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深蓝L06九月亮相,增程纯电双版本,外观卡钳惹讨论

听说长安汽车要出新车了,据说是深蓝L06,要在九月八号和大家见面。一说“见面”,我就想到了相亲。你看啊,一辆电动车,增程版和纯电版,跟两个介绍对象似的,一辆主打“我有续航焦虑但我自己带充电宝”,一辆主打“无油无虑但电池尺寸我还披着块布”。话说这年头,车企的发布会,像是行为艺术,气氛有点像领导视察锅里炖的鸭子,各自都端着业内最具革命性的土豆:有的是能跑远点的电池,有的是看起来更像空间站的小尾翼,都是科技的“尾灯”,只不过有的点亮车流,有的点亮评论区骂战。

长安这次似乎野心勃勃,作为一个“新央企”甩出的首款车型,生怕大家不知道自己是央企,一天不喊几句“我们体制好”,仿佛新能源就会自动变成旧时代的拖拉机。以前老百姓选车,无非在合资和国产间动摇,现在可好,国家级洋气新包装,附赠黄绿色卡钳装饰罩,不看还以为是环保局发的限量版周边。至于电动尾翼,那玩意儿在国产车圈里属于“颜值升维打击”,一提自动展开,恍惚间我以为自己进了变形金刚片场。不知道实际用处几何,反正咱们国民审美已经被尾翼和日行灯治得服服帖帖,能不能超控不重要,帅就对了。

长安深蓝L06九月亮相,增程纯电双版本,外观卡钳惹讨论-有驾

说实话,看了深蓝L06的尺寸,我觉得当家里的地毯来铺也行——好歹4830mm长度,家里客厅正好不差一块能趟着打滚的空间。宽度1905mm,感觉是给国产男孩提供自我膨胀的心理需求,毕竟买车不光拼性能,还得和隔壁老王比谁的车门更能堵自家车位。至于高度只有1480mm,这就符合“低趴即优雅”的都市迷思,看起来像豪车,上了底盘等地库,我建议官方赠送一个自带“爬墩系统”,以防刮得跟老家老母鸡似的。

然后说到动力,增程版主打“你以为我只是油老虎,其实我会充电”。搭配深蓝自产增程器,1.5L排量,功率72kW。对不起,我数学一般,但72kW和175kW两套数据一起摆着,看着怎么跟我小时候拿人民币和游戏币一起往桌上一拍似的,有点怪。其实都是套路,增程版其实是送你一瓶安慰剂,“放心,真不行我还能加油续命”。这年头,续航能力是车企评选“年度忽悠奖”主赛道,180公里纯电续航,这个测试工况官方还没说是哪种,大家有空可以用“老板办公室到停车场”的标准测一测,数据变多大取决于你信不信它是科学。

当然不要忘了,纯电版更猛,电机功率200kW。这个数字乍一看能上天,实际用途大概是你在堵车时按下加速键,别人汽油车抖三抖,你电动车发个呲声。再加一组“磷酸铁锂”电池,就像是官方帮你“测血糖”——大家都说磷酸铁锂续航扎实,循环次数多,适合用来跑滴滴,就是遇上冬天电量缩水才知道,原来电池技术和北京的暖气一样,都是看天吃饭。

说到这里,我觉得车企新车发布会更像一个大型相亲市场。厂方竭尽全力包装“内外兼修”,说得跟诗仙自荐,实际落地,就像是饭店送的赠品小吃:看着漂亮,吃完不顶饿。官方强调“央企”,恨不得在车顶装个五星标,生怕大家不知道自己正经身份。其实我们老百姓买车,想的不过是“别再堵死”、“油耗能压下来”、“充电桩别和拼多多抽奖一样少”。但车企偏偏喜欢念叨“新央企”,“自研增程器”,搞得好像买辆车还能顺带保家卫国,给经济复苏添砖加瓦。

不过也不能怪厂商吹牛毕竟每发布一款新车都要承担广大网友的表情包攻击,“又是新能源,又要智能座舱”,大家似乎都很关心AI助手是否能秒懂东家批评自己的时候,是不是可以一键“请家务阿姨为我做饭”。智能座舱这事,早已被从“能听懂开关窗户”升级成“能陪聊”。对于年轻人来说,买车已经不止是交通工具——是“移动办公室”、“能量站”。官方也心知肚明,流量为王,野蛮生长,能把技术指标说成玄学故事,能把颜色理解成生活态度。

再来说产品细节。这车外观线条,低矮流畅,活像出门就能参加《速度与激情:重庆站》。宣传图一出,网友们纷纷讨论:“哇,这尾翼真帅,可惜家里楼下限高。”有人说电动尾翼是情怀,其实更多是心理按摩:你压根不在乎性能改善多少,主要是同事看着好眼红而已。装饰件到处是“骚黄绿”,是不是呼应新能源主题不得而知,反正和隔壁老王喷的荧光刹车卡钳一样,谁能定义什么是“美式硬核”?

