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款宝马 M 1000 R 竞赛版:碳纤维、空气动力学和个性的包裹下超级摩托车性能非凡

路试 | 2025 款宝马 M 1000 R 竞赛版

碳纤维、空气动力学和个性的包裹下,超级摩托车性能非凡。这就是宝马M部门在裸车上放飞自我的成果。

裸车诞生的初衷是满足街头骑行者对超级摩托车性能的追求,但又不想追求全整流罩和赛道人体工程学的追求。因此,裸车的传统配置通常略低于其更高端的兄弟车型。峰值功率更低,悬挂更软,车身更直立——据说,这是为了满足现实世界的需求而打造的。

2025 款宝马 M 1000 R 竞赛版:碳纤维、空气动力学和个性的包裹下超级摩托车性能非凡-有驾

然后,某个地方的某个人喊道“如果我们不这样做呢?”,超级裸车就此诞生——像杜卡迪的 Streetfighter V4、KTM 的 Super Duke 1390 和 MV Agusta 的 Brutale 1000 RR 这样的疯狂机器。但直到最近,宝马才开始全力以赴。当慕尼黑终于把他们著名的 M 品牌从汽车界带到我们这些两轮车爱好者面前时,一切都改变了。这里的“M”代表着赛车运动,当你把蓝、紫、红三色的徽章贴在一辆标准的宝马上,比如说 3 系轿车,你基本上把马力翻倍,最终得到一辆想要摧毁北环赛道而不是载着乘客在柏林四处转悠的车。

2025 款宝马 M 1000 R 竞赛版:碳纤维、空气动力学和个性的包裹下超级摩托车性能非凡-有驾

那么,当你挥动M部门的魔杖,将S 1000 R这样一台已经炙手可热的机器投入使用时,会发生什么呢?你可以想象慕尼黑的工程师们一边搓着手,一边兴高采烈地筹划着他们能做出什么样的疯狂举动。

“弗里茨,如果我们把 RR 引擎放到 R 底盘上会怎么样……”

“不行,汉斯!光着身子的摩托车,根本不需要那种动力!”

“太晚了,弗里茨!我已经获得董事会批准了!”

大概会引发狂笑吧。

2025 款宝马 M 1000 R 竞赛版:碳纤维、空气动力学和个性的包裹下超级摩托车性能非凡-有驾

因为这正是宝马所做的。M 1000 R 搭载了 S 1000 RR 的全功率超级摩托车发动机,以及通常只有 WorldSBK 赛车场才配备的赛车级零部件。

2025 款宝马 M 1000 R 竞赛版:碳纤维、空气动力学和个性的包裹下超级摩托车性能非凡-有驾

然而,所有这些强劲的性能都是有代价的。M 1000 R 的售价为 36,274 美元,而这个版本还配备了“Competition”附加组件,价格高达 42,590 美元。这个价格可能看起来很高,但如果你想拥有尖端的电子设备、独特的材质、强劲的超级摩托车发动机以及世界一流的德国工程技术,那么它的价格就是如此。考虑到它那堪比保时捷、法拉利或兰博基尼的功率重量比,你甚至可以说它物超所值。

2025 款宝马 M 1000 R 竞赛版:碳纤维、空气动力学和个性的包裹下超级摩托车性能非凡-有驾

您实际上得到了什么?

嗯,确实不少。不过,我们先从2025款的变化说起。除了明显的造型升级——双LED大灯外,新款MR还配备了58°快速油门(之前为72°)、改进的DTC和Race ABS Pro,以及更大的气动小翼——据说在220公里/小时的速度下可提供超过10.8公斤的下压力。

2025 款宝马 M 1000 R 竞赛版:碳纤维、空气动力学和个性的包裹下超级摩托车性能非凡-有驾

最引人瞩目的依然是那台排量惊人的999cc直列四缸发动机,它搭载了宝马专利的ShiftCam可变进气门正时系统,将S 1000 R的121千瓦(162马力)/11,000rpm提升至154千瓦(206.5马力)/13,750rpm,最高转速达到一级方程式赛车级别的14,600rpm。ShiftCam技术的魅力在于,尽管发动机转速过高,但扭矩和中段动力输出却丝毫未减,113牛·米的峰值扭矩几乎与S车型相同。

2025 款宝马 M 1000 R 竞赛版:碳纤维、空气动力学和个性的包裹下超级摩托车性能非凡-有驾

发动机功率的提升与制动系统的增强相得益彰,采用内部开发的亮蓝色径向“M”卡钳,前部啮合 300 毫米制动盘,后部啮合 220 毫米制动盘。

悬架系统由宝马的电子控制动态阻尼控制 (DDC) 系统负责。该系统仅需 10 毫秒即可根据路面和车辆动态变化进行实时调整,并可根据赛道、去超市以及各种路况进行设置。前轮配备 45 毫米全可调 USD 前叉,后轮配备铝制后摇臂,并带有预载可调的单筒避震,同样采用电子调节。

