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裁员5500人!电动车工厂遭砍,赔偿方案曝光,扭转困局靠啥?

通用裁员5500人!电动车工厂遭砍,赔偿方案曝光,扭转困局靠啥?-有驾



美国当地时间10月30日,通用汽车正式宣布重大调整:在美境内电动汽车及电池工厂裁员约5500人,涉及底特律电动车工厂、俄亥俄州和田纳西州电池工厂等核心产能基地。这则消息迅速引发热议,“补贴没了就裁员?”“电动车热潮退了?”的讨论不断涌现,而这家百年车企的转型阵痛也随之浮出水面。

裁员砍向哪里?核心产能先“刹车”

此次裁员并非泛泛而谈,而是精准指向电动车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底特律的电动汽车工厂是重灾区,约1200名员工被无限期裁员,这里生产的GMC悍马电动车、雪佛兰索罗德电动版等车型,曾被视为通用电动化的核心筹码。

电池工厂的调整更彻底。俄亥俄州Ultium Cells电池工厂裁减550名正式员工,还暂停了850名临时工的工作;田纳西州斯普林希尔电池工厂也将临时裁员710人,这两处工厂从2026年1月起将全面停产,直到2026年年中才计划恢复运营。更连带影响了上游供应链,密歇根州冲压厂、纽约罗切斯特工厂等部件供应商也有数十人被临时裁员。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是近期通用的第二轮裁员。上周,公司刚宣布裁减200多名受薪工程师,加上此前关闭佐治亚州信息技术中心影响的900人,通用短期内裁员规模已超6600人。

为啥突然下狠手?补贴退坡撞上市冷

“不是想裁员,是市场逼着踩刹车。”通用首席财务官保罗·雅各布森的话道出了关键。最直接的冲击来自政策变动——美国联邦政府7500美元的电动汽车税收抵免于9月30日正式终止,虽然补贴到期前三季度销量创下43.85万辆的纪录,但这只是“抢跑式消费”,业内普遍预判后续需求将断崖式下滑。

市场降温早已显现。Cox Automotive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美国电动车销量已同比下滑6.3%,消费者对充电设施不足、价格偏高的抱怨越来越多,新车平均售价突破5万美元,电动车还要再贵7000美元,购车负担让不少人望而却步。

通用自己的业绩更是雪上加霜。三季度财报显示,电动车战略不及预期导致16亿美元的财务损失,而电池工厂产能利用率不足50%,持续亏损的压力让产能调整成了必然选择。这种困境并非个例,福特、Stellantis等同行也都在电动车业务上亏损,福特甚至计划在德国工厂裁员1000人 。

赔偿方案有多少?工龄成关键变量

“被裁了能拿多少钱?”这是员工最关心的问题。通用并未公开统一标准,但明确表示受影响员工将依据与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UAW)签订的合同获得补偿。结合行业惯例和通用此前的操作,赔偿存在明显的层级差异。

普通生产员工的赔偿以“工龄挂钩”为主,参考UAW与车企的典型协议,大概率是“N+2”或“N+3”模式。按美国汽车工人平均月薪4000美元计算,工作5年的员工能拿到2万至2.4万美元,工作10年则可获4万至4.8万美元,这构成了赔偿的下限。

管理层和工程师的赔偿则高出不少。此前通用裁减受薪员工时,有知情人士透露资深工程师可获“N+4”补偿,再加上奖金补贴,最高能拿到20万美元以上。这种差异既符合行业惯例,也反映出通用对核心技术人才的挽留意图。

怎么扭转困局?停产升级+战略收缩

裁员只是第一步,通用已亮出扭转困局的组合拳。最核心的动作是“停产升级”,俄亥俄州和田纳西州的电池工厂将利用半年停产期改造设备,提升生产灵活性,未来能适配更具竞争力的电池型号,降低单位成本。

产品策略上开始“抓大放小”。CEO玛丽·巴拉明确表示,将聚焦凯迪拉克、雪佛兰等核心品牌的电动车型,放弃部分低端产能,同时加速推出平价车型。比如售价2.9万美元的新款雪佛兰Bolt,就是为了应对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 。

成本控制更是重中之重。通用计划未来两年投入40亿美元优化本土生产布局,通过增加零部件本土采购抵消35%的关税影响,还上调了全年业绩预期,显示出对盈利的把控信心 。此外,与LG新能源深化合资合作、共享电池技术研发成本,也成了降本的关键抓手。

电动车真的凉了?阵痛背后是理性回归

这场裁员难免让人疑问:电动车热潮是不是彻底退了?其实并非如此。通用虽踩下刹车,但仍强调“坚信电动汽车的未来”,只是需要调整节奏适配市场现实 。数据也能佐证,即便补贴退坡,Cox Automotive仍预测2030年美国电动车占比将达25%,只是告别了此前不切实际的高预期。

更值得关注的是行业的“理性回归”。此前车企扎堆押注电动车,忽略了基础设施和成本问题,如今的调整反而能挤出泡沫。通用的举动也给同行提了醒:电动化不是“猛踩油门”就能成功,精准匹配需求、控制成本才是长久之道。

从百年燃油车巨头到电动化转型的探索者,通用的裁员阵痛,本质是传统制造业拥抱新技术的必然代价。虽然短期内有5500名员工面临转型挑战,但从行业长远看,这种“刮骨疗毒”或许能让通用在电动车赛道上走得更稳——毕竟,真正的转型从来不是一路狂奔,而是懂得在合适的时候调整步伐。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