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市竞争激烈,MPV品牌入局,专注细分市场

中国汽车市场到底还有没有机会?

大家都知道,这几年汽车行业是真卷得厉害,各种品牌你方唱罢我登场,价格战打得眼花缭乱,新能源车一下子成了主流,再加上合资、传统车企、新势力、跨界选手,谁都想来分一杯羹。

这么一来,很多人就觉得这市场已经快饱和了,再进一个新玩家是不是太冒险了?

但我想说,中国的汽车市场从来不缺奇迹,只要能找到自己的路,机会还是有的。

车市竞争激烈,MPV品牌入局,专注细分市场-有驾

这不,最近出来个叫锐胜的新品牌,搞了个全球第一个只做MPV的汽车品牌,看起来就是要把所有资源都砸在这一个细分领域。

你说现在大家都卷SUV、卷轿车,MPV一直都被当配角,锐胜却偏偏只盯着它,确实让人眼前一亮。

其实仔细想想,MPV这个细分市场还真有空间。

你看过去几年,家用车、SUV销量爆炸,新能源车一路猛冲,大家好像都忽略了MPV。

可是你想啊,咱们中国这么大,14亿人口,消费需求那是层层叠叠,什么样的人都有,光靠SUV和轿车肯定不够。

我平时观察身边那点事,发现有不少人其实很需要MPV这种车型。

比如说,做点小生意的,拉点货、跑跑业务,SUV空间不够用,轿车拉不了东西,MPV正合适。

车市竞争激烈,MPV品牌入局,专注细分市场-有驾

再说现在国家鼓励生育,多孩家庭多起来了,你让一家五六口人出去玩,轿车挤不下,SUV也不舒服,MPV一下子全搞定。

还有些中小企业,平时要接待客户或者公司聚会,MPV既能当商务车又能满足日常需求。

所以我觉得,MPV的真实需求其实被低估了,这里面肯定还有不少机会。

现在的MPV市场其实有点怪。

高端的什么GL8、腾势D9,动不动就三十多万,普通人根本买不起。

低端的便宜MPV,确实也有,但是品质感和配置都跟不上,家里用不舒服,开出去也没面子。

中间价位的12-25万,反而是个空档。

这就给锐胜腾出了个切口,专门瞄准这个段位,把产品做得实用、价格合适、配置到位,这不就抓住了真正的用户痛点嘛。

车市竞争激烈,MPV品牌入局,专注细分市场-有驾

其实这几年车企都在拼技术,什么激光雷达、自动驾驶、各种智能化,搞得很热闹,但说实话,老百姓买车还是看能不能用、能不能养、开着舒不舒服。

你让我选,我肯定是实用第一,花的钱要对得起得到的东西。

锐胜这次玩得很务实,专注在“实干家”这个用户群体,定位就是把最实用的MPV带给最需要的人。

这种思路其实挺好,比光喊口号强多了。

锐胜的团队做了市场调研,发现MPV在12-25万这个价格区间需求非常旺盛,但市场产品供给又跟不上。

他们说,MPV甚至有机会抢SUV的份额,这话一点不夸张。

你想,每个用户的需求其实都很分散,关键是能不能真正理解他们的痛点。

锐胜这回把所有资源都押在MPV上,不做SUV、不碰轿车,研发、生产、渠道全都围着MPV转,表面看是冒险,其实是精准定位。

车市竞争激烈,MPV品牌入局,专注细分市场-有驾

专注就是优势,别人啥都做但啥都不精,你只做一个,肯定比别人懂这个领域。

他们团队还特别强调“务实”,不搞那些花里胡哨的配置,不盲目追求高端,只把钱花在用户真需要的地方。

比如锐胜M8这个车,三排都是商务舱体验,不是说说而已,是轴距加长,座椅角度调得更舒服,第三排不再是小凳子,大人坐着也舒服。

还有动力配置,增程、纯电、CNG三种选择,分别解决不同用户的需求。

个体户用CNG省钱,家庭用纯电方便,长途出行用增程解决续航焦虑。

这种做法其实就是把每个用户群体的需求都照顾到了。

锐胜的经销商体系也有点意思,一省一个代理,避免了内卷,让利给用户,经销商能赚到钱也能专心搞服务,不用天天打价格战。

这种模式能够形成品牌、经销商、用户三方共赢的闭环,不是赚快钱,是想做长远。

车市竞争激烈,MPV品牌入局,专注细分市场-有驾

