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利当年号称发动机也是进口的,按说条件不错,却为何款式老土无人问津,最终走向倒闭,中国消费者偏爱进口发动机却没给夏利机会

夏利用的是丰田发动机,这一点倒是真的。记得当年我在北京认识一个4S店的销售小哥,他还挺自豪跟我说你知道吗?夏利的发动机是从进口的丰田厂家直接那边代工过来的,正宗的日本心脏。我当时有点怀疑,毕竟夏利车看起来土得掉渣,发动机好是发动机,外形土成那样,能挣钱吗?

先说发动机,这确实是夏利给自己撑门面的招牌。那台发动机是从日本丰田那个年代轻心臟系列的,耐用、油耗还算合理。按理说,这种进口发动机已经占了供应链端的57%成本优势(我这数据是估算,源自老客户那边),理论上质量够硬。对比起同时期国产自研发动机,那可真是好上不少。

夏利当年号称发动机也是进口的,按说条件不错,却为何款式老土无人问津,最终走向倒闭,中国消费者偏爱进口发动机却没给夏利机会-有驾

但是,夏利的研发和供应链逻辑说实话很难算完美。那发动机虽然进口,但车身框架、内饰、车漆、防腐体系全部是老土的国产标准。很多零部件供应商是散户小厂,生产不稳定,还爱掉链子。我打个比喻,发动机换了顶级厨师,菜的味道还不错,但厨房刹那间停电,菜就做不下去了,客户自然感受不到好厨师的价值。

再说设计款式,我在老相册里翻到1998年夏利发布会的照片,整车造型用现在眼光瞅,简直就像是一张没怎么动过的老身份证——直来直去的方方正正,缺个设计感和时代感。那时候别的合资车,比如桑塔纳、捷达,还有后来起步的飞度等,都开始走时尚化路线。消费者买车,骨子里已经不满足能用两个字,开始有了审美需求。夏利没跟上这条主线,只靠发动机还真不够。

夏利当年号称发动机也是进口的,按说条件不错,却为何款式老土无人问津,最终走向倒闭,中国消费者偏爱进口发动机却没给夏利机会-有驾

人的心理其实很复杂。消费者买车不是只买发动机,就算发动机是宝贝,外形和驾乘感差,没人掏钱。2010年我朋友小李也打算买车,他中意夏利性价比高,发动机耐用,可老婆一句这车长得丑,开出去没面子,让他直接放弃。现实就是这样,无数车主的口碑细节让我明白,光有进口发动机撑不起全车的面子。

还有一点,夏利的渠道特别有限。当年这车主要在北方小城市卖,南方、沿海大城市几乎没有布局,那价格区间(约4-6万元,体感)放在那里,也被其他国产合资抢了风头。而且销售支持和售后服务没跟上,很多4S店反而感到头疼,客户投诉发动机以外的问题太多。销售员最怕没人愿意介绍夏利车,这样下去,销量只会越来越差。

我这话写到这里,开头说发动机好,不能全信。实际上发动机进口只解决了零部件质量层面的问题,但夏利其他基础的汽车工程技术比如悬挂设计、油路电路、甚至车内噪音控制,都用的那些年代的东西,远不如同价位合资车型的实操体验。你能放心开吗?

夏利当年号称发动机也是进口的,按说条件不错,却为何款式老土无人问津,最终走向倒闭,中国消费者偏爱进口发动机却没给夏利机会-有驾

试想一下,你花了5万块买了车,发动机好也得跑起来颠簸,换挡油门反应慢,车内噪声大,出门走亲戚还被说这啥破车,愿意吗?没人愿意。就算那台发动机消耗油量比合资车低10%,但你一天的使用感受可能减分更多。

供应链上还有隐秘的博弈。夏利拿丰田发动机虽是大单,但每个零部件的供应商彼此咬价,丰田提供的发动机整件进口量不可能无限大,进口车起订量和价格压缩空间有限,加上夏利销量本来就在滑坡,零部件单价自然上去。小工厂维护车身和内饰反倒成了货源最稳定的链条。这个冷热不均的供应链吃相,每次维修店都能吐槽这车维修难找件,各地价格差距大,买后维护成本不可忽视。

对比换成对手,比如同一价位的吉利老款帝豪或者比亚迪F3,虽然发动机是国产自己研发的,但设计和供应链整合能力强,4S店覆盖全国内地,维修保养方便,就算车机智能没进口发动机帅,也更实用。这就是更实操的胜负。

夏利当年号称发动机也是进口的,按说条件不错,却为何款式老土无人问津,最终走向倒闭,中国消费者偏爱进口发动机却没给夏利机会-有驾

对了,刚才我翻了下笔记,2012年夏利倒闭前的估计年销量不超过10万辆,这数据虽然少,但体现其市场没温度。没温度是啥感觉?就像你点了盘好厨师做的菜,结果厨房系统老掉链子,送菜慢,环境差,反正心情全搭飞了,对不对?

其实夏利背后还有一层复杂的政策因素,这里不深讲(这段先按下不表)。倒是一个很简单的推测:可能是它发动机是进口的,成本比国产发动机高,再配上其他零部件成本不中立,导致整体价格不占优势,消费者自然挑三拣四了。市场偏好进口发动机是事实,但这喜好只会加码给看起来整体靠谱的车,而不是光发动机好,其他都一般的皮包车。

夏利当年号称发动机也是进口的,按说条件不错,却为何款式老土无人问津,最终走向倒闭,中国消费者偏爱进口发动机却没给夏利机会-有驾

说白了,消费升级是多维度的,不是靠一个好的发动机就能撑场面。我会和你聊个问题:假如有一天,一个新品牌进口发动机匹配顶级配置和设计,能唤起消费者那份情怀吗?还是买单的依旧是综合实力?你猜呢?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