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市占率!比亚迪智能驾驶称霸,中国汽车要变天?

各位老铁们,今天咱们不聊别的,就深入扒一扒最近汽车界那件让人血脉贲张的大事儿,彻底给智能驾驶这块儿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回啊,主角不是旁人,正是咱们的老朋友——比亚迪!

这名号一亮出来,是不是就自带一股子不容小觑的劲头?

前阵子,太平洋汽车那边儿刚把9月的智能驾驶辅助车型销量榜单甩出来,我这心头就是一震!

比亚迪那销售数字,直接是位居第二的竞争对手的四倍还多!

这哪里是领先?

这简直是“独占鳌头”,把后面追赶的同行们甩得连车尾灯都瞧不见了。

这份成绩单,明晃晃地摆在那里,告诉我们,消费者对它家智能驾驶技术的认可,那是实打实的真金白银。

您琢磨琢磨,这得是多大的信任,多大的魅力,才能让那么多车主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的日常出行、把自己的驾驶体验,都托付给这套智能系统?

这不单单是卖出一辆辆车,这卖的是一份踏实,一份对未来出行方式的美好憧憬啊!

再看那些明细数据,更是让人惊呼连连。

截至9月底,比亚迪那套代号“天神之眼”的辅助驾驶系统,搭载它的车型,累计交付量已经突破了170万辆。

170万!

这可不是随口一说的小数目,这数字如同滔滔江水,连绵不绝,气势磅礴。

光是9月单月,就又新增了差不多30万辆,这增长的势头,简直是风驰电掣。

国内智能驾驶车型市场里头,每10辆智能车,差不多就有9辆多是比亚迪的,占据了91.3%的市场份额,这直接刷新了中国车企在智能驾驶领域的新高,把那些老牌劲旅都给“压”了下去,这份实力,谁能不为之侧目?

3%市占率!比亚迪智能驾驶称霸,中国汽车要变天?-有驾

这庞大的交付量背后,支撑起的是一股数据洪流,这才是比亚迪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官方数据显示,截至9月30号,“天神之眼”辅助驾驶系统每天生成的数据里程,已经突破1亿公里!

1亿公里啊,各位看官!

这是什么概念?

相当于每天绕地球两千多圈!

这个数字,差不多是特斯拉全球车队日均数据量的三倍!

这可不是笔者信口开河,这数据一出来,谁还敢说咱们中国车企在智能驾驶这块儿是“追随者”?

分明已是“领航者”的姿态!

而且,这个数据增长的速度,那才叫一个令人拍案叫绝。

您瞧瞧,5月底的时候,它日均数据量才3000万公里,到了6月中旬,就飙升到4400万公里以上。

这才过了短短四个月,伴随着智能驾驶车型销量又多了一百万辆,数据生成量直接就翻了差不多三倍!

这种持续不断的、海量的数据积累,对算法的迭代优化,对系统安全性的提升,那简直是如虎添翼。

有了这些“燃料”,智能驾驶的“引擎”才能跑得更快,更稳,不是吗?

3%市占率!比亚迪智能驾驶称霸,中国汽车要变天?-有驾

“天神之眼”这套系统,它不是单一技术,而是玩儿了一手“ABC”技术矩阵,从最基础的驾驶辅助,到高阶的智能领航功能,那真是全场景都给安排得明明白白。

A版本呢,那是技术巅峰的象征,专为仰望那种超豪华车型量身定制,开出去那叫一个卓尔不凡,彰显尊贵。

B版本就更大众化了,腾势和比亚迪的主力车型上普遍搭载,让更多人能体验到智能驾驶带来的便捷与乐趣。

C版本就更厉害了,直接覆盖到7万到20万这个广阔的车型区间,这不就是要把智能驾驶功能普及到千家万户嘛!

这波策略,在我看来,简直是把智能驾驶从高不可攀的技术神坛上拉下来,送到我们普通老百姓的身边,让大家都能分享科技进步的红利。

3%市占率!比亚迪智能驾驶称霸,中国汽车要变天?-有驾

它那几个核心功能,比如“高快领航(HNOA)”,在高速路上跑起来,简直是“解放双脚”,车子自己就能帮你搞定变道、超车,那感觉,一个字——畅快淋漓!

还有那“L4级智能泊车”,哪怕是再复杂的停车场,它都能帮你停得妥妥帖帖,再也不用担心“倒库难题”了。

这些功能的不断升级迭代,说到底,都得益于那些实实在在的路况数据积累。

没有这些数据,再精妙的算法也只能是纸上谈兵,不是吗?

