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打一耙?以色列军方以防间谍为名召回中国制造电动汽车

11月刚开头的时候,以色列国防军突然发出一份命令,让700辆之前发给高级军官的国产车全部回收。这批车子,主要是奇瑞瑞虎8,最开始是在三年前采购的,专门配给那些有大家庭的中校军官使用。

倒打一耙?以色列军方以防间谍为名召回中国制造电动汽车-有驾

眼下,以色列军方声称,这些车“或许会被用作间谍工具”,存在数据安全上的担忧。所以,原本配给高级军官的奇瑞瑞虎8要全部收回,打算用日本三菱欧蓝德来替代。以防部的官员解释说,这些中国车上装的摄像头、麦克风、传感器和车联网系统,可能会把信息传到外部服务器,而且,这种数据传输“有时甚至在用户或者当地代理商不知情的情况下就发生了”。

这个说法听起来还算正式,但一琢磨就觉得挺荒诞的。要知道,这批车可不是普通民间买来的,而是以色列国防军用了三年后,才突然发现这些官方配备车“出了点问题”。

倒打一耙?以色列军方以防间谍为名召回中国制造电动汽车-有驾

2022年买的时候,以色列军方难道没有搞个技术把关吗?

三年前说“合格采购”,如今又说“不安全”了,自己那套审查流程都搞不定,真是得卡壳了。

以色列军方这说法,最先绕不开的就是个逻辑漏洞:2022年买那批奇瑞车的时候,难道真没有进行过任何技术核查?

倒打一耙?以色列军方以防间谍为名召回中国制造电动汽车-有驾

你得明白,以色列国防军采购装备可不是随便买,像买菜一样随便拿。按照以色列《国防法》的规定,总参谋部对装备采购的计划和流程全都得亲自把关,所有的军事装备都必须经过多次技术评审、安全检测和合规审批,尤其是那些供高级军官使用的车辆,涉及到基地、行动路线这些敏感信息,审查标准会更严格。

就算是普通的民用车进口,以色列对数据安全的把关也搞得很严,何况是军用装备的采购,审查可就更加严格了。

倒打一耙?以色列军方以防间谍为名召回中国制造电动汽车-有驾

奇瑞一直在全球范围内经营,早就建立了一套符合各国规定的流程。到了2023年,他们还联合普华永道推出了《出海数据合规白皮书》,专门应对不同国家的法规要求进行风险评估。仅仅针对海外市场,就进行了四次全面检查,涉及车型信息、IT系统,甚至跨境传输数据的各个环节,细查了个遍。

为了应对欧盟GDPR这类严格的规定,奇瑞开发了“数据不出车”和“动态脱敏”这些技术,海外车辆的数据信息基本都保留在本地,就算真的需要传输,也会经过处理,确保无法看出具体内容。

倒打一耙?以色列军方以防间谍为名召回中国制造电动汽车-有驾

更要命的是,以色列军方自己早就搞过“补救措施”。据《国土报》说,国防部在使用那批车的时候,已经专门对车辆进行了“安全处理”,把可能涉及数据传输的敏感功能要么拆掉,要么屏蔽掉。

既然都“消毒”过了,结果又突然喊有“隐患”,这不是自打耳光嘛?

简而言之,要是当年买的时候确实没有检查,那就是以色列军方自己没尽到责任;要是当时检查过了,现在又翻旧账,那就是故意找茬。这种情况,不管是哪样,都证明“数据安全”不过是个站不住脚的幌子。

所谓的“安全隐患”其实是被夸大了,还搞个双标:奇瑞的技术防御措施比他们描述得更靠谱。

倒打一耙?以色列军方以防间谍为名召回中国制造电动汽车-有驾

以色列军方拿“摄像头、麦克风、车联网”这些说事儿,看起来像是把智能汽车的“薄弱环节”抓个准,但只要稍微知道点奇瑞的技术状况,就会发现这基本是夸大其辞。现在的智能车的确装了不少传感器,但这并不意味着数据就能随意传出去。

中国2025年新出台的《汽车数据出境安全指引》明确提出,智能汽车的关键数据都得经过安全评估申报,哪些涉及地理位置、驾驶信息的敏感数据,要传出去的话,限制还挺严的。作为合规企业的奇瑞,早就把这些规定融入到产品设计中去了。