这才是真正的长期主义,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见效,但能够让市场慢慢认可。

从产品本身讲,锐胜M8主打四个卖点:空间大、舒适性高、动力选择多、安全配置好。

空间方面,身体大的成年人三排都能坐下,后备箱既能拉货又能载人,解决了很多家庭和个体户的实际问题。

舒适性上座椅填充、靠背调节都做了优化,全车静音,有高端音响,长途开着也不累,出去接待客户有面子,带孩子出门也放心。

动力方面同级罕见的全能源矩阵,安全配置上,地平线L2辅助驾驶和同级少有的8155芯片,全都给你安排上。

再加上定价在主流区间,真的是把用户未被满足的需求都抓住了。

锐胜还特别强调用户跟经销商的共鸣,用户买车不为溢价买单,只为实用付费,经销商也能专心服务,不用天天卷价格。

车市竞争激烈,MPV品牌入局,专注细分市场-有驾

品牌定位就很接地气,瞄准的就是实干家,既懂得挣钱也知道省钱,花钱花在刀刃上,买车用车都要实用为王。

其实我一直觉得,中国汽车市场奇迹从来不是凭空出现的,谁能抓住用户未被满足的需求,谁就能杀出一条路。

这几年新势力靠电动车突围,极氪靠性能电车立足,理想抓住家庭SUV需求,现在锐胜又专注MPV。

这些成功的案例本质上都是把细分用户研究透了,然后在别人没注意到的地方找到了切入点。

当然,锐胜也不是没有挑战。

现在品牌知名度还不够高,市场宣传还要加强,还有就是要让“只做MPV”这个概念深入人心。

毕竟现在大家都追求多样化,锐胜只做一个品类,短期看可能会被质疑,但长期坚持下来,只要把产品和服务做到极致,市场一定会慢慢认可。

这让我想起一句老话,红海市场里,专注才是最锋利的刀。

车市竞争激烈,MPV品牌入局,专注细分市场-有驾

当你看到别人都在卷价格、卷配置,其实大家都走到同质化的死胡同了。

这时候不如换个思路,卷细分、卷需求,把用户的痛点解决到位,才是新的出路。

中国市场够大,什么级别都有自己的用户,只要你能琢磨透他们的真实需求,就能在别人的夹缝里活得不错。

锐胜的定位其实给新玩家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不是啥都抓,啥都想干,而是选一个最懂的领域,死磕到底。

这就像有人炒股喜欢满仓乱买,有的人就专注一只股票,反而能赚得更多。

车市也是一样,大而全的布局很容易迷失方向,小而精的专注更容易做出特色。

说到底,汽车消费是个特别实际的事,买车就是为了用,谁能让用户得到实惠,谁就有机会。

现在大家的消费观念都变了,不再追求高大上,讲究性价比、讲究实用才是主流。

车市竞争激烈,MPV品牌入局,专注细分市场-有驾

锐胜这回完全踩中了这个节奏,定位“中国品质MPV实干家”,不玩虚头巴脑,就是踏踏实实做产品,把车卖给真正需要的人。

我觉得未来的中国车市,会越来越强调细分市场的价值,各种新的品牌、新的定位,只要有自己的特色,就能活下来。

锐胜专注MPV是个很好的尝试,当然要面临很多考验,但只要坚持长期主义,不断打磨产品,做好服务,慢慢积累用户口碑,肯定能杀出重围。

现在不少车企看着市场难做,天天打价格战,其实这是饮鸩止渴,伤害了自己也伤害了行业。

与其互相压价,不如像锐胜一样找准自己的位置,把细分领域做到极致。

中国市场不缺细分机会,缺的是真正懂用户的品牌。

只要肯沉下心来做实事,不被短期利益诱惑,奇迹还是会发生。

最后,我想说,锐胜的尝试是一个信号,专注和务实才是新玩家的生存法则。

未来的汽车市场,拼的不再是谁更便宜,而是谁更懂用户、谁更能解决问题。

只有沉下来、扎进去,才能开辟属于自己的蓝海。

希望锐胜能走得更远,也希望中国车市能涌现更多真正解决用户需求的实干家,把市场做得更健康、更有活力。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