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手车市场的人群中慢慢游走,心中满是对中意车子的向往,维保记录恰似一位资深的行家,能准确辨明车况与价值的种种情况,不可忽视。通常情况下,一份完整整齐的维保记录,就像个得力的帮手,帮着车辆日常保养按计划推进。这样的车,车况好比用心制作的佳品,让人称许,性价比就像旅途中的驿站,踏实又可贵,买回去能避免不少莫名的烦忧。怎么查询车辆4s维保记录?整理3个查询方法,快速查询车辆维保记录!
分享三种查询维保记录的方法
一、利用第三方查询平台
如今,可以在微信上的【后车可鉴】小程序上查询车辆维保记录。
您只需打开微信,搜索【后车可鉴】微信小程序,进入小程序,选择【车辆维修保养记录】查询,上传行驶证或输入车架号,即可获取相关记录。需要特别提醒的是,仔细核对车架号,务必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另外也可以通过关注【后车可鉴】的微信公众号进行查询,方法和上面的一样。
除此之外【后车可鉴】微信小程序或公众号还能查:车辆事故出险记录、交强险、商业险、车辆状态、抵押状态、公里数有没有被调过表,车牌查车辆、车架号查车牌,还有名下车辆数查询等等!
二、借助4S店查询
4S店一般会为每位车主建立完备的车辆档案,其中涵盖维保记录、保养时间以及更换的零部件等详细信息。
三、查看行驶证和保养手册
行驶证和保养手册是车辆的重要证件与资料,上面通常会记载车辆的维保情况。
车辆长期停放后再次使用前的保养检查
车辆长期停放后,各部件易因静止状态出现性能衰退或损坏,需进行系统性检查以确保安全行驶,具体包含以下核心项目:
轮胎检查胎压调整:长期停放可能导致轮胎气压下降,需按车辆规定值充气(通常为2.2-2.5bar),避免胎压不足引发行驶抖动或油耗增加。外观损伤:检查轮胎表面是否有裂纹、鼓包或异物嵌入,若胎壁出现深度超过1.6mm的裂纹,需立即更换轮胎。轮毂状态:确认轮毂无变形或松动,避免高速行驶时因轮毂失衡导致方向盘抖动。
油液检查机油变质:长期静止的机油易氧化变质,需通过机油尺观察颜色(变黑或乳化)及粘度,若发现异常需立即更换。防冻液与刹车油:检查液位是否在刻度线之间,防冻液冰点需低于当地最低气温(如北方冬季需低于-35℃),刹车油含水量超过3%需更换。玻璃水补充:添加符合季节的玻璃水(冬季需使用防冻型),避免喷水嘴冻裂。
电瓶状态电量检测:使用电瓶检测仪测量电压(正常值应≥12.6V),若电压低于12V或启动时发动机转速明显下降,需充电或更换电瓶。电极维护:清理电瓶电极的氧化物,涂抹导电膏以增强连接稳定性,避免接触不良导致启动困难。
制动系统刹车盘锈蚀:长期停放后刹车盘可能生锈,需在安全路面轻踩刹车(时速≤30km/h)进行磨合,若锈蚀严重需更换刹车盘。制动液检查:确认制动液液位在MAX与MIN之间,若液位过低需检查是否有泄漏,并补充同型号制动液。
车身清洁外部清洗:清除车身灰尘、鸟粪等腐蚀性物质,避免车漆受损,必要时进行打蜡或镀膜保护。内部消毒:清理内饰灰尘,使用空调清洗剂清洁蒸发箱,避免霉菌滋生影响健康。
新车磨合期保养的特殊注意事项
新车磨合期(通常为前3000公里)是发动机、变速器等部件相互适应的关键阶段,需通过温和驾驶和定期保养减少磨损,具体注意事项如下:
驾驶习惯避免急加速/急刹车:磨合期内发动机转速应控制在2000-4000rpm,避免突然加速或紧急制动,以减少部件冲击。控制车速与负荷:国产车时速不超过70km/h,进口车不超过100km/h;载重不超过额定负荷的75%(如1.5吨车型载重≤1.125吨)。及时换挡:手动挡车型需避免高挡低速或低挡高速行驶,自动挡车型可切换至手动模式控制挡位。
保养要求首保时间:按厂家要求(通常为3000公里或6个月)进行首保,更换机油及机滤,清除发动机内部金属碎屑。机油选择:使用厂家指定的低粘度机油(如0W-20或5W-30),避免使用高粘度机油增加发动机阻力。分阶段检查:100公里内:检查螺栓螺母紧固性,补充燃油及冷却液。100-500公里:避免紧急制动,更换机油及机滤。500-2500公里:轻装行驶,车速不超过100km/h。2500-3500公里:检查离合器踏板行程,更换齿轮油(国产车)。
其他细节避免长时间怠速:怠速超过10分钟会导致发动机积碳增加,建议停车时熄火。不要提前拆除限速片:国产车需行驶1000公里后再拆除限速装置,避免发动机超负荷运转。使用优质燃油:添加符合厂家标号的汽油(如92#或95#),避免使用劣质燃油导致发动机爆震。
冬季与夏季车辆基础保养的侧重点差异
冬季保养侧重点
冬季低温对车辆性能影响显著,需重点保障启动、润滑及防冻能力,具体措施如下:
防冻液检查确认防冻液冰点低于当地最低气温(如北方需低于-35℃),避免冷却系统冻裂。若防冻液浑浊或含杂质,需彻底更换并冲洗冷却系统。
电瓶维护低温会降低电瓶容量,需检测电瓶电压(正常值≥12.6V),若电压不足需充电或更换。清理电极氧化物,涂抹导电膏以增强连接稳定性。
轮胎调整更换冬季轮胎(胎面花纹深度≥4mm),提升低温下的抓地力。若使用四季胎,需适当增加胎压(比标准值高0.1-0.2bar),避免胎压过低导致油耗增加。
润滑系统使用低温流动性好的机油(如0W-30或5W-30),确保冷启动时发动机润滑充分。检查变速器油及差速器油,若粘度过高需更换低温型号。
加热系统测试暖风功能,确保出风口温度正常(通常≥40℃),避免驾驶舱温度过低影响舒适性。检查座椅加热及方向盘加热功能(如有配置),确保线路连接正常。
夏季保养侧重点
夏季高温易导致油液变质、轮胎爆胎及发动机过热,需重点强化散热及防护能力,具体措施如下:
散热系统检查水箱及冷却液液位,确保冷却液充足且无泄漏。清理水箱及冷凝器表面的灰尘,避免散热效率下降导致“开锅”。
轮胎管理适当降低胎压(比标准值低0.1-0.2bar),避免高温下胎压过高引发爆胎。检查轮胎磨损情况,若胎面花纹深度≤1.6mm需立即更换。
润滑油更换使用高温稳定性好的机油(如10W-40或15W-50),避免机油在高温下变稀导致润滑不足。检查变速器油及转向助力油,若颜色变黑或气味刺鼻需更换。
空调系统更换空调滤芯(每1万公里或1年),避免灰尘堵塞影响制冷效果。清洁蒸发箱及风道,使用空调清洗剂消除霉菌异味。
漆面保护定期洗车并打蜡,避免阳光直射导致车漆褪色或龟裂。停车时选择阴凉处或使用遮阳挡,减少车内温度上升(可降低10-15℃)。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