2025 款宝马 M 1000 R 竞赛版:碳纤维、空气动力学和个性的包裹下超级摩托车性能非凡-有驾

除此之外,Competition 版本还增加了轻型 M 碳纤维车轮、一系列 M 坯料铣削铝件(例如可调节脚踏板和杠杆)以及各种 M 碳纤维组件(例如前挡泥板、油箱罩和链罩)。

M 代表魔法

电子骑行辅助系统在现代摩托车上已是家常便饭,但 M 1000 R 却如此先进,它让你感觉像是在用作弊码骑行。其核心功能源自精密的六轴惯性测量单元 (IMU),可以测量倾斜角度、俯仰角度、转向输入、油门位置、刹车压力等数据,并借助车载装置,在你意识到之前,就将你的粗心大意行为控制在 Control-Z 状态。

2025 款宝马 M 1000 R 竞赛版:碳纤维、空气动力学和个性的包裹下超级摩托车性能非凡-有驾

除了标准的“雨天”、“公路”、“动态”和“竞赛”设置外,还包含三种完全可定制的“Race Pro”骑行模式,让您可以创建几乎所有能想到的参数的个性化预设。想要一键实现灵敏的油门、温和的发动机制动、宽松的前轮离地控制和更紧的后阻尼?完全可以。所有这些设置都可以通过摩托车的高级 6.5 英寸 TFT 仪表盘进行调整,并配合左侧车把上的旋转轮式调速器进行调整。这看起来有点花哨,但你意识到它让浏览众多菜单选项变得多么轻松便捷。

2025 款宝马 M 1000 R 竞赛版:碳纤维、空气动力学和个性的包裹下超级摩托车性能非凡-有驾

快速换档器是标准配置,其警觉性也可以定制,提供军用级、无离合器的变速箱上下换档。

其他突出的功能包括运动显示模式、弹射起步系统、维修站限速器和单圈计时器。虽然很难想象在赛道之外使用这些设备,但运动模式下的倾斜角度读数却相当有启发性,尤其是在你发现,你并没有在最后一个左弯模仿豪尔赫·马丁(2024款)的时候。

2025 款宝马 M 1000 R 竞赛版:碳纤维、空气动力学和个性的包裹下超级摩托车性能非凡-有驾

骑起来感觉怎么样?

停在路边,碳纤维装饰和尾翼与金属钛白色漆面相结合,赋予M系列如同刀锋般阴森的杀伤力。宝马决定放弃其标志性的单头灯,换成双头灯,起初我感到有些失望,但金属材质的加入无疑赋予了R系列几分冷峻的个性。

2025 款宝马 M 1000 R 竞赛版:碳纤维、空气动力学和个性的包裹下超级摩托车性能非凡-有驾

骑行姿势比标准版 R 更具运动感,因为它本身就更具运动感。车把位置更低、更靠前,搭配更高且可调节的脚踏板,让骑手立刻感受到 M 的强劲动力,同时又比纯粹的运动摩托车更能保护关节。

按下无钥匙点火开关后,那种果断的氛围依然延续,直列四缸发动机发出快速、愤怒的嗡嗡声,仿佛它不愿空转。试探性的油门闪烁,展现了全新M速动油门如同手术刀般的精准。右手的每一个细微动作都会毫不犹豫地转化为转速,加油时毫不费力,即使在行驶中,只要你轻轻地用力握住油门,摩托车也会做出反应。它一点也不急躁,而是在你需要的时候,准确地提供你想要的动力。

2025 款宝马 M 1000 R 竞赛版:碳纤维、空气动力学和个性的包裹下超级摩托车性能非凡-有驾

M 仍能在车流中穿梭,在城里装出一副文明的样子,尤其是在开启公路模式,油门和阻尼设置更柔和的时候。即使阻尼调回原位,悬架仍然感觉相当紧绷,在剧烈起伏的路况下有所缓和,却又不至于掩盖它更偏爱赛道的本质。但 M 1000 R 的设计初衷是为了传递反馈,而不是过滤反馈。

2025 款宝马 M 1000 R 竞赛版:碳纤维、空气动力学和个性的包裹下超级摩托车性能非凡-有驾

宝马给车贴上M标志,妥协的余地就降到了最低,所以,我的脚趾被裸露的金属换挡杆弄得有点疼,或者我的头在高速行驶时像个加长气刹一样,这些都情有可原。想要舒适?那就买辆K 1600 GTL吧。话虽如此,当我路过山上的指示牌,看到路标提示由于积雪较少,可能需要安装防滑链时,我还是挺喜欢它的巡航控制和加热手柄的。

