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每次看到日本的K-Car,我都觉得国内这帮新势力,脑子里的水可能比西湖还多。他们在那卷冰箱彩电大沙发,卷一些太阳都要一个趔趄的骚操作,而人家,已经把一个终极问题给解了:车,到底TMD是用来干嘛的?
你看这铃木,一个方盒子,丑萌丑萌的,像个没睡醒的修狗。这外观设计,突出一个【不装了,摊牌了】。它不是要讨好你,它是在赤裸裸地告诉你,美学,在极致的实用主义面前,一文不值。这是一种掀桌子式的宣言: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当我们的车企还在纠结腰线是不是凌厉,大灯是不是眯眯眼的时候,人家直接把餐厅给爆了,告诉你吃饭用碗就行,桌子都是非卖品。
你以为精髓是那个0.6T的混动三缸机?是是是,一升油跑25公里,省油到加油站老板见你都想哭。但这只是皮毛。这台车的核心,是一种对现代汽车工业的“反技术崇拜”和“民粹解构”。你问我自动驾驶的终极难题在哪?不在特斯拉的FSD,在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而这台车,就是究极进化版的老头乐,它用每一个看起来有点蠢的设计,去迎合真正混乱的人类生活。
拉开车门,典中典来了。那两个前排的沙发墩子居然是连体的,中间一个扶手放下来,还能塞点私房钱。我作为一个中年人,看到这个设计差点哭出来。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这意味着临时停车,你可以从副驾那边直接下车,再也不用在狭窄的停车位里表演缩骨功了。我们的设计师还在研究女王副驾,人家已经实现了“社畜任意门”。
然后是那些丧心病狂的细节。方向盘加热、自适应巡航、360环影,这些都是开胃菜。你看那个副驾前面的储物盒,那个塑料的质感,摸起来跟皮肤似的,里面还能放眼镜。还有那个小桌板,能放手机能放水杯,承重两公斤,稳得一批。最离谱的是座椅侧面那个弧度,就是给你放胳膊肘用的。我上周喝奶茶那个杯子就没地方放,最后只能卡在档把和座椅的缝里,洒了一车,真的心态崩了。这TM才叫设计!
这车的设计师,绝对是个偏执狂,或者说,他悟了。他仿佛开了天眼,看到了一个中国三线城市二胎妈妈的完整一天。早上送大娃,座椅旁边有USB口充电;中午去买菜,后排座椅翻起来有个钩子能挂住不让鸡蛋滚来滚去;下午接二娃,双侧电滑门,小孩自己就能爬上去;晚上去超市,后排座椅一键放倒,一个巨大的平面,能塞进一台压缩毛巾泡发后那么大的双开门冰箱。这已经不是车了,这是道诡异仙里的空间法器。
我过去也拥有过特斯拉,那种感觉很奇妙。你爱的不是那个车,而是那个“未来已来”的剧本,你就是主角。这是一种信仰,跟奔驰的标一样,是品牌玄学。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你跟他聊实用,他跟你聊马斯克要上火星。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但铃木这个方盒子不一样,它没有任何玄学光环,它就是个工具,一个把“实用”两个字刻进DNA里的终极工具。它在用行动告诉你,别做梦了,你没有那么多需要被满足的“伪需求”。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这车吹得有点像个修仙的苦行僧了,但你仔细想想,它还真就是这么个逻辑。在别人都追求“法宝又多又帅”的时候,它选择“金钟罩铁布衫”拉满。它甚至还有四驱。一个0.6T的四驱小盒子,这是什么概念?这是三体人看了都气活了的黑科技。这意味着在日本那些多雪的岛国地区,它就是个闪电战大师,穿梭自如。
当然,这玩意儿开上高速,感觉就是个铁皮棺材,风一吹都晃悠。它的所有技能点,都点在了“城市巷战”上。
所以你知道为什么这车进不了国内吗?因为它太实用了。它不给你做梦的机会,不给你加价选配的幻想空间。它让你清醒地认识到,你就是个每天需要接娃买菜、在拥堵的城市里挣扎的普通人。而一个好的商品,从来不是满足你的需求,而是给你一个虚假的梦,让你觉得买了它,你就成了更好的人。这,就是品牌玄学。而这个方盒子,它只想让你活得更轻松。就问你怕不怕?它连做梦的权利都要给你剥夺掉。坏了,菜了,它把天聊死了。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