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i8撞卡车风波:车企安全测试的底线在哪里?
近,汽车圈被一场“小车对撞大车”的测试视频刷屏了!理想i8对撞8吨卡车的视频在网上疯传,引发轩然大波。作为汽车博主,我第一时间跟进事件,发现这事儿背后藏着不少猫腻。理想汽车和中国汽研相继回应,但争议声不断。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场风波,看看车企安全测试到底该咋玩,才能既秀肌肉又不踩红线。
事件起因是理想i8上市后,发布了一段碰撞测试视频:一辆2.6吨的乘用车,硬怼8吨重的卡车,结果卡车驾驶室“飞”起来了。视频一出,网友炸锅,纷纷质疑:这测试靠谱吗?乘龙卡车(卡车品牌)更是火速声明,指责理想“自定义测试条件”,故意设计场景贬低其品牌形象。理想汽车和中国汽研赶紧回应:测试只验证理想i8的被动安全,不涉及其他车评价,卡车是市场随机购买,配重到8吨,碰撞速度理想车60km/h、卡车40km/h。但问题来了——官方没解释卡车锁止结构状态,视频首发时LOGO没打码,后续才悄悄补上,这操作让人看不懂啊!乘龙卡车已启动法务部,风波远未平息。
车企为啥爱搞这种“视觉冲击型”测试?说白了,是为了流量!如今,C-NCAP等标准测试太“官方”,高分车型满天飞,消费者早审美疲劳了。车企就玩起“内卷”:欧拉闪电猫搞高速螺旋翻滚测试,极氪7X扛住8吨卡车侧面碰撞……这些“爽片”营销确实吸睛,把工程语言翻译成情绪价值,无可厚非。但底线在哪?我认为两点重要:一是测试数据须全公开,让第三方能,否则就是“暗箱操作”;二是关键信息(如LOGO)得打码,避免“拉踩”嫌疑。理想这次就栽在没打码上,本想证明自己安全硬核,却意外卷入争议,信任度大打折扣。
长远看,汽车安全测试得跟上时代。消费者不怕“超纲”场景,就怕套路。建议权威机构放宽测试标准,允许车企定制挑战,只要数据透明,自定义测试也能被认可。同时,辅助驾驶技术营销更要谨慎,别让用户过度依赖“脱手脱眼”。车企们,安全测试是“爽片”,但别玩过火——守住底线,才能赢得真心!
(字数:798)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