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最近的操作,突出一个六亲不认。星越L这个2.0T的大铁疙瘩,之前落地怎么也得15万,现在直接一脚油门干到11万多,属于不装了,摊牌了,我吉利就是要开着自爆卡车冲进决赛圈,谁也别想活着出去。
这操作就非常的神奇,你感觉它在降价,实际上它是在对整个15万级的SUV市场进行一次饱和式打击。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吉利星越L这次就是直接把餐厅的煤气罐给点着了。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这简直就是掀桌子!掀桌子懂吗!
去4S店看这个车,第一眼你确实会觉得这玩意儿卖11万,同行看了也得傻。那个前脸,那个体格,那个厚重感,三体人看了都气活了,觉得自己的水滴还是太保守了。晚上往小区里一停,旁边的汉兰达都得思考一下自己是不是哪里不够努力。但这种唬人的感觉,仅限于远观。你凑近了看,那个轮毂的造型,那个塑料包围的质感,那种熟悉的、为了省成本而独创的工业美学,瞬间就把你拉回现实。这是一种典型的“压缩毛巾”式造车,看着一大坨,实际上核心成本控制得死死的。
坐进去,空间确实大。我作为一个中年人,后排能不能轻松翘个二郎腿,是我评判一辆车有没有诚意的核心标准。星越L能,而且很能。但你很快就会发现,后排中间那个高耸入云的地台,像是在嘲讽所有家庭的第五位成员,仿佛在说:“你,不配拥有脚踝的尊严。”后备箱倒是很大,放倒了能当个双人床,这对于那些热爱在野外进行一些不为人知的哲学思辨的朋友来说,非常友好。
然后就是动力,2.0T,一脚下去确实猛,推背感嗷嗷的。但问题也来了,这台发动机得喝95号的油,在这个油价动不动就坐火箭的年代,你每次去加油站,都会感觉自己不是在加油,而是在给中石油的老总们众筹下一艘游艇。省下来的车价,全在油里给你找回来了。讲真,我有时候觉得,现在买车跟十年前在电脑城配电脑一个路子,就看谁家老板比较疯。
最魔幻的是配置,吉利直接把一整个军火库都塞进去了。三块大连屏,杵在那儿,感觉下一秒就要开始播放“机你太美”。各种功能,语音控制,L2辅助驾驶,应有尽有。但这些东西,就跟修仙小说里的法宝一样,听着牛逼,真用起来全是坑。那个自动泊车,在空旷的停车场里,它能给你表演个原地罚站;真到了车位比厕纸还紧张的商场地下,你敢让它自己动,它就敢让你第二天上社会新闻。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只要小区里的大爷骑着老头乐躺得够快,什么自动刹车、智能避障,全是白给。
所以,这车最核心的矛盾就暴露了。你以为你花了11万多买了个2.0T的大家伙,占了大便宜。实际上,你买的是一个期货。你赌的是,明天它不会再降价,后天它的保值率不会直接崩到地心。有朋友提车第二天,官降一万,那种感觉,就好像你刚拜了个师傅准备修仙,结果第二天师傅飞升失败,直接在你面前炸成了天边最亮的烟花。
很多人就在纠结,这车和领克01怎么选?这问题本身就是个陷阱。领克保值,但空间小,买回来一家人憋屈;星越L空间大,但降价快,属于移动的理财亏损产品。这哪是买车,这分明是在赌命。要么成仙,要么成盒。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把车企比作修仙门派的可能有点中二,但你别说,还真他妈贴切。
现在所有的车企,都被逼到了一个要么自爆,要么被爆的境地。大家卷价格,卷配置,卷服务,卷到最后发现,最好的手段是直接把餐厅爆了,大家都没得吃。这是一种掀桌子式的黑暗森林法则,不存在什么体面。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星越L这波操作,我们消费者真的能省这么多吗?
省了,但又没完全省。你省下的是一笔看得见的购车款,但你透支的是未来看不见的价值。对于那些只在乎当下的人来说,这车简直是天赐的礼物。2.0T大五座,落地十三万,还要啥自行车?你享受的就是那个当下,一脚油门把旁边的合资车甩在身后的快感。至于三年后这车还值多少钱?去他的吧,活在当下。
但对于像我这样,买个东西总得盘算一下未来的人来说,这就很折磨。我害怕的不是亏钱,我害怕的是那种被当成韭菜,还被车企按着头说“你看你多绿”的感觉。
最终的结论是什么?结论就是,如果你能接受把汽车当成一个大型消耗品,买回来就是为了爽,为了那巨大的空间和澎湃的动力,那别犹豫,冲。这个价格买的不是车,是参与这场疯狂战争的门票。你买的不是亏,是爽。但如果你还对“保值”、“省心”这些老派词汇抱有幻想,那还是看看别的吧,毕竟在现在这个发疯的时代,任何试图理性的行为,看起来都像个笑话。
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