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12万买到128线激光雷达的车主们,半年后竟然发现零跑在下这样一盘棋
120公里时速,右前轮突然爆胎,方向盘猛地一抖。这要是以前,基本就是握紧方向盘听天由命了。但这次不一样,零跑B01的爆胎稳定控制系统在0.1秒内就接管了车辆,左前轮轻微制动,发动机扭矩瞬间降低,车子居然还能稳稳地直线行驶。这一刻我才明白,12万块钱买的可能不只是一台车,而是一种全新的驾驶哲学。
前阵子去4S店,销售小王神秘兮兮地拉着我说:“大哥,你知道吗?现在12万不到就能买到激光雷达的车。”我当时就乐了,心想这小子又要忽悠我。结果走到零跑B10面前,车顶那个黑色的禾赛128线激光雷达,确实在那儿老老实实待着。
这玩意儿以前可都是BBA三四十万车型的专利。300米探测距离,140°广角,配合11个摄像头组成360°感知网络。说实话,刚开始我觉得这就是个噱头,毕竟成本摆在那里。
但真正上路试了试,发现这套系统还真有两把刷子。高速上跟车变道,遇到慢车自动减速,上下匝道时转向也挺平稳。当然,我这人谨慎,手还是放在方向盘上的,但确实比之前开过的一些二十万级别车型要靠谱。
提到零跑,就不得不说它的800V快充技术。
以前电动车充电就是个麻烦事,特别跑长途,服务区一耗就是一两个小时。这次试驾C10,30%到80%的电量,我就在服务区买了杯咖啡、上了趟厕所,16分钟就充好了。这效率,可能比加油还快。
605公里的CLTC续航,实际城市通勤能达到97%的达成率,高速跑110也能有83%。关键是冬天表现不错,零下10度续航保持率还能有85%,这在北方用车确实是个加分项。
不过最让我意外的,还是零跑B01这个小车的空间表现。
车身看着不大,轴距2735mm,但坐进去感觉挺宽敞。后排坐个1米8的大个子,腿部空间居然还有两拳多。这得益于CTC2.0 Plus电池底盘一体化设计,86%的得房率确实不是盖的。
储物空间的设计也挺用心。460L的后备箱,下面还有70L的下沉式储物格,放4个24寸行李箱没问题。手套箱里还专门设计了个小挂钩,买菜回来袋子一挂,省得东西撒一车。这种细节能看出设计师确实在考虑用户的实际使用场景。
说到空间,零跑C16的六座布局倒是解决了不少家庭用车的痛点。
第三排坐个178cm的成年人,腿部空间还能有两拳,这在同级别车型里算是不错的表现了。全景天幕配合12扬声器7.1声道音响,长途旅行的舒适性确实上了个台阶。
特别是那个AQS空气质量管理系统,实时监测车外空气质量,PM2.5过滤效率能达到95%以上。座椅面料通过OEKO-TEX认证,达到婴儿可啃咬级别,家里有小孩的应该会比较在意这些。
从技术路线来看,零跑走的是全域自研这条路。
别的厂家都在找供应商合作,零跑偏偏要自己干。除了电芯和内外饰,整车65%成本的核心部件都是自研自造。7合1智能油冷电驱、“四域合一”中央域控,听起来挺唬人的。
这种做法的好处是成本可控,技术协同性强。B10百公里加速6.8秒,C10能跑到5.9秒,动力响应确实挺直接的。但风险也不小,每个领域都要做到行业领先,难度可想而知。
不过从财务数据来看,零跑2024年提前一年实现单季度净利润转正,2025年3月单月交付37095辆,同比增长154%,超过了小鹏和理想。这说明这条路至少在商业上是走得通的。
智能座舱这块儿,零跑也下了不少功夫。
高通骁龙8295P加8650的双芯配置,30TOPS+200TOPS的算力组合,支持DeepSeek和通义千问双AI大模型。语音交互能做到60秒连续对话,还支持粤语、四川话等方言识别。
你说“我有点冷”,系统会自动调高温度并切换至脚部吹风;说“我想看星星”,全景天幕会调暗并播放星空投影。这种交互体验,确实比传统的按键操作要自然一些。
安全配置上,零跑的投入看得出来是下了血本的。
C10采用九横九纵笼式车身结构,42500N·m/deg的扭转刚度,2000MPa热成型钢占比21.8%。前防撞梁用的是1500MPa热成型钢,理论上能抵御50km/h的正面碰撞。
电池包的CTC2.0 Plus设计,通过了23项严苛安全测试,包括针刺、挤压、浸泡等,承诺48小时不起火、不爆炸。对首任非营运车主还提供电池终身免费质保,这个承诺还是挺有分量的。
从全球化布局来看,零跑的野心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大。
作为Stellantis集团的全球战略伙伴,零跑B10将在西班牙工厂实现本地化生产,借助Stellantis在欧洲6000多个销售网点快速进入主流市场。同时跟一汽的合作,也在推进不同地区的本地化适配。
这种“全球车型,本地适配”的策略,既发挥了零跑在三电系统、智能座舱等领域的技术优势,又能借助合作伙伴的本地化资源。从长远来看,这可能是零跑真正的杀手锏。
回到最初的问题,12万买激光雷达到底值不值?
从配置表面上看,这个性价比确实挺突出的。但我们也要理性看待,价格低未必意味着成本低,也可能是厂家在用其他方式补贴。长期来看,一个品牌能否持续提供这种性价比,还要看它的商业模式是否可持续。
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零跑正在改变这个行业的一些既有规则。以前大家默认好配置得加钱,高阶功能得买顶配,但零跑偏偏反其道而行之。这种做法对消费者来说当然是好事,但对整个行业可能会带来不小的冲击。
至于能改变到什么程度,咱们拉长时间线看就知道了。毕竟造车这事儿,真正的考验还在后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