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在保时捷展厅的落地窗前,看着一辆刚交付的911缓缓驶出地下车库,车尾灯划破夜色,像一道流动的火焰。这辆车的主人,正是过去两年卖出340辆保时捷的“女销冠”——牟倩文。
没错,就是那个被网暴、被造谣、被贴上“捷径卖豪车”标签的女人。她不是单身美女销售,而是一个33岁、工作6年、还育有3岁孩子的职场妈妈。当全网都在猜测她的“秘密武器”时,她的同事却道出了真相:她靠的,是把每个客户当朋友,而不是猎物。
今天我不聊八卦,咱们聊聊人,也聊聊车。毕竟,在这个连买个冰箱都要看KOL测评的时代,买车这件事,更需要一个真正懂你的人。
她卖的不是车,是信任
很多人问我:“一辆百万级跑车,凭啥有人愿意交给一个销售决定?”
我的回答是:因为她在卖车之前,先卖了自己。
牟倩文的客户里,70%是女性。这在传统豪车销售中几乎是不可能的事。男性主导的高端车市场,向来对女性销售存有偏见。但她打破了这个魔咒。
她是怎么做到的?
第一招:记住客户的生日、孩子几岁、喜欢什么颜色。这不是大数据推送,这是人情味。
第二招:每台车交付时,送一本定制写真集——记录提车瞬间、车辆细节、甚至还有她手写的祝福卡。你说这是营销?不,这是仪式感。
第三招:半夜12点还在回客户微信:“雨刮器怎么开?”“座椅加热在哪?”她不是客服,但比客服还耐心。
她说过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客户买的不只是车,是一段生活的新开始。”
这话听着虚?可当你凌晨两点打给她问胎压报警怎么处理,她秒回电话一步步教你复位时,你就懂了什么叫“全程陪伴”。
从奥迪到保时捷:一块海绵的成长史
2013年,牟倩文在北京一家奥迪4S店做普通销售顾问。那时候她月薪不过七八千,每天背参数、练话术、被客户拒绝到麻木。
但她没放弃。她把自己当成一块海绵——吸知识、吸经验、吸人性。
她研究客户心理:为什么有的人看一眼就走,有的人在展厅坐两小时?
她琢磨产品细节:奥迪的quattro四驱系统不只是抓地力强,更是给驾驶者一种“稳如泰山”的安全感。
她学用车场景:商务人士在乎后排舒适度,年轻家庭关注儿童安全锁设计,越野爱好者则盯着离地间隙和差速锁。
五年沉淀,她不再是只会念配置表的销售员,而是能精准匹配客户需求的“出行顾问”。
2018年,她加入烟台保时捷中心。六年时间,卖出超170辆保时捷——相当于平均每2.1天成交一台百万级豪车。单月最高27台,单日4台,门店半年销售额破6000万……这些数字背后,没有潜规则,只有死磕服务。
真正的销冠,都懂“反向推荐”
你们知道顶级销售最厉害的能力是什么吗?
不是逼单,而是劝退。
有一次,一位年轻客户冲进店要订Panamera Turbo。预算明显不够,贷款压力巨大。别人可能巴不得签下合同,牟倩文却拉住他说:“兄弟,你这收入,月供占一半,生活质量会严重下降。不如先看看Macan?性能不差,价格友好,三年后再换也不迟。”
客户愣住了:“别的销售都催我快点定,你怎么劝我别买?”
她说:“我怕你某天开着车,后悔当初冲动下单。”
结果呢?客户不仅买了Macan,两年后升职加薪,回头直接提了一台911 Carrera S,还带了两个朋友一起来。
这就是高阶销售的逻辑:短期看成交额,长期看口碑链。
被网暴时,她选择用法律说话
2024年初,网上突然冒出一堆关于她的谣言:“陪酒换订单”、“数据造假”、“后台有人”。甚至还有伪造的“不雅视频”流传。
换作一般人,早就崩溃了。但她做了三件事:
直播展示真实工作日常:晚上十点还在接待客户,手机聊天记录清清楚楚。
晒出行政案件立案告知书:果断报警,追究造谣者法律责任。
分享亲子日常:晒儿子画画、自己做饭的照片,告诉大家:“我是妈妈,也是职业女性,我不完美,但我努力活着。”
最终,警方介入,造谣账号被封,舆论反转。
她说:“我可以接受质疑,但不能容忍污蔑。”
这不仅是维权,更是一种示范——女性在职场本就不该被恶意解读。
和竞品比,保时捷赢在哪?
