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群里突然有人发了张照片,上面是摩托莫里尼的新车盖着红布,旁边重庆摩博会的展馆牌子挺扎眼。我那做销售的表弟在重庆,前脚刚下班就给我打电话,说他们那行现在很盯这个意大利摩托品牌,尤其是今年这场会,整个圈子风向有点变了。
得先交代一下背景,摩托莫里尼这牌子,不算大众脸,前两年在路上能遇见的车少得很。早些年在欧洲玩得挺开花,但国内一直是小众那一路。去年听说他们内部开了闭门会,说要在中国“深扎个根”,像市场部的王姐说的,意思是别再搞“进口商贴牌销售”那一套了。结果这次摩博会,猛地就听说他们抖出了自己鼓捣出来的动力平台,而且不是玩票,直接上1200排量的ADV——同行师傅嘴里总爱叫"公升级探险"。不走老路,看来真是急着甩掉对外源动力的依赖。
喝茶的时候,邻居老褚唠句,“这新平台,国产能扛得住不?可靠性没几年见不出来。”确实,朋友们心里打鼓:发动机是不是自己设计的?国产部件多不多?隔壁修车铺那师傅插话,说配件最好别整怪模怪样,“前几年哪个进口牌子不都卡在这了”。据表弟顺嘴一提,现在他们散会时经常讨论,怕这个发动机出新病,毕竟国内不是德系那套售后体系,真要是熄火街头,找谁喊救命?
不过这次声势不小,摩托莫里尼一口气带了仨新ADV,据说还加了款海外亮过相的350小巡航。老马头回听到的时候就笑,说“这不跟国产厂学的嘛,多规格打包上市,专治选车纠结症”。据一专门骑长途的群友自测,上一代莫里尼的中小排量全段动力曲线总觉得“闷着点”,要是真自研动力底子能提升,高速巡航用起来,油门传递的劲舒服不少。
有意思的是,这回主推什么“长期主义”,据新闻部那边的熟人说,他们老板直接给渠道商灌鸡汤,说“眼光要放长远”,不玩打鸡血那套。意思多磨产品,别光凑销量。回头想想,这几家欧洲摩托,谁不都这样标榜自己。只不过在国内,修车工都说“实际能不能皮实用得久,看你售后脑袋瓜子怎么转”。
车友圈里最近特别热闹,关于这个自研1200 ADV,各种揣测。有人关心避震什么配置,有师傅悄悄爆料,说这车隐藏选配里头塞了自动续航加热把套,还有一键侧撑收起防熄火装置,这点以前只见过意大利大厂玩。还有传说已经有人撞车事故提前测过——听说油箱抗摔比某友商牢靠点,但伤车也重,修起来等件得半个月,好像还低估了交付压力。
其实真要讲实际情况,摩托莫里尼现在渠道并不算完整,小地方没有官方授权点,很多地儿还得网店下单提车,后续保养得自己找路子。亲戚去年买了那款X-CAPE,跑了趟大理,说当地五天找不到原厂滤芯,差点上淘宝买冒牌货,售后口碑就那样。
行业八卦倒也乱哄哄。卖森巴的老曲咧咧,老说现在大牌一个个都盯紧了,看谁最先把自研大排平台站稳,那后面估计会挤爆了模仿跟进。还有个“老前辈”坚持多说一句:品牌还得做点“新故事”,光靠新平台,不够让人买账。
说起结尾,想起前阵子有个车友自驾摩旅,选的正是上一代莫里尼,走川西还在微信群里晒了路边雪崩的视频。他说新车要是真能消停点,再来趟无人区试试,不怕这路上的泥和石头折腾——关键是下次别让家属再抱怨蹲4S排队等件的那点糟心就是了。哪天要真能像他说那样,发动机自研又能扛得住西北风沙,那中国的高端摩托圈子怕要多点聊天的料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