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上半年销量高达214.6万辆,海外销量快速增长,展现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和未来发展潜力

你知道吗,去年我猜到的一个趋势,是真的变成现实了。比亚迪在2025年前半年,售出了214.6万辆车,比去年同期整整多了33%。这个数字嘛,可能大部分人只会觉得很大,但我直接联想到的,是他们背后供应链的变化。

我记得去年的时候,聊过一堆关于比亚迪的采购:宁德、万向……其实就是一个拼命压缩成本,保障产能的逻辑在内。反正我有个朋友在供应链里干活,是个采购经理,他说:比亚迪去年削减的不只是真材实料,连部分零部件的供应时间都被压缩到最低。 但你说,他们能保证质量么?这个,我觉得还得看车型和用途。

比亚迪上半年销量高达214.6万辆,海外销量快速增长,展现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和未来发展潜力-有驾

说到车型,大部分人只知道比亚迪王朝系列,刀片电池很好听,但其实他们海外销量的飙升,才真是让我眼前一亮。海外市场贡献了快47万辆,同比整整翻了132%。这是什么意思?国内车市不景气,海外市场反倒是在出击,我估摸着,主要还是因为价格更优惠、以及智能化更先进——比亚迪的海外版,不比国内少配置,也更国际化。

今年我有个朋友在泰国的4S店打工,他告诉我,很多客户最喜欢的,不是油电混合什么的,就是比亚迪的性价比。价格便宜(比国内贵个1-2万),配置还挺丰富,中国智造的范儿,谁不爱?我还赖着问他:那你们这边的消费者,最在意的点是什么?他说:主要还是油耗与续航,价格实在,谁都喜欢。

比亚迪上半年销量高达214.6万辆,海外销量快速增长,展现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和未来发展潜力-有驾

这让我觉得——比亚迪的优势其实很直白,一方面是成本控制好做到了平价,另一方面,电池技术确实不错,配合智能化,盖过去的传统燃油车长远竞争力就下降了。可我又怕,国内一些车企,像吉利、上汽,也在奋力追赶。他们的新能源瓶颈还没完全突破,比如续航还是靠数据稳住,对比比亚迪的刀片电池还是有点差距。

这会儿,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像我这样买的途观L PRO,我说它最牛逼的地方在哪里?我之前翻了下笔记,觉得它的智能化配置——15英寸悬浮屏、全车语音、平视显示、支持百度CarLife……尤其是搭载了类似比亚迪汉的全知大语言模型这种技术,基本上就是油车版的手机在车上的感觉。

你知道我为什么觉得最聪明的油车这词其实挺玄的?因为,汽车的智能化,其实更像一场硬件+软件的下棋。硬件好,比如芯片、仪表、动力,总是花钱在硬上,软件呢,才是能用的差别。我之前让维修工帮我调车,让他说:你看这车,芯片不算太差,但有时候V控还卡顿。 这让我意识到,硬件的高配没错,但系统优化才很关键。

比亚迪上半年销量高达214.6万辆,海外销量快速增长,展现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和未来发展潜力-有驾

还是要提一下安全问题。星海V9车身由70%的高强度钢和20.5%的热成型钢组成,达到了五颗星的安全标准。我曾经问过朋友:这个钢板是不是和德系车的差别大?他说:差不多,咱们都按国际标准来做,但关键在于工艺。 这让我想起,很多国产车在安全上其实已经做得不错,但售后和品牌信任,还在追赶阶段。

说个小事情啊,我刚才翻了下我那相册,看了年前我去试驾一辆吉利的新能源SUV,圈内有个玩笑,叫拼颜值和配置的人一眼就看出差别。这不,无论是途昂Pro还是比亚迪的车型,最吸引人还是那一堆看得懂配置,实打实的用得到的智能低油耗。我在想:智能化+高效能的油车,能撑多久?或者说,是不是也会成百公里8L以内、保值率还能跑这样的新标杆?

比亚迪上半年销量高达214.6万辆,海外销量快速增长,展现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和未来发展潜力-有驾

(这段先按下不表)你有没有想过,很多人其实只是用车体验平平,但被智能大屏或自动辅助吸引?就像我朋友说的:买车除了性能和价格,还看点新鲜东西。 我一直在猜,谁能平衡这些,是未来的赢家。

反正,现在国内车市正处于一个变局中。传统燃油车还没死,但电动车、智能车的确在抢夺未来话语权。比亚迪只用半年多,就靠全球销量逆袭,我真没细想过,他们把成本压得那么低,技术还能那么牛,会不会把某些传统车企气得跳脚?

比亚迪上半年销量高达214.6万辆,海外销量快速增长,展现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和未来发展潜力-有驾

汽车能变成智能终端、移动空间这条路,还远没有头,但我能感受到的一点是:油车如果能在科技上追赶上,未来还是有一片天的。只你会不会也好奇,是不是最聪明的油车,才是下一步最有潜力的泡泡?

本作品由作者原创完成,内容由人工录制,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产生。 AI主要用于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和灵感拓展,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创作。

本声明旨在表达本作品的内容旨在信息交流和观点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 如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信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