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深耕日本市场3年来了,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如果放在国内也就是一个县城的销量。但是比亚迪不仅没有放弃,还在继续深耕。最近的消息显示,比亚迪还将为日本市场专门开发制造一款纯电的K-Car。而此前,没有一个外国车企愿意为日本市场专门开发K-Car。
因为K-Car是日本的特有车型,以其小巧灵活、经济实用和高空间利用率著称。其有着严格的尺寸、排量、最大功率等限制(长≤3400mm、宽≤1480mm、高≤2000mm,排量≤0.66L,最大功率≤47kW),其生态位就是我国的“老头乐”,或者是电动三轮车。连“剁椒鱼头”级别都赶不上。
但是K-Car却占据了占日本汽车市场近40%份额,本田N系列年销超20万辆,日产Sakura也很热门。现在日本的三菱和日产都推出了一款纯电180km续航的K-Car,但是要么么价格超过12万人民币,要么就是充电效率很差。
所以,2年前王传福在日本市场考察的时候,就已经下定决心在日本推出K-Car车型,现在路试车已经曝光了,预计将在日本东京移动展上亮相,然后在2026年上市。
其实,比亚迪死磕日本市场,并不容易。据统计,比亚迪从2022年7月在日本成立分公司,并推出紧凑型SUV ATTO 3(元PLUS)、两厢车DOLPHIN(海豚)和中型轿车SEAL(海豹)车型,精准覆盖日本主流消费场景。
目前累计销量也就是7000辆左右,在日本新车市场占比0.2%-0.3%左右。2025年9月销量达802辆(同比增长3倍),创历史新高,主力车型为SUV海狮7。
但是,比亚迪的努力却是令人敬佩,目前其已经在日本开设了45家门店,目标2025年底扩张至100家,覆盖主要城市并配套充电桩。这次比亚迪K-Car路试车亮相之后,日本车企也是高度关注。
从网传信息看,比亚迪的K-Car可能专为日本定制,尺寸等符合日本法规。但是特色在于搭载20度以上刀片电池,提供200公里左右的纯电续航,并且支持100kw的快充。还有可能提供类似于天神之眼智能辅助系统的选配款。而价格要比日本现售款价格更低。
说白了,就是彻底改变K-Car车型的生态设计,预计将给竞品很大压力。但是这个车做起来其实并不容易,主要是总市场容量有限,买到其他回家未必受欢迎。
比亚迪这样大投入地来做,显然是想在较为封闭的日本汽车市场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同时也历练一下本土车型开发方面的经验积累。
比亚迪已经打破了"日本人不买中国车"的心理壁垒,随着比亚迪将销售服务网络、本土车型、充电桩等基础设施等前置问题解决了,其在日本市场的销量暴涨将是必然趋势。
目前,比亚迪仍需跨越三重障碍:技术偏见上,部分消费者质疑"中国车耐久度"。基础设施上,日本充电桩密度仅为中国1/3;文化隔阂上,"国产车优先"的消费惯性根深蒂固。
但利好因素正在积聚:日元贬值使进口车成本优势凸显,油价上涨推动电动车经济性认知,而日本本土车企电动化转型迟缓(2025年纯电占比仅1%)则留下市场空白。
如果比亚迪的K-Car一切顺利,必将改写日本汽车市场的竞争规则。
这个过程中,我们能看到比亚迪正在用"技术+价格+耐心"的策略,啃着最难啃的市场,单纯就这个精神都令人敬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