2025 款宝马 M 1000 R 竞赛版:碳纤维、空气动力学和个性的包裹下超级摩托车性能非凡-有驾

座椅也相当结实,但宝马肯定在里面塞了独角兽皮之类的东西,因为骑了一天下来,我的臀部感觉不像被人用桨划过一样,这对于一辆如此专注的摩托车来说简直是奇迹。不过,你几乎能感觉到M在都市的平凡中翻着白眼;它渴望被释放,而当你这么做的时候,一切就都乱套了。

2025 款宝马 M 1000 R 竞赛版:碳纤维、空气动力学和个性的包裹下超级摩托车性能非凡-有驾

松开M 1000 R的链条,它不会像每个档位之间那样剧烈波动,反而会像爆炸一样。你以为它拉得很猛,然后换挡凸轮开始发挥作用,你意识到数字转速表咆哮着冲向平流层红线,这完全是另一个疯狂的境界。钛合金消声器发出的排气声响如同机械女妖撕裂你的头骨,这令人毛骨悚然的哀嚎既狂暴又精准,速度感被调到11档,防风能力大致相当于龙卷风中晾衣绳的防风能力。

2025 款宝马 M 1000 R 竞赛版:碳纤维、空气动力学和个性的包裹下超级摩托车性能非凡-有驾

正如你所料,关闭前轮离地控制和稳定控制后,单缸发动机只需轻轻一按手腕即可切换,尤其是在油门处于“竞赛”模式时。以科学的名义,我发现,最小的发动机制动、最大的发动机功率和最柔和的DDC组合对我来说效果最好——也就是“竞赛专业”模式2。将前轮离地控制设置为低设置时,你显然可以将ECU用作一种电子故障保护装置,但我发现,在保持车头抬高的同时试图与电子设备协调,感觉很奇怪。

2025 款宝马 M 1000 R 竞赛版:碳纤维、空气动力学和个性的包裹下超级摩托车性能非凡-有驾

还记得我说过油门响应毫不费力吗?转向手感一模一样,施加在宽阔扁平的转向杆上的每一分力都转化为瞬间转向——与其说是心灵感应,不如说是彻头彻尾的先见之明。我的大脑花了一段时间才适应M的高度警觉反应,但一旦习惯了,转向就感觉顺畅无比,毫不费力。事实上,M的转弯方式流畅自如,无论是变道还是高速过人,都感觉优雅无比——这无疑得益于碳纤维轮毂,它减少了约1.6公斤的非簧载旋转质量。

2025 款宝马 M 1000 R 竞赛版:碳纤维、空气动力学和个性的包裹下超级摩托车性能非凡-有驾

连夜降雨和严寒使山口道路笼罩在冬日湿润的光泽中,我很高兴将电子设备设置为更为保守的道路模式,但是,通过抓地力更可靠的弯道时,底盘的质量开始真正显现出来。

与 S 1000 RR Race 和 M 1000 RR 一样,自适应悬架能够实时响应路况和转弯动态,在恰当的时机提供恰到好处的支撑。你几乎感觉不到它的作用,除了车身两端的抓地力非常扎实之外,它还能提升抓地力,从而增强你的驾驶信心。这真是令人惊喜,尤其是在现实世界中远非台球桌般平坦的道路上。

2025 款宝马 M 1000 R 竞赛版:碳纤维、空气动力学和个性的包裹下超级摩托车性能非凡-有驾

蓝色 Eloxal 涂层卡钳的制动力惊人,其即时的咬合力和反馈感几乎超出了公路驾驶的承受范围。但值得庆幸的是,在需要时,它拥有 Great White 级别的咬合力以及针对转弯性能优化的先进 ABS 系统。

甚至还有滑行控制和刹车滑行辅助功能。虽然我偶尔能感觉到 TC 在出弯时会平衡后轮的牵引力,但要探索这类参数,需要一条畅通无阻的赛道,并且气温最好能超过个位数。不过,M 的路面操控能力确实体现出一种精心设计的精湛技艺,比我试骑过的任何其他裸车都要出色。

2025 款宝马 M 1000 R 竞赛版:碳纤维、空气动力学和个性的包裹下超级摩托车性能非凡-有驾

从某些方面来看,M 1000 R Competition 是一款兼具滚动性能和超酷性能的“矛盾体”。它的小翼上装载着各种赛道利器,但任何想在本地赛道上飙出一圈的人最终都会想要一套合适的防风装置,而如果你误判了刹车标记,4.3 万美元可就打水漂了。

2025 款宝马 M 1000 R 竞赛版:碳纤维、空气动力学和个性的包裹下超级摩托车性能非凡-有驾

然而对于道路使用而言,后视镜在高速行驶时会变得模糊,悬架坚固到我怀疑除了最软的设置之外我永远不会使用任何东西的程度,并且尽管 M 鸭翼是空气动力学的功能部件,但在达到提供有用下压力所需的速度之前,您就有被吊销驾照的风险。