电池信息方面,增程的28.39千瓦时容量,跟我家老式充电宝有一拼了。厂家说明电池用自家品牌,磷酸铁锂也算老牌了。作为新能源车主,最怕两件事:第一是充电桩找不到,第二是电池冬天缩水。解释这些数据,总觉得像医生给打“保健针”,好像只要说明产地和容量,就能治愈所有车主的续航焦虑。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再牛逼的电池也敌不过南方冬天的一阵冷风,还不如仓库里多囤一副滑板。

长安深蓝L06九月亮相,增程纯电双版本,外观卡钳惹讨论-有驾

网上评论倒是热闹,发布会前就有人开始做PPT式“神预测”:价格必定打击对手、智能必定直追特斯拉、外观必定媲美兰博基尼。厂商营销团队多半希望大家争吵得越厉害越好,毕竟所有名气最终都能折算成流量,然后用流量拿去跟投资人讲故事。深蓝L06是不是“央企品质新标杆”,其实没几个消费者真在乎,他们关心的还是贷款利率和保险费,至于“自研”还是“采购”,最终优惠多少才是真正的风向标。

至于生产和电池合作方,时代长安、中创新航、重庆长安,被官方宣传成“头部势力联盟”——这就像是家里聚餐,长辈拼着给你介绍对象,“你看这家门第好,那一家名声响”。你以为买车是技术选型,其实更多是“谁家亲戚多”。电池产地和厂家名号都给你带上,好像这车跑在路上能自动接收国家电网信号,有事能找隔壁电厂帮忙加油似的。

长安深蓝L06九月亮相,增程纯电双版本,外观卡钳惹讨论-有驾

说到底,汽车圈跟饭圈没两样。区分不过是,一个帮你炒股,一个帮你炒冷饭。技术指标越来越像饭店菜单,“各色风味一应俱全”,最后老百姓吃得还是“炒水煮白菜”,外头撒点智能佐料,口感和智能座舱一样,谁能说的明白。每天发布会忙着抄作业,业内新闻天天秀新词儿,仿佛只要把“央企”、“国产”、“自研”、“环保”排列组合,就能自动生成一台新能源神车。

当然了,既然说车,也不能太较真。毕竟我们活在一个讲求仪式感的年代,买车像是自家选秀节目:颜值、性能、智能、身份一起比拼,最后大家都想要“都有但不贵”。长安这款深蓝L06标榜“首车”,带着点想用情怀换销量的意思,像极了曾经老厂商想用旧字号收割新观众。只是消费者越来越聪明,新瓶装旧酒早已喝出味道,“你央企我喝采,你自研我点赞,但最后还是想问哥们优惠几成?”

写了半天新车发布会,其实也没什么太多好羡慕。老百姓买车归根结底是图个踏实:别再动不动断电、油耗能省、省下来的钱还能多买几斤牛肉。至于外观是不是帅到飞起、卡钳是不是黄的发绿,大多数人心里都有个小算盘。所以啊,新央企也好,增程也好,纯电也好,很多就像相亲时家长介绍的“有房有车有户口”,你以为这些条件都是加分项,结果那才是进行时的标配。

到九月八号深蓝L06正式亮相时,估计评论区依然是“央企啥都好,就是钱包跟不上”,然后官方发个数据包,网友批个段子:“说好的续航王,结果出门盯着电量比抖音还费精力。”我呢,也准备好围观一下,万一真有黑科技能让我这老旧公交升级成“深蓝L06”,那也算是实现了我对未来智能生活最接地气的幻想。更何况,央企都出手了,国民钱包再不涨,咱只能靠尾翼和卡钳聊聊耳目了。

愿这个秋天大家的钞票都能撑起自己的汽车梦,哪怕只是低趴在家门口,刷着黄绿装饰,和街坊一起吐槽:央企的车,咱也能拥有,就怕买完钱包掉地上。

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