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自吸发动机耐用,涡为何不行,原因大揭秘

在很多准备买车的朋友圈子里,总有一个话题能引起大家的讨论,那就是大众汽车的发动机,到底是选自然吸气的还是涡轮增压的。

很多人都听说,自然吸气的发动机特别耐用,开很多年都不容易出问题,就像个任劳任怨的老黄牛。

而涡轮增压的发动机虽然开起来有劲,但好像比较娇气,后期麻烦事儿不少。

大众自吸发动机耐用,涡为何不行,原因大揭秘-有驾

这两种发动机到底差在哪,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口碑差异,这背后其实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设计思路和用车体验。

咱们先从最基础的构造说起,这就好比一个是结构简单的扳手,另一个是功能复杂的瑞士军刀。

大众的自然吸气发动机,比如现在朗逸上还在用的那台1.5L发动机,它的内部结构就非常纯粹。

空气是靠活塞往下运动时自然吸进气缸的,没有那些额外的增压设备。

你打开发动机盖,看不到涡轮增压器、中冷器这些复杂的管路和零件,整个机舱显得很清爽。

零件少了,出故障的概率自然就低。

这就像家里用的老式电器,功能单一,但往往最耐用。

有维修师傅拆解过一台跑了十几万公里的这种发动机,发现里面的活塞环磨损非常轻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很多开出租车的师傅,他们的车一天到晚都在路上跑,几十万公里发动机都不需要大修,靠的就是这种简单可靠的结构。

正因为简单,所以修起来也便宜,换个密封垫可能几百块钱就解决了,保养用普通的半合成机油就行,费用不高,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这就是实实在在的省心省钱。

再来看涡轮增压发动机,比如用在速腾或者迈腾上的1.4T或2.0T发动机,它就是那个“瑞士军刀”。

它的核心多了一个涡轮增压器,这个东西可以看作一个高效率的鼓风机,能把更多的空气硬塞进气缸里,这样就能燃烧更多的汽油,爆发出更强的动力。

所以涡轮车开起来感觉劲头很足,尤其是在超车或者上坡的时候,那种动力随叫随到的感觉是自然吸气发动机给不了的。

为了配合这种强大的动力,涡轮发动机还用上了很多先进技术,比如高压燃油直喷,能让汽油雾化得更好,燃烧更充分,在提升动力的同时也兼顾了燃油经济性。

但是,这种复杂和高效是有代价的。

大众自吸发动机耐用,涡为何不行,原因大揭秘-有驾

这个代价首先就体现在它的工作环境上。

涡轮增压器在工作时,转速能达到每分钟十几万甚至二十万转,排气侧的温度能高达近千摄氏度。

你可以想象一下,一个零件在如此高的温度和转速下持续工作,对材料和润滑的要求有多高。

这就好比让一个人一直在高强度的环境下进行百米冲刺,对身体的损耗肯定比悠闲散步要大得多。

因此,涡輪增壓器本身就是一个消耗品,它内部的轴承和密封件会随着时间和里程的增加而磨损。

如果平时用的机油品质不好,或者没有按时保养,这个昂贵的零件很可能在七八万公里后就提前下岗,更换一个的费用动辄上万,这对车主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此外,高温高压的工作环境对机油的要求也极为苛刻,必须使用全合成机油才能提供足够的润滑和保护,保养成本自然也就水涨船高,保养周期也相对更短。

除了涡轮本身,它带来的其他问题也不少。

比如积碳,特别是缸内直喷技术的普及,虽然提高了燃油效率,但汽油不经过进气门,导致进气门背面无法被汽油冲刷干净,时间长了就容易形成厚厚的积碳,影响发动机的进气效率,导致动力下降、油耗增加。

清理积碳又是一笔不菲的费用。

还有就是大家常说的“烧机油”问题,虽然大众在新一代的发动机上通过改进活塞环设计等方式已经大大改善了这个问题,但在一些拥堵的城市路况下,走走停停,发动机长时间处于低速高负荷运转,机油消耗量还是会比自然吸气发动机偏高一些。

这些问题叠加在一起,就让涡轮增压发动机在很多人心中留下了“娇贵”、“难伺候”的印象。

从技术发展的角度看,这两种发动机也代表了两种不同的路径。

自然吸气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经过了几十年的市场检验,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缺陷,厂家早就摸得一清二楚,并在不断的改款中进行了优化和完善。

它的技术非常稳定,没有太多复杂的电子控制单元,可靠性有保障,就像一个经验丰富、做事稳重的老工匠。

而涡轮增压技术则一直在快速迭代和进化,厂家为了应对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和消费者对动力的追求,不断在涡轮增压发动机上应用最新的技术,比如可变截面涡轮、混合喷射、轻混系统等等。

大众自吸发动机耐用,涡为何不行,原因大揭秘-有驾

这些新技术确实带来了更好的性能和更低的油耗,但新技术也意味着需要更长的时间来验证其长期可靠性,潜在的故障风险相对更高一些,就像一个充满活力但有时会犯错的年轻人。

最后,我们把目光放到实际的用车场景中,会发现这两种发动机还存在“水土不服”的情况。

在中国这样幅员辽阔的国家,南北方的气候和路况差异巨大。

在北方寒冷的冬天,自然吸气发动机的优势就比较明显。

它的结构简单,对低温不那么敏感,启动更顺畅。

而一些涡轮增压车型匹配的双离合变速箱,在极低温度下可能会出现换挡顿挫感加剧的情况。

另外,北方冬天会撒融雪剂,对车辆底盘的腐蚀很严重,一些说法认为,定位更经济实用的自然吸气车型在底盘防锈处理上反而做得更扎实。

然而,到了南方地区,情况可能就反过来了。

南方多雨潮湿,对车辆的电子系统是个考验,技术更新的涡轮增压车型往往在电子元件的防潮处理上做得更好。

更重要的是,南方多山地丘陵,对车辆的动力要求更高,涡轮增压发动机在低转速就能爆发出强大的扭矩,爬坡时显得从容不迫,驾驶体验更好。

如果开一台小排量自然吸气车去跑山路,往往需要把发动机转速拉得很高,不仅噪音大,还会感觉力不从心。

所以说,大众的自然吸气发动机和涡轮增压发动机并没有绝对的谁好谁坏,它们的耐用性差异,本质上是设计理念、成本和性能取向不同所导致的结果。

自然吸气发动机追求的是极致的可靠、稳定和低成本,它放弃了极致的动力,换来的是长久的省心和陪伴。

而涡轮增压发动机则是在追求更强的动力和更高的效率,它用更复杂的结构和更高的维护成本,为驾驶者带来了更好的动态体验。

作为普通消费者,在选择时,不必过分纠结于“谁更耐用”这个单一的问题,而应该更多地从自己的实际需求出发去考虑:你的主要用车环境是拥堵的市区还是开阔的郊野?

你更看重长期的经济性还是眼前的驾驶乐趣?

你的预算是希望一步到位,还是能接受后期可能出现的维修费用?

想清楚了这些问题,答案自然就清晰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