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Model Y焕新版起售26.35万,砍掉全景天窗改铁皮顶,马斯克这次真要把“毛坯房”变成“筒子楼”?
上个月在服务区碰见个老哥,刚提的Model Y长续航版。聊起来才知道,他原本冲着那719公里CLTC续航去的,结果跑了趟东北,零下十几度续航直接打六折。“表显还剩200公里,实际敢不敢开?心里完全没底。”他苦笑着说,加油站看见燃油车排队加油,突然有点羡慕。这话让我想起另一位朋友的吐槽——“特斯拉就像那种看着精致,住进去才发现到处是坑的精装房。”
最近网上流出的廉价版配置单,似乎印证了这个说法。取消全景天窗换铁皮顶,真皮座椅降级成织物,贯穿灯带都可能省掉。有人调侃“这是准备出五菱宏光同款吗”,虽然夸张,但那股子无奈劲儿我能理解。想当年特斯拉刚进国内,多少人就是冲那股极简科技范儿买单的,现在突然开始搞性价比,多少有点物是人非的意思。
不过要说续航控制这块儿,特斯拉确实有两把刷子。11.9Wh/km的能耗水平,放眼整个行业都算拔尖的。认识个跑货运的师傅,北京到山西来回测过,表显续航和实际误差大概5%左右,这在电车里头算比较靠谱的数字了。只不过一到冬天,磷酸铁锂电池那个尿性就出来了,衰减幅度能让人怀疑人生。
性能版那个3.2秒破百的账面数据,看着倒是挺唬人。听说用上了第四代永磁电机,狂暴模式下后桩响应提快两成,还移植了Model S Plaid那套轮毂和刹车系统。方向盘拨片调动能回收,中控屏能看电机温度和G值,头枕甚至留了GoPro接口——这分明是想抢那帮玩性能的年轻人。但说实话,这些功能对大多数家用车主来说,可能就是个摆设。
我倒是更关心舒适性这一块的改进。老款后排那个座椅硬度,坐过的人应该都有印象,跟高铁二等座有得一拼。这次后排坐垫加长15毫米,头枕加宽17毫米,双层玻璃和密封条也做了优化,路噪据说降了两成多。可跑过高速的车主反映,时速过80风噪还是压不住,全景天窗虽然宣称能阻隔99%紫外线,夏天暴晒后车内温度照样能到四十五度。
智能驾驶这事儿就挺尴尬的。全系标配HW4.0硬件,8颗摄像头,探测范围424米,算力比上代强了五倍——问题是国内FSD功能压根没开放权限。拿它跟华为ADS 3.0在城区复杂路口的表现一比,特斯拉这套系统明显有点水土不服。硬件堆得足,软件跟不上本土化,大概就是这么个状况。
价格这块儿也有些门道。焕新版起售26.35万,比老款贵一万,还把五年免息政策给取消了。仔细算下来,光利息成本就得多掏三万块,算是变相涨价。今年前五个月在华销量掉了18%,这数字多少能说明点问题。廉价版要是真能压到20万以内,兴许能回点血,但那减配幅度…估计又得被骂一轮。
上海工厂那个一体压铸倒是值得一提。后底板整合省了171个零件,工时砍掉三成,电芯自产成本又降15%。特斯拉这几年死磕生产效率的劲头,在传统车企眼里可能有点激进,但效果确实摆在那儿。
说点实际的。你要是住市区,充电方便,对智能座舱要求不高,主要就是上下班代步偶尔跑个长途,Model Y的超充网络和OTA更新频率确实够用。但你要是在北方,或者对后排舒适性、冬季续航比较在意,蔚来ES6的换电补能和小鹏G6的语音交互可能更合适些。
车这东西,没有绝对的好坏,关键看跟你的用车场景对不对得上。数据再漂亮,用起来不顺手也白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