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零点,今年第二次油价上调落地。92号汽油每升涨0.23元,全国多地挂牌价重回8元区间。网约车司机老陈在群里甩出一张调价截图:每公里运价从1.8元调到2.1元,“再不涨,油钱就要吃掉一半流水”。
凌晨两点,他把新价表同步到平台,系统立刻弹出提示:调价后首单减少8%。乘客端,3公里以内订单溢价1.5元,5公里以上订单溢价3元。一位刚下夜班的女孩看着预估车费从18元跳到22元,转身进了地铁站:“打车不如坐地铁。”
成本账在司机群里刷屏:
• 92号汽油8.05元/升,加满一箱多花11元;
• 每天跑300公里,油费从320元涨到350元;
• 平台抽成25%,调价后每单净收入仅增加0.5元。
“跑一趟等于给加油站打工”成为高频吐槽。
地铁客流立竿见影。上海地铁官微公布:早高峰2号线客流同比增长12%,部分站点启动限流。北京地铁4号线车厢广播循环播放:“油价上涨,地铁更省钱。”
连锁反应迅速传导:
• 顺风车平台“顺路单”暴增40%,车主主动降价抢客;
• 加油站便利店矿泉水销量上涨30%,司机排队买水时顺手囤饮料;
• 二手车市场,纯电车型询价量一日上涨20%,销售笑称“油价是最好的推销员”。
城市出行格局一夜改写:出租车空驶率上升,地铁限流延长,顺风车降价抢客。8元的油价像一根杠杆,把司机、乘客、地铁、加油站一起撬动。下一次涨价窗口在9月初,留给人们的缓冲期只剩不到20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