,这情形还真像当年光棍节抢电视。
开起来咋样倒是见仁见智。道上碰到修车铺的孙师傅,每次都摇头,“反正和朗逸、卡罗拉的底盘样子差不多,就是全都不讲究,咱将就着用。悬架一遇大坑媳妇都得叫,后面余震挺闹人。”说到底,后扭力梁加元宝梁副车架,肯吃些颠簸,但花不了更多钱。自打老乔弄了辆动不动就漏油的早年飞度,才明白悬架到底有多软,快点过弯轮胎真有点飘,抓地不敢信。
燃油版总被说动力肉,可这个DM插混版本,起步时那种轻飘飘的顺滑还真讨好。开在市区,电机接连拉扯的感觉,说实话比同级燃油SUV还体面,尤其堵车时候,没声儿。一过高速,后劲有点吃力,油门深踩有点慌——方向盘一打,还是适合温柔驾驶。
今年开出去跑高速时,秦PLUS还能偶尔“省油王”一把。群里车友测过,正常拥堵市区,下到4个油一点也不夸张,家里没桩只能混着开,三十多公里纯电也还够送娃、买菜那一小圈。也听说过有姑娘猛踩电门,直接超速被拍,看来动力上“能温柔,也能急用”。
跳回内饰,十来万以内这价位,合资车还真跟不上秦PLUS的配置。仪表盘8.8寸看着不大其实信息量还能,10.1寸大屏中控一点不慢,自动空调、倒车雷达、6喇叭随便给,座椅皮质要手一摸也就那回事。但同价位的轩逸、卡罗拉还在用织物或半真皮那会,秦PLUS已经把这些全塞进基础配置了。后排纯平地台是个好东西,去年国庆两家四人一起出去自驾,后排三个大人没觉得夹腿。
群友最调侃的是语音控制——车机糊涂的时候,叫几遍“小迪同学”,没啥反馈,只好自己手动去按。行车时噪音一般般,特别是80迈以后车窗透底下风声,听点歌只能“听个响儿”。有人问音响咋样,嗬,这玩意您就别想太多了,比的是比合资还不如。塑塑料感到处在,每每停车阳光一晒有股新车塑料味儿,算是便宜车通病。
补充几句冷门的。一些老车主说油耗偶有“鬼探头”,夏季天热开两小时自动空调,电量干净用完转油机,瞬间上到6、7个油,这时候别慌,师傅嘱咐“油电切换多了,系统里会记录”,过两天自己又低回来。想DIY就别想着随便改大屏,主机芯片换过系统或者拆动过,售后动不动就警告“不保修”。
讲个真实的事故,前阵子的桥东路口堵车,秦PLUS被出租车急刹追尾。师傅下车一看后杠脱皮,修车时发现结构确实还挺简单,一体冲压防撞梁,这价位算不上厚道,关键还是用料省。保险公司理赔不啰嗦,小两千就下来了,师傅说“将就吧,你指望啥?”
偶尔有小毛病,比如中控屏死机,要等系统重启十来分钟才回魂。有人在群里祭出“小锤轻敲侧门一招制胜”,反正用车嘛,别苛刻。
价格打下来,路上越来越多秦PLUS。老牛说,“合资品牌不趴下才怪。”可买归买,不懂电混的,最好买前找个老司机陪陪,不然真遇到老家充电难,油价猛涨,也就认了。反正每天早上送孩子上学,校门口蓝绿牌子横七竖八,有钱没钱都得遮风挡雨。
前些天老杨在朋友圈发了条消息:千儿八百公里,没出过啥岔子,除了保养换滤芯的时候被4S店坑了点杂费,别的都还顺溜。“最不后悔的车”,他说。倒是他那小表妹打算开到三年,看看二手还能换多少钱。世道变了,十年前老王只敢预定合资车,现在全家出行开着秦PLUS去大润发抢鸡蛋,留下两句口头禅,“有车还讲啥面子,能用就好!”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