技术固然是硬实力,但政策的东风也不可或缺。

这不,比亚迪最近又“闪耀”了一把,成功进入了L3级智能驾驶的政策试点范围。

L3级是个啥概念?

按照咱们2022年颁布的《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国家标准,它就是“有条件自动驾驶”,车子在特定条件下能自行执行驾驶任务,但关键时刻,驾驶员还得随时准备接管。

这就像给车子装了个“智能副驾”,大部分时间它能帮你开,但你也不能完全撒手不管,还得保持警惕,随时待命。

咱们国家从2023年就开始发放L3测试牌照了,比亚迪可是行动迅速,当年7月就拿到了全国第一张高快速路L3级测试牌照,这效率,令人赞叹!

到了2024年6月,工信部那边儿公布了首批L3级准入试点名单,比亚迪赫然在列,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它家的技术,那是得到了国家层面的高度认可,未来L3级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进程,它可是稳稳地站在了“第一梯队”。

2025年9月12号,工信部等八个部门联合发布了《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里头清清楚楚地写明了L3级有条件自动驾驶的实施路径,这可不是寻常举动,这意味着L3级自动驾驶,从技术验证阶段,正式迈入了商业化尝试的关键时期。

古语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这政策的出台,正是为智能驾驶的未来发展铺平了道路。

这政策落地满月,行业内可谓是蓬勃发展。

首批拿到准入资格的10家车企里,像赛力斯、奇瑞这些搭载华为ADS系统的,它们的车型都已经公示了,问界M9、智界S7 Ultra这些车子,眼看着就要量产交付,真是让人翘首以盼。

蔚来、广汽等企业,也都在紧锣密鼓地完善车型细节。

就连宝马i7、奔驰S级这些进口豪华车型,现在也主要是在特定道路上进行测试,大家都在努力向前推进。

这就像一场赛跑,谁也不想掉队。

现在咱们智能驾驶行业能发展这么快,离不开完善的政策标准和积极的试点机制。

除了《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标准,行业里还明确了L3级系统,驾驶员响应时间得大于等于10秒,这可是个硬性要求,确保安全优先。

试点周期呢,也定了个18到24个月,优先在高速公路这种路况相对单一的场景里推行,这步子迈得稳健,走得扎实。

截至今年4月,全国已经发放了11张高快速路L3测试牌照,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在逐步实现技术应用,这股势头,真是锐不可当。

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有专家预测,到2026年,L3级新车的渗透率有望达到8%,这个数字看起来不大,但一年几千万辆的新车销量摆在那里,那也是个不小的市场规模了。

再往后看,到2030年,那L3级市场可就是规模空前了,到时候车规级芯片的算力需求,那肯定也会随之飙升,简直是芯片厂商的黄金时代。

当然啦,智能驾驶这条路,也并非坦途,前头还有不少挑战横亘。

比如,法律层面,万一出点儿事儿,这事故责任到底怎么认定,现在还没个特别明确的说法,这得赶紧完善,以免后顾之忧。

技术层面呢,遇到刮风下雨下雪这种复杂天气,车子能不能精准识别路况,这能力还得继续提升,毕竟环境多变。

还有就是成本层面,这智能驾驶系统里头那些高精尖的硬件,肯定会增加车子的制造成本,这笔费用最终还是得消费者来承担,怎么平衡好价格与性能,也是个学问。

不过,这些挑战,都是发展进程中必然遇到的,我相信随着咱们国家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法规体系的日益健全,以及整个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智能驾驶这技术,迟早会成为汽车产品上一个特别重要的“核心功能”,甚至会彻底改变咱们的出行方式。

到时候,开车可能就跟现在乘坐高铁一样,舒适、省心,咱们就能在路上享受更多生活的美好,而不是被堵车、被驾驶的疲惫所困扰。

所以啊,各位老铁们,比亚迪这次在智能驾驶领域的突出表现,不光是给自家品牌增光添彩,更是给咱们中国汽车工业狠狠地“扬了名”。

它用实实在在的销量和数据,证明了咱们中国车企在智能驾驶这条赛道上,那是具备实力,拥有能力,去开创先河,去擘画未来的!

这不就是咱们“用车社”一直希望看到的嘛!

一起期待,智能驾驶带给我们的更多精彩吧!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