我们回到车本身。为什么这么多客户愿意为保时捷买单?它到底强在哪?
我拿几款主流豪华品牌对比一下(基于公开资料):
维度 保时捷 Panamera 宝马 7系 奔驰 S级
零百加速(Turbo版) 3.1秒 4.2秒 4.7秒
后轮转向系统 标配 选装 选装
风阻系数 0.25cd 0.24cd 0.22cd
主动悬挂系统 PDCC Sport Executive Drive Pro MAGIC BODY CONTROL
数据上看,S级风阻最低,舒适性天花板;7系科技感强;但Panamera在操控与性能的平衡上,依然是王者。
尤其是那套PDCC Sport动态底盘控制系统,过弯时车身几乎无侧倾,像贴着地面飞行。我在试驾时做过测试:高速变道,副驾水杯里的咖啡只晃了一下——这就叫“稳”。
再来说说Macan。别看它是SUV,但开起来不像SUV。它的重心极低,转向精准得像卡丁车。很多客户第一次试驾都说:“我以为保时捷都是跑车,没想到SUV也能这么好玩。”
这就是保时捷的设计哲学:驾驶者永远是核心。
不像某些品牌一味堆料拼后排,保时捷坚持“你才是主角”。方向盘手感沉稳,油门响应线性,哪怕堵车时轻踩一点,动力就跟上了——这种细腻调校,是电子油门时代难得的机械质感。
新能源来了,保时捷慌了吗?
当然不慌。Taycan已经证明了电动时代的保时捷基因。
我试驾过Taycan Turbo S,0-100km/h 2.8秒,推背感像被火箭推进舱踹了一脚。但它最牛的地方不是快,而是刹车回收能量的同时,还能保持线性的脚感。
很多电动车刹不住或太突兀,Taycan却能做到收放自如。这背后是复杂的三电管理系统和动能回收算法。
而且它保留了模拟声浪功能——你可以选择开启“跑车音效”,那种低吼声从音响传来,配合加速G力,肾上腺素直接拉满。
有人说:“电车没了发动机,哪还有灵魂?”
我想说:灵魂不在排气管,而在驾驶者的感受里。
Taycan做到了电动化与驾驶乐趣的共存。这才是真正的技术胜利。
销售的本质,是成全他人
最后我想说点心里话。
在这个人人想当网红、靠流量变现的时代,牟倩文的选择显得格格不入。她不开美颜滤镜直播哭诉,不蹭热度带货,而是继续低头服务每一个走进展厅的人。
她让我明白:好的销售,不是榨取客户价值,而是成全客户梦想。
有人想通过买车证明实力,她帮人选最适合的型号,而不是最贵的;
有人第一次接触百万级车,紧张得不敢碰方向盘,她笑着说:“没事,我当年也不敢摸奥迪A6。”
有宝妈担心跑车不安全,她拿出IIHS碰撞测试报告,一条条解释车身结构和气囊布局。
她不是在卖车,是在帮人找到通往理想生活的钥匙。
写在最后:你会为什么样的人买单?
各位车友,老铁们,我想问问你们:
如果你要去买一辆百万级豪车,你会选择什么样的销售?
是一个天天发朋友圈晒大长腿的“美女顾问”?
还是一个记得你孩子生日、半夜回你消息、认真讲解ESP动态稳定系统原理的普通人?
我相信大多数人,会选择后者。
牟倩文的故事告诉我们: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真诚才是最稀缺的奢侈品。
她没有靠身体换订单,没有靠关系刷销量,她靠的是六年如一日的专业、耐心和真心。
所以别再说“女销冠必有内幕”了。
有些人成功,就是因为她们值得。
互动时间:
你在买车时遇到过让你印象深刻的销售吗?TA做对了什么?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我会一一回复。
下次我想聊聊:为什么越来越多人宁愿租保时捷,也不愿买? 想听吗?留言告诉我!
——车评人 XXX 我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