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源车全球销量暴跌,中国为何逆势加码布局?

文:S叔

图片

今天写条短的,主要是有些朋友后台在问氢能源的事,所以稍微聊两句。

但这稍微聊两句,说不定会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主要是看到刚出现不久的一个统计数字:在2025年上半年,全球氢能源车销量仅5621辆,同比下滑34.1%。

这数字和动辄上千万的电车、油车相比,实在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了什么。

曾经号称要推动在氢能源车上,领先全球的日本呢?

更惨。

2024年它氢能源乘用车的销量,只有697辆!

从这些数字,再回想差不多10年前,一大堆人拼命炒,说氢能源是化石燃料终结者,还真觉得有怪怪的。

所以现在,从全球角度来看,这场过去超级热的“氢潮流”,其实早就溃不成军了。

但任何事,都有“但是”。

在西方国家集体放缓,甚至暂停这一领域的发展时,我们这边却在加码,甚至开启了全球领跑趋势。

这是为啥呢?

其实氢能源这一块,还是有它独到的优势的:

首先,它非常高效。

氢气的质量能量密度,约为汽油的3倍,在燃料电池中能源转化效率可达60%以上,和电车差不多。

这意味着什么呢?

和电车拼死拼命,不惜代价,也要找到高蓄能电池材料相比,氢燃料电池做起来不但便宜,还简单。

要知道,在电车中,电池这块可是占成本很大比重的!

当然前提是:它的技术要能真搞成功。

另外呢?

它非常清洁,氢加上氧,就是水,因为氢能源电池用的氢,往往很纯净,所以那水,还是纯净水。

既然有这么多好处,那欧美日韩,之前拼命炒作,炒热,为啥现在不搞了呢?

主要是门槛太高。

氢能源密度太高,也带来一个问题,如果中间出点啥问题,它炸了呢?

那和锂电池着火,绝对不是同个等级的。

欧美日韩,都是资本为主的国家,这些资本喜欢短期利益,要它们10年、20年地搞,肯定不愿意。

所以看到围墙很高,翻不过去,还要花大成本,就纷纷都跑了。

至于只要耐得住寂寞,跨过围墙之后,可能有个巨大的宝库,那些大资本的掌门人,是根本就是不管的,因为到那时,他们早就退休或GG了。

就算知道,这些资本背后的大佬也不想去干,因为时间太长,他们干了,没好处,收获的却是别人。

他们从来就在乎眼前利益,没有“功成不必在我”这种中国才有的思想。

到这里,就可以来个中间总结了:别看氢能源现在处于绝对低谷,但将来不见得没用。

甚至现在打个小埋伏,烧掉冷灶,将来还会有超级回报呢!

但怎么打埋伏,也是有技巧的。

我们现在说的氢能源,是个统称,其实按照制备方法,分成三种:

灰氢;

蓝氢;

绿氢。

什么是灰氢呢?

就是通过化石燃料,比如说利用甲烷或者煤炭进行重生反应啊来获取氢气,因为这个化石燃料中它含有大量的氢元素。

这块是目前作为成熟也是作为主流的制氢方案,占据了95%以上的份额。

但这种制备方式,有缺点:它要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

这也就是叫它“灰氢”的原因。

烟囱里滚滚而出的,不就是灰色的烟尘吗?

再说蓝氢。

说来也简单,就是把灰氢制备过程中所排放的这个二氧化碳进行收集,搞个降低碳排放。

但是,因为多加了一个收集技术,所以成本要比灰氢略高。

最后说绿氢。

利用可再生能源,比如说这个风光电力来驱动电解水执行,整个过程中完全没有碳排放。

所以就叫绿氢。

从真正意义上来讲,绿氢才是我们讲的“清洁能源”。

到这里,就可以来个总结了,简单3句话。

第一句话是:氢能源这块,虽说现在处于绝对的低谷,但它毕竟有优势,不是没有机会。

历史证明: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人,他们成功的原因,往往是在低谷中,抓住了机会。

第二句话是:搞氢能源有点像学法语,门槛高得很,要么翻不过去,翻过去就一路坦途。

所以得看运气。

第三句话是:这世界上,如果哪个国家能够在这一领域有先发机会的话,那一定是中国。

因为我们从来都是搞长期布局。

到这里,我们就把这一块,未来的发展机会,给讲完了。

接着就是你该做的事了,层层递进:

一是你想不想,在最低谷的时候,去抓机会;

二是这三种氢,你觉得那种更有前途呢?

三是你这个人的耐心,究竟能维持多久?

还是那句话:

人生就是修行,这个世界就是超级大的修道场。

一切取决于大家自己的选择。

它是灵魂考验题,也是最难的。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