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长得漂亮业绩好反倒成了原罪?青岛保时捷中心的牟女士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因为工作出色而遭遇一场精心策划的网暴。AI换脸技术被不法分子用来制作她的不雅视频,在网络上疯狂传播,甚至有人把她的电话和微信号都扒了出来,生活彻底被打乱。
这事儿得从10月10号说起。那天牟女士在社交媒体上发了个声明,说自己收到了网友发来得不恰当内容,当时她也没太在意,直接把那人拉黑就完事了。可谁能想到,这仅仅是个开始。第二天更离谱的事儿来了,网上突然冒出大量用AI技术合成的假视频,里边的人脸跟她的侧脸特别像,还配上了不堪入目的内容。
要说这些造假的人可真够缺德的。视频做得那叫一个逼真,要不是当事人自己站出来澄清,好多人还真以为那就是牟女士本人。更过分的是,不知道谁把她的手机号和微信号都给泄露了出去,这一下可好,骚扰电话一个接一个,微信上也是各种陌生人的好友申请,正常生活全乱套了。
牟女士这次可没选择忍气吞声,人家直接去派出所报了案,还在网上晒出了在派出所处理这事儿的照片。她明确说了,这些视频百分之百是伪造的,已经委托律师团队做了证据保全和公证。最硬气的是,她公开悬赏征集线索,说要重谢提供关键证据的人。
这事儿看着是个个案,实际上暴露了不少问题:
AI技术滥用成灾:现在这AI技术是越来越发达了,可有些人不用在正道上,专门拿来干这种缺德事。今天能伪造牟女士,明天就能伪造任何人。
维权成本实在太高:普通人遇到这种事儿,光是取证、公证、请律师就得花不少钱,更别说还要耗费大量时间精力。
法律追责难度大:这些不法分子都在网上活动,身份隐蔽,抓起来特别费劲,很多时候只能不了了之。
受害者反遭二次伤害:被造谣的人不仅要面对谣言本身,还要承受周围人异样的眼光,心理压力特别大。
网友们对这事儿看法可一致了:
"必须严惩这些造谣的,太缺德了!"
"现在AI换脸这么泛滥,说不定哪天就轮到自己头上。"
"支持牟女士维权,这要是不追究,以后更无法无天了。"
"建议立法重判这种利用AI技术犯罪的行为。"
今天发生在牟女士身上的事儿,保不齐明天就会发生在你我身边。在这个AI技术泛滥的年代,我们每个人的肖像权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牟女士的勇敢维权不仅是为了她自己,更是在为所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受害者的人发声。如果连她这样有勇气、有资源的人都讨不回公道,那普通老百姓遇到类似情况又该如何自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