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电动车市场火热,九号销量猛增,新国标带来变数

听说最近北京的电动车市场真的热火朝天,有点像当年共享单车刚起来那会儿,满城风雨,谁都想分杯羹,谁都怕掉队,看着盆满钵满的销量数字,不少人心里估计都犯嘀咕:这风口,是不是该赶紧上车?

我有个习惯,做事喜欢跑现场,眼见为实,光靠网上查消息总觉得隔几层玻璃,有点不安。某天晚上,去了趟丰台,正好路过一家叫张源的电动车店,天都黑透了,老板还在那儿忙着装货,整个人看着就是三头六臂,连轴转还嫌慢。不聊不知道,一问才发现,上半年这小店赚得不摆了,销量直接翻番,电话铃声差不多能当背景音乐用,停不了。

北京电动车市场火热,九号销量猛增,新国标带来变数-有驾

这家店开了六七年,老板算是老江湖了。前几年生意一般,换做别的店主,说不定早就盘了摊。但今年忽然爆发,关键还是国家出了新政,用真金白银“托底”——发改委拿出300亿补贴换新车,厂家还要贴钱。九号电动车FZ系列网上一查,几乎能便宜一千多块。有人在社交平台晒单,原本两三千的车,到手不到两千块,说实话挺香的。

猛一看,这场“白菜价”让九号电动车成了北京街头的新网红。公司是不是真把钱赚得满盆满钵?八卦一下,九号今年半年净赚十二亿,甚至比去年全年还多。不服来抖,隔壁品牌看了心里估计挺酸,雅迪、爱玛、小牛几个老牌,今年也涨了不少,九号却一路碾压,销量增速几乎是行业平均的两倍,毛利率高达三成以上——这个数字对比下来,连“爱玛”、“雅迪”一众老将都得服气。

这就引出一个让人抓耳挠腮的问题:九号为啥能连超带赶,后来居上?说到底还是“智能”抢了先机。现在买电动车,大家早就不是只盯着续航和价格了,什么远程锁车、手机操控、防盗追踪,分分钟让你觉得科技治愈了焦虑。九号四年前就开始搞这些新鲜玩意儿,彼时行业还在死磕电池续航,九号直接技术变道,把智能功能堆满一车。

有些人可能不服,小牛不是最早玩智能化的吗?为啥被九号反杀?真相有点尴尬,听线下经销商们吐槽:小牛给得利润太薄,做一辆挣个几十块,辛辛苦苦还不如去兼职送外卖。线上线下价格乱套,人家自己开天猫旗舰,价格一压到底,线下门店只能陪跑躺赚。至于九号,做生意讲究成本和利润,严格控价政策,让线上线下价格差提前算死,给每个经销商留保底,两百块稳赚不赔。

看门店数量就知道谁更狠,九号北京开了八千多家,准备扩容到一万家。北京圈地盖新楼都没这么猛,关键是张源老板说“北京已经不招新店了”,光丰台区就堆了四十多家,沦为真·红海市场。这时候大家都得睁大眼睛,祈祷千万别撞在同一条街抢客。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场盛宴不是没有隐忧。新国标政策就像悬在头上的靴子,迟迟不落地,搞得大家都心里打鼓。有件事不少人没注意到,九月一号之后,电动车整车塑料比例如果超5.5%,直接不让上路。你想想,市面上那种大塑料壳电动车,基本都要说再见。现下经销商们库存还能卖,等新国标车出来,材料供给一下就变复杂,车价肯定要往上拱。这么一来的话,价格和市场需求谁能先顶不住,很难说。

北京电动车市场火热,九号销量猛增,新国标带来变数-有驾

有意思的是,九号不仅卷国内,还琢磨着往海外冲。早些年收了个美国赛格威,现在柬埔寨、印尼那些东南亚国家,摩托车是日常出行首选,燃油车卖得贵,电动车价格合适,但渗透率才5%。九号也不傻,自然盯着这块蛋糕,放眼欧美市场,说是要抢下中国份额三到四成,欧洲美国各三成。

但坦白讲,海外市场真不是想象中那么好做。单说法规,就能让你掉不少头发,各地政策千差万别。比如印尼当地人喜欢骑踏板车,九号想卖车,车型结构就得因地制宜改一改,否则轻则滞销,重则被退货。还有供应链问题,一不小心遇上外部地缘冲击,零件到了还卡在港口,那边售后维修说不定还得靠电话遥控指导。

