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家里有两台车,碰巧都是吉利旗下的,比如你开一台领克,你爱人开一台吉利银河。
按理说都是“自家人”,可这两台车用起来却像是两个世界的人。
你在这台车上保存的导航记录、常听的音乐歌单,到了另一台车上就得全部重新来过。
甚至连车里的语音助手,喊出来的名字和办事的风格都不一样。
这种感觉,就好像你住在一个大院里,但每个房间的门锁和电灯开关都得单独配一套,互相不通用,时间长了难免觉得有点别扭和浪费。
这背后的原因其实很简单,过去,吉利集团旗下的吉利、领克、极氪这些品牌,虽然都是一家人,但在智能座舱这块,都是各干各的,有自己的小算盘。
领克有Flyme Auto,极氪有Zeekr OS,这些系统的底层基础都不一样,就像是说不同方言的人,沟通起来自然费劲。
然而,就在2025年8月20日这一天,吉利决定彻底结束这种“内部分裂”的局面。
他们宣布了一个大消息:全面停用过去的那些传统智能座舱系统,把旗下所有品牌的座舱研发力量整合到一起,目标就是实现“一个吉利,一个座舱”。
这意味着,未来吉利所有的车,都将使用统一的智能系统架构、统一的人工智能助手和统一的用户账号。
这步棋下得很大,已经不单单是给车机系统做个升级那么简单了,这更像是给整个吉利系的汽车,集体安装上了一个统一、强大、而且会思考的“中央大脑”。
那么,吉利这个全新的“大脑”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咱们用大白话把它掰开揉碎了看。
首先,吉利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前面提到的那种“各过各的”的混乱状态。
他们提出的解决方案核心是“三个大一统”,听起来很正式,但说白了就是把盖房子的图纸、房子里的管家和进门的钥匙,全部统一成一套标准。
第一步是“架构统一”。
你可以把汽车的智能系统想象成盖房子。
以前,吉利、领克、极氪就像三个独立的施工队,用的图纸和建材标准都不一样,盖出来的房子自然也千差万别,里面的水电线路没法通用。
现在,吉利说,大家都别自己瞎忙活了,以后所有的新房子,都必须用我这套最新的“AI OS”设计图来建造。
这套新图纸落地的第一个实际产品,就是全新的操作系统Flyme Auto 2。
这么一来,不管以后是吉利的新车,还是领克、极氪的新车,它们的“地基”都是一样的。
地基打牢了,上面的各种功能和应用才能互相兼容,体验才能一致。
这就好比我们现在用的电脑,不管是哪个牌子的,只要装的是Windows系统,那大部分软件就都能用。
吉利的目标,就是想做汽车界的“Windows”或者“安卓”,建立一个开放和统一的生态。
第二步是“用户ID统一”。
这个就更容易理解了。
我们现在用手机,都有一个苹果ID或者华为账号,登录之后,你的通讯录、照片、各种App的设置都会跟着你走。
吉利现在做的就是这个事,给你一个“吉利通行证”。
只要你用这个账号登录,那么无论你今天开的是去上班的领克10 EM-P,还是周末全家出游换了一台吉利银河M9,你习惯的座椅位置、后视镜角度、导航里的家庭地址、听了一半的播客,所有的数据都会自动同步过来。
你完全不需要重新设置,上车就是你最熟悉的状态。
车子不再是一台冰冷的机器,而是一个真正认识你、记得你所有习惯的私人移动空间。
有了统一的“图纸”和“钥匙”,接下来就要看这个“大脑”的算力,也就是它到底有多聪明。
吉利这次采用的是“云端”和“车端”两个大脑协同工作的方式。
你可以这么理解,“云端”的那个大脑,叫做“星睿中心2.0”,它就像一个国家级的超级图书馆,存着海量的数据和知识,算力高达每秒2350亿亿次,几乎无所不知。
