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展厅门口,空气里还残存着刚开箱塑料膜的味道。银灰色的车壳下,工作人员贴着标签,边角贴花没来得及抚平。“5米1的巨兽”,旁边的人低声评价,像是在谈论什么动物标本。有人围着后备箱打量,有人拉开车门,低头钻进去,仿佛在鉴定一个潜艇舱室的气密性。手机闪光灯此起彼伏,观众拍下的不是车,是选择的欲望。
如果你站在车门边,面对着5160毫米的“大瓦罐”,会怎么选?你是真的需要它,还是掏腰包去满足一次“拥有空间”的幻觉?此刻,地上的影子拖得很长,很少有人能绕过这种新鲜感。
新车到店,舆论和营销像惯性拉杆顺势滑了出来。这次主角叫享界S9T,归属于华为系,主打“大瓦罐”旅行车概念。在中国市场上,瓦罐曾经属于“理想丰满,现实骨感”的冷门区。但新能源风潮把一切边界都推到未知地带,于是就连这种长车尾、高拓展空间、貌似欧洲高速巡游专属的新物种,也堂而皇之地被国产厂商列上了“大菜单”。
证据链其实很充实:
- 野心明显。毕竟5米1的体型和3050mm的轴距,明晃晃地指向“商务+家庭少爷派”双重市场。
- “科技配置”四字堆砌得比车顶还厚。12.3英寸仪表、16.1英寸中控、12.3英寸副驾娱乐屏、鸿蒙座舱、智驾系统……比吧,比到眼花。
- 空间魔术。瓦罐后排和后备箱的观感就像套娃,无限套,直到最后一层是备胎。
- 动力线被极限拉长。有增程、有纯电,有1300公里极限续航,也有“巨鲸电池”这等营销新词,看起来“科技与狠活”都没缺。
- 价格落到32.8~38.8万元区间,比宝马3系旅行便宜,比奥迪A6 Avant便宜,还比ET5T多点大气和空间感。
这些基本构成了目前能查到的所有“物证”。但案发现场从不只有证物——还有需求、审美和情怀这些肉眼看不到的东西。
理性地说,“国产大瓦罐”是一次口味测试。
一方面,国产新能源厂商需要迫切证明自己能覆盖一切细分市场——哪怕这个市场本来没有多少“刚需”。 另一方面,技术成熟后,一切功能都变得触手可及,似乎只要加一个后备箱长度、一块仪表屏,就能诞生新物种。于是,看似豪华高端的“瓦罐”,成了众多厂商们的试金石。
但,试想一下,你真的会为了旅行车造型+巨幕投影+电动冰箱而买单吗?主流消费者真有那么多“双减负担、自由拓展”的生活场景吗?我见过太多车主,因为当初被“能装、能睡、能带娃环游世界”打动,最后却把后备箱变成杂物间,成堆的快递盒和单车头盔静静堆积,连行车记录仪的SD卡都写满了没看过的日常。
往深处说一点。
国内高端旅行车市场,曾被“向往诗和远方”这句话裹挟了十几年。可冷静的人都明白,中国大多数的高速公路服务区里,看不见太多“真旅行”。对家庭来说,真正的自由远没有那么浪漫——有小孩就要拉满安全座椅,有爸妈就要搭配智能按摩椅,有爱人就要巨幕+悦彰音响当伴奏。功能是丰富了,情感却越来越稀释。旅行车终究没法替你过人生,只能帮你多装点东西。
这个市场的怪现象也不新鲜。豪车用户喜欢“身份感”,旅行车主张“实用+小众”,但豪华型国产旅行车要在这夹缝中生长,既得抓住想“装”的,也得取悦想“用”的。对消费决策本能保留的人来说,空间符号可能并不值钱,真正值钱的还是通达性和性价比。
产品本身的“高阶”配置也不一定能点燃全部欲望。你说巨幕投影、华为音响、全车按摩,这些听起来像行政例会的开场白:“都很好,各取所需。”现实是,真正在意乘坐体验的家庭用户,还不如直接坐高铁,银联金卡扫码,座椅不需要自己调节。
有意思的是,作为法医出身,我总对证据和链路保持敬畏。享界S9T确实利用了所有当下流行符号——智能座舱、电池续航、极致空间、可变阻尼空气悬挂,然后在“家用+豪华+出游”三个模型之间反复横跳。只是,堆料到极致,未必能生出幸福感和归属感。产业的增值,不一定跟情感的共振同步。就像验尸报告再漂亮,逝者已去,家属流的还是同样的泪——你可以解决生理需求,却很难填补心理空缺。
当然,吐槽归吐槽。厂商们的热情不是虚无,是市场走向成熟前的阵痛。多少年前,谁能想到中国市场有一天能支持起一款超过5米的纯电旅行车?更没人预料到国产车企玩出了自己独特的审美和堆料逻辑。每一次产品进化,或多或少都在推动行业前进。这也是“人类不断自我淘汰”的小小证明——吃过的亏,得有点进化才行。
最后,享界S9T会不会成为你的下一台车?或者说,中国市场真的到了大规模接纳“瓦罐文化”、接纳这种“四不象”产品形态的时候了吗?你会不会像有些人那样,只是用“多一层空间感”来安慰自己无处发泄的生活压力?
每个人心中都藏着一辆“理想的旅行车”,可当车真正停在面前时,你又会选什么?大瓦罐的车门,终归要自己拉开才知道。理解和选择,一如人生路上每一个开口的岔路。你,准备好了吗?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