2025 款宝马 M 1000 R 竞赛版:碳纤维、空气动力学和个性的包裹下超级摩托车性能非凡-有驾

但摩托车并非必须符合逻辑。M 的品质和纯粹的用途,让你在驾驶一辆非同凡响的摩托车时,沾沾自喜——同时,每当你感到足够勇敢时,肾上腺素也会飙升。它的性能水平,让除了托普拉克·拉兹加特里奥格鲁 (Toprak Razgatlioglu) 之外的所有人,都无法承受车座上的重量。此外,它高速的驾驶体验,光是想想就让人心跳加速。而且,它还配备了加热把手。

这也许不明智,但伟大很少是明智的。

2025 款宝马 M 1000 R 竞赛版:碳纤维、空气动力学和个性的包裹下超级摩托车性能非凡-有驾

优点 –裸露底盘却能达到如此水平的性能,令人心醉神迷,尤其与顶级电子设备相结合时。M Competition 的附加配置赋予了这款摩托车更卓越的气质。

缺点:公路驾驶时,边缘比较硬。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标准版 S 1000 R 已经足够刺激,而且价格便宜得多。

竞赛

2025 款宝马 M 1000 R 竞赛版:碳纤维、空气动力学和个性的包裹下超级摩托车性能非凡-有驾

杜卡迪 Streetfighter V4 S
价格: 43,100 美元
重量: 189 公斤(湿重)
功率: 157.4kW @ 13,500rpm
扭矩: 120Nm @ 11,250rpm

2025 款宝马 M 1000 R 竞赛版:碳纤维、空气动力学和个性的包裹下超级摩托车性能非凡-有驾

MV Agusta Brutale 1000 RR
价格: 59,295 美元
重量: 203 公斤(净重)
功率: 156kW @ 13,000rpm
扭矩: 116.5Nm @ 11,000rpm

2025 款宝马 M 1000 R 竞赛版:碳纤维、空气动力学和个性的包裹下超级摩托车性能非凡-有驾

KTM 1390 Super Duke R
价格: 31,995.00 美元
重量: 200 公斤(湿重,无燃料)
功率: 141.7kW @ 10,000rpm
扭矩: 145Nm @ 8000rpm

类型水冷/油冷,999cc 直列四缸,四冲程,每缸四个钛合金气门,BMW Shiftcam 可变进气凸轮轴控制
缸径和冲程80mm x 49.7mm
压缩比13.1:1
燃料电子进气管喷射/数字发动机管理系统:带线控油门的 BMS-O 变速箱
集成在变速箱壳体中的爪式 6 速变速箱离合器油浴多片式离合器,防跳自强化最终传动链条

表现

功率154kW (206.5hp) @ 13,750rpm (声称)
扭矩113Nm @ 11,100rpm (声称)
最高速度280km/h (声称)
油耗6.4L/100km (实测)

电子产品

类型:线控驾驶
辅助动态阻尼控制 (DDC)、BMW Motorrad ABS Pro、驾驶模式 Pro、维修站限制器、发射控制、动态牵引力控制 (DTC) +/- 换档、前轮离地控制、滑动控制、动态制动控制 (DBC)、换档助手 Pro、自动上坡起步控制 (HSC)、巡航控制、无钥匙驾驶
模式雨天、道路、动态、竞赛、竞赛 Pro 1–3

机壳

车架材质:铸铝
车架类型:桥式前倾角:
24°拖曳距:96.5mm轴距:1,455 mm

类型:带 DDC 的 Marzocchi
倒置伸缩叉,直径 45 毫米,电子自调节动态阻尼控制 (DDC),弹簧预紧力、回弹和压缩级可调后
铝制双面摇臂,动态阻尼控制(中央减震器),可调弹簧预紧力,回弹和压缩级可电子调节

车轮和刹车

车轮M 碳纤维
前轮3.50 英寸 x 17 英寸
后轮6.00 英寸 x 17 英寸
轮胎普利司通 Battleaxe RS11R
前轮120/70 ZR17
后轮200/55 ZR17
前制动器双盘,直径 300 毫米,4 活塞固定卡钳
制动器 单盘,直径 220 毫米,单活塞浮动卡钳

方面

重量199 公斤(湿重)
座椅高度830 毫米
宽度996 毫米
高度1176 毫米
长度2085毫米
燃油容量16.5 升

维修和保修

首次保养800 公里,
小保养10,000 公里,大保养30,000 公里,
保修60 个月/不限公里数

业务结束

价格: 45,445 美元
颜色:浅白色/M Motorsport、白色铝金属哑光、黑色风暴金属/M Motorsport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