它通过学习超过10万亿单位的数据和400亿条汽车领域的专业知识,能帮你做非常复杂的规划。
而你车上的那个“车端”大脑,叫做“AI Box”,它更像一个反应极快的随身军师,算力也达到了每秒200万亿次。
它的好处是不需要时时刻刻联网,反应特别快。
比如,你想规划一个复杂的长途旅行,云端大脑会帮你查路况、订酒店、推荐景点;但如果在高速上,前车突然一个急刹车,这时候车端大脑就会在零点几秒内立刻做出反应,提醒你危险,因为它不需要等网络信号,决策就在本地完成。
这种“一个主外、一个主内”的配合,让车机既有深度思考的能力,又有闪电般的反应速度。
讲完了硬件和架构,现在终于轮到最让人兴奋的部分了,那就是住在这个“大脑”里的那个“灵魂”——超拟人智能体Eva。
如果说统一的系统是骨架,强大的算力是肌肉,那么Eva就是这台车的人格和情感。
她可不是我们以前见过的,你问一句它答一句,有时候还答非所问的普通语音助手。
Eva是一个能主动思考、能理解情感的伙伴。
举个实际生活中的例子。
以前你想去露营,你得先在手机上查攻略,再打开天气App看天气,然后到地图App里规划路线,最后可能还要去购物App里列个装备清单。
整个过程非常繁琐。
但现在,你只需要坐进车里,对Eva说一句:“这个周末我想去露营。”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可能会让你觉得科幻电影照进了现实。
Eva会立刻理解你的意图,然后主动帮你查询目的地的天气,规划一条最不堵车的路线,根据天气情况和露营类型,它甚至会给你生成一份详细的装备建议清单,最后还能帮你看看附近的营地有没有空位可以预约。
所有这些操作,都在一个对话里完成,你完全不用在各种App之间来回切换。
更厉害的是,Eva能读懂你的情绪。
想象一下,你在晚高峰被堵在路上,心情烦躁,忍不住叹了口气。
这时候,传统的车机要么没反应,要么只会问你“有什么可以帮您?”。
而Eva能通过车内摄像头和麦克风捕捉到你的微表情和语气变化,然后她可能会用一种很温柔的语气对你说:“看您好像有点累了,别着急,前面不远处有个观景台,风景特别好,要不要开过去停几分钟,下去透透气?”这种发自内心的关怀,瞬间就能拉近你和车之间的距离,让你觉得它不再是一个冷冰冰的工具,而是一个真正关心你的朋友。
Eva还有一个“影子模式”,听起来很酷,其实就是她会自己学习和进步。
她会在后台默默地模拟成千上万种用户可能会遇到的场景,不断调整和优化自己的应对方式。
这意味着,你和她相处的时间越长,她就越懂你的说话习惯、你的小癖好,甚至能预测你的需求。
这种自我进化的能力,让你的车真正实现了“越开越聪明”。
这样的改变,对于我们普通用户、对于吉利自己,乃至整个汽车行业,影响都是实实在在的。
对我们用户来说,最直接的好处就是方便和安全。
换车再也不用重新适应,老车主也不用担心被抛弃,只要车辆硬件支持,通过在线升级(OTA)就能用上最新的功能,车子好像永远不会过时。
在安全方面,Eva还能在你没注意的时候提醒你路边有交警贴条,或者在停车场里发现有可疑的人靠近你的车时,主动发出警报。
对吉利而言,统一研发平台大大降低了成本和内耗。
而对整个行业来说,吉利此举无疑是投下了一颗深水炸弹。
当很多车企还在努力把车机做得“更流畅、更好用”的时候,吉利已经开始思考如何让车机变得“更聪明、更懂你”,直接把竞争带入了下一个维度。
当年特斯拉用一块大屏改变了汽车的内饰,被称作“汽车界的iPhone”;而现在,吉利正在为汽车注入一个真正的“灵魂”,让它从代步工具,变成我们生活中的智能伙伴。
这或许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中,一个值得被记住的新起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