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汽车圈和科技圈的联动越来越频繁,像手机厂商和车企“联姻”这种事儿,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儿了。但今天,看到比亚迪和荣耀官宣合作的微博消息,还是让人心里有点激动。传福总和李健两个人站在签约仪式台上,表情都写着一个字:稳。这合作背后,明显不仅是技术层面那么简单,掺和着太多市场竞争和战略选择的意味。
其实早在2025年7月,荣耀就放出过相关消息。当时他们家的Magic5和Magic7机型就已经能和比亚迪车机实现应用流转体验。很多人可能没太关注,但懂行的都清楚,这是荣耀“瞄”汽车行业的一个重要动作。华为手机之前靠这个功能口碑炸裂,现在荣耀也来这一手,背后的逻辑要么是致敬华为,要么就是深度押注汽车生态。
咱们聊荣耀,就得从它“脱胎换骨”的故事说起。华为被制裁以后,芯片产能紧张得可怕,别说分给荣耀了,连自己的品牌都养不活。这才有了深圳国资委“背书”,接盘2600亿,扶荣耀独立出去。可荣耀离了华为这颗大树,短期虽然销量野蛮生长(比如2023年Q3,蹭蹭涨到了19.3%国内份额),但长期却并不好过。尤其是2025年Q2,市场份额掉到12%,连之前的国内前五都守不住,用户跑到华为、小米这些老牌劲旅那去了。
而荣耀偏偏还赶上了赵明离职,营销团队风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在这么糟糕的情况下,荣耀还咬牙完成股份制改造,启动IPO辅导。听着很惊心动魄——但你细品,其实也不难理解,毕竟没点资本市场的行动力,根本追不上行业的变化速度。咱就不用提小米造车的公开化了,连魅族都被吉利收购重整了。再看看Oppo智行那些动作,这不逼得荣耀把“参战汽车行业”当成了必选项嘛。
比荣耀主动踩油门的情况,比亚迪更有看点。它虽然已经是新能源行业的巨头了,在硬实力这块强得没边,但软件体验这块,就稍微有点掉队。你可以理解为“车的硬件是满分,软件却还在及格分上下”。在这个时代,手机和汽车的互动体验可是用户体验的直接体现,尤其对高端品牌的客户,啥都不能差,比如腾势、仰望、方程豹这些自家新兴高端线。买这几个品牌的客户,可不是冲着代步工具来的,人家更重视“开车的感觉好不好”,比如车机的流畅度、和手机配合得多丝滑。
再这么一联想,你觉得比亚迪和荣耀的联手,像不像刚好互补上的拼图?荣耀能给比亚迪补足它短板那部分,尤其针对高端体验,简直是绝配。双方都是深圳企业,就近的合作也节约资源,有地缘上的优势。甚至,不排除更进一步的操作,比如比亚迪直接入股荣耀。考虑到荣耀上市后分散股权也是需求之一,这可能是个双赢选择——对荣耀来说,可以拿到比亚迪的深度资源,还能借高端车型的行业提振市场关注度;对比亚迪来说,可以迅速补齐科技体验这一块,把消费者的情绪价值抓得更牢。
你别以为这一切是空谈,回忆一下最近腾势N8L的发布,这个车型就已经是比亚迪在高端市场的试水之一。一台大六座的SUV,安全和豪华齐飞,有没有感觉正在向竞争对手的方向逼近,比如华为的问界系列、小米的汽车计划?但光靠硬件拉高感知这招,只能玩一阵子,长期竞争必须连软件体验和生态感知也一并做强,真正让用户觉得“这车上手得劲”。
再说个题外话,我猜本次荣耀和比亚迪合作的公开动作背后,一定也在试探双方深度绑定的可能性。如果真能发展到比亚迪入股荣耀,那就是比亚迪在高端市场放的一颗“大子儿”,目的是和华为、小米这些未来的对手掰掰腕子。这背后的商业逻辑,看起来一点都不复杂:所有品牌都在摸索一种“既高端,又接地气”的打法,而这种打法的关键就是场景体验。荣耀不愁技术,比亚迪不愁硬件,合到一起,是不是比魅族和吉利强?咱们拭目以待。
虽然官宣合作只是个开始,后续的联动效果、股权变化谁说得准呢?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次合作,已经成功地给我们剧透了两个行业的未来——手机和汽车的结合,将构成一种新的赛道,而荣耀和比亚迪的关联,也许就是好戏的开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