奇瑞的车联网系统采用了量子通讯加密技术,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全都加密,确保安全。而且 overseas 车辆的服务器基本都放在当地,根本不存在“偷偷传回中国服务器”的情况。

倒打一耙?以色列军方以防间谍为名召回中国制造电动汽车-有驾

为了确保安全,奇瑞还进行了极限测试,就算有人试图破解系统,车辆也会立即启动安全预警,然后把数据连接给切断。要说以色列军方已经手动拆除了部分功能,这“间谍风险”早就降到最低了。

放眼全球市场,奇瑞的汽车远销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包括欧洲、中东这些对数据安全要求特别高的地方,至今还从未曝出“数据泄密”的铁证。为什么偏偏到以色列就变成“间谍工具”了呢?

以色列在换车这事上双标准展得挺明显。这回用来换奇瑞瑞虎8的,不是别的,就是日本三菱欧蓝德,同样配备了全景摄像头、车联网系统,还有各种传感器,甚至有些功能比奇瑞还先进。

倒打一耙?以色列军方以防间谍为名召回中国制造电动汽车-有驾

照以色列军方那一套逻辑,三菱的车难道就没有“数据传输的隐患”吗?他们倒是一点不提这个问题,反而赶紧敲定了换车的方案。

更有意思的是,之前以色列军方招标一万辆公务车,就把中国车企给踢出了局,结果选了大众、起亚这些欧美和韩国家的品牌。这样“只让官员放火,不让老百姓点灯”的做法,根本不是为了数据安全,明显是带着偏见,搞差别对待。

实际上就是在玩政治把戏,跟着美国跑,同时又想两头不得罪,真是难办。

倒打一耙?以色列军方以防间谍为名召回中国制造电动汽车-有驾

想搞懂以色列这出“召回闹剧”,得别只盯着“汽车安全”的事儿,要从国际政治那盘大棋去看,才能明白里面的玄机。

自2024年起,美国政府打着“国家安全”的旗号,频繁对中国的电动车和车联网技术下手,除了加关税之外,还限制它们进入市场,手段一个比一个硬。

以色列嘛,作为美国在中东的铁杆盟友,一向跟着美国的节奏走,这次对中国汽车的打压,说不定也是在配合美国一起遏制中国科技产业的“联合作战”吧。

这套“看美国脸色行事”的做法,近几年在以色列对华政策里变得越来越频繁了。

倒打一耙?以色列军方以防间谍为名召回中国制造电动汽车-有驾

虽说在生命健康、农业科技啥的合作还不少,比如中以常州创新园已经吸引了将近300家企业一起搞事,但在科技和军事方面,以色列明显偏向美国那边,表现得挺明显。

美国早就把中国汽车挡在了军事基地外头,英国这些盟友也开始跟着学。至于这次以色列召回奇瑞车,实际上也是加入这场“政治阵营”的一环罢了。

更值得仔细琢磨的是事情的细节:以色列国防部总部到现在还是用着中国汽车,并没有统一召回。这说明他们自己也知道,所谓的“数据安全隐患”根本站不住脚,只不过是想用700辆车分给中层军官,做个“示范”罢了。

倒打一耙?以色列军方以防间谍为名召回中国制造电动汽车-有驾

毕竟总部那些大佬更懂车辆的实情,要真有啥危险,哪还会继续用下去呢。

这种“挑着召回”的操作,完全揭露了这事儿其实是一场政治秀——既算是给美国交了差,又没有让中以合作真的陷入僵局,算是心里有数吧。

归根到底,以色列军方这场“倒打一耙”的把戏,本质上就是把商业货色当成了国际政治里的棋子。

所谓的“间谍风险”不过是个幌子,实质上还是美国硬拉着以色列往这个锅里背,自己政治上的算计和压力才是真正的推手。

倒打一耙?以色列军方以防间谍为名召回中国制造电动汽车-有驾

这样的做法终究经不住琢磨:既伤了当年买的时候彼此的信任,也破坏了以色列军方“专业严谨”的名声,还让外头的人看清了他们在科技方面的两套标准。

奇瑞汽车的安全合规措施摆在那儿,中国汽车走出去的技术实力可是众人皆知,靠吹“安全隐患”来搞政治操作,最后只会自毁长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