回头说说北京市场,表面上“卖疯了”,其实底下暗流涌动。新国标带来的成本上涨,是每个经销商都绕不开的槛。张源和不少同行提到:现在看着是热闹,一旦新规正式落地,价格往上一提,利润空间就收窄,一些没有经验的新投资客,盲目跟风,搞不好就亏得连裤衩都剩不下。张源甚至劝身边想入场的朋友:“别只看眼前,等风头过去,谁活到最后就有戏。”

业内都心知肚明,政策红利不常有,风口期赚钱轻松,等新国标掀开盖头,市场肯定要重新洗牌。一方面,老旧车型清库存,门店老板马上就得见机行事;另一方面,新材料新标准,成本高低谁都摸不准。真要价格飞涨,刚需用户不买单怎么办?死扛还是割肉套现?没有答案。现在多数经销商只能先卖清旧车,等新国标车型出来再观望行情,大家都打着算盘,谁都怕摔在“洗牌潮”里被淘汰。

有意思的地方来了,九号这么风光,难道真能一路高歌吗?其实不同店主想法很有分歧。有人觉得,有补贴政策保驾护航,只要“价优质好”,市场就不会差。但也有谨慎派,担心政策一变,门店负担骤增,利润缩水,没人会傻傻坚持下去。同样是电动车经销商,老手和新手的心态大不同:有经验的像张源,会算风险,劝人不要一头扎进来;新手只看热闹,头脑发热,风向一变,瞬间成“接盘侠”。

简单说,这就像期货市场,你以为全是赚大钱的好机会,实际上里面水深得很。新国标才刚冒头,政策变化分分钟让商业模式重塑,谁也不敢保证九号还能稳定长线爆发。有些老板已经开始“见好就收”,试探性缩减投资,把重心放在存量市场,防止被新规折腾得晕头转向。有的则决定“赌一把”,买进一批新车型,想吃政策例汤——到底谁能熬到最后,没人敢说准话。

北京电动车市场火热,九号销量猛增,新国标带来变数-有驾

值得一提的是,九号电动车把智能化做成了标配,某种程度上是技术迭代逼着行业升级。老牌子拼电池性能,九号主推车联网、防盗APP、远程管控,科技与实用性结合,就是这么卷出来的。消费者买车,八成以上冲着功能来的,有了新鲜感,口碑自然走高,销量蹭蹭往上窜。那些靠堆配置打廉价市场的品牌,一到洗牌年,根本比不过整合资源、紧盯利润的企业。

行业变动谁都能预见,能否穿越周期还得看企业自身。政策补贴就像“强心针”,让市场短时间造出繁荣的假象,长远来说要有本事把技术迭代和模式创新变成恒久竞争力。北京这地儿,利好和风险交织,想吃这口饭,得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谁都不是坐享其成。

北京电动车市场火热,九号销量猛增,新国标带来变数-有驾

其实门店老板最关心的也不是一时热度,而是能否扛过新政策带来的震荡。库存变现、选新车型、算成本、看行情,这些琐事都要日夜操心,说不定哪天一纸通知就得火速换路线。张源一面劝投资客理智,一面还得和厂家的派单政策掰手腕,整个生态圈里,每个人既是参与者又是旁观者,说白了就是谁能比别人多熬几天。

最后说两句,不管九号能不能一直“镇住江湖”,新国标落地之后,北京电动车市场肯定会洗出一批“真金”。风口上的猪不是谁都能飞起来,没人能保证抓住下一次发财机会,结果总归要等政策和市场两只手一起下场,才见分晓。门店老板们哪怕嘴上不说,心里肯定也在盘算:赚了钱,赶紧落袋为安,等风向一变,自己能不能留在牌桌上,谁心里都没底。

说了这么多,咱总结一句,北京电动车市场这一波真是泥沙俱下,谁家都想赚头彩,谁家都怕踩雷,风口真的来了吗?还是政策玩的“心跳大冒险”?各位看官怎看,觉得电动车的未来,真的有那么稳吗?欢迎底下聊聊各自看法,咱们探探虚实,一起为这场狂欢划下底线。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