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个挺有意思的事,那就是凯迪拉克准备在10月22号推出新款的CT6。
这车可能很多人都听过,是凯迪拉克在国内的旗舰轿车,对标的都是奥迪A6L、宝马5系这些大家伙。
但说实话,这车现在的日子过得相当不容易,就在刚过去的九月份,全国一个月就卖了33台。
这个数字,说句不好听的,可能还不如一些热门城市里一个大点儿的4S店一个月的销量。
面对这么尴尬的局面,这次新款上市,可以说是被寄予了厚望,是一场非赢不可的翻身仗。
那么凯迪拉克打算怎么救呢?
现在造车的新势力们都喜欢喊一个口号,叫“冰箱、彩电、大沙发”,恨不得把车里装修成一个精装的客厅。
但凯迪拉克这次没跟着凑这个热闹,他们选择了一条更传统、也更考验内功的路子,就是把汽车最根本的东西——底盘,给做到最好。
他们这次给新CT6用上了一个看家本领,叫MRC磁浮底盘。
这个技术听起来挺高大上,但它要解决的问题其实非常实在,就是怎么让车开起来、坐起来更舒服、更高级。
咱们用大白话解释一下这个MRC磁浮底盘到底是个啥。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给汽车的四个轮子都装上了一个超级聪明的大脑和反应极快的肌肉。
我们平时开车,路面上总有各种小坑、井盖、减速带,车轮压过去,车身就会颠一下,坐在车里的人感觉就不舒服。
普通的悬架就像是我们人的腿,踩到石头了才感觉到疼,然后再调整姿势,反应总是慢了半拍。
而凯迪拉克的这套系统厉害在哪呢?
它能提前预判。
它通过传感器,以一秒钟上千次的频率去扫描前方的路面情况。
这意味着,车轮还没压到那个小坑呢,系统就已经知道了,并且在零点零零几秒的时间内,迅速调整悬架的软硬。
它是怎么做到的呢?
奥秘就在于悬架里用的一种特殊液体,这种液体里有很多微小的磁性颗粒。
平时它就是普通的油,但只要一通电,这些小颗粒就会马上排好队,让油瞬间变稠变硬。
电流越大,油就越硬,悬架支撑力就越强;电流变小,油就变软,悬架滤震效果就更好。
所以,当系统探测到前方路面平坦时,它就让悬架变软,车子开起来就像飘在水面上一样,细碎的震动全被过滤掉了。
而当它发现前面有个减速带时,就会瞬间让悬架变硬,车身“砰”地一下就过去了,干脆利落,没有多余的晃动和摇摆,给人的感觉就是特别稳当、特别有高级感。
可以说,凯迪拉克是想通过这种技术告诉大家,真正的豪华,不光是眼睛看得到的配置,更是身体能感受到的行驶品质。
当然,光有好的底盘还不够,车里面坐着舒不舒服同样重要。
这次新款CT6在配置上的调整,也看出来是下了功夫研究消费者需求的。
它没有胡乱堆砌一些华而不实的功能,而是把重点放在了实用性上。
比如,很多这个级别的车主都会有商务接待或者带家人出行的需求,后排乘客的体验就很重要。
新款CT6就给中配车型加上了后排座椅加热和“老板键”。
这个“老板键”特别实用,坐在后排右侧的乘客,可以一键调节副驾驶座椅的位置,轻松获得一个非常宽敞的腿部空间,这在中国市场是非常受欢迎的一个功能。
还有,像前排座椅的四向腰托调节,对于需要长时间开车的人来说,能大大缓解腰部的疲劳。
这些改动虽然看起来不大,但都精准地解决了用户在日常用车时可能遇到的问题。
另外,像19个喇叭的AKG音响,也能给车里的乘客带来剧院级的听觉享受,这些都是实实在在提升用车幸福感的东西。
聊完了乘坐体验,咱们再看看动力方面。
新款CT6在这方面显得比较“稳重”,大概率会继续使用现在这套2.0T涡轮增压发动机,搭配一个10速的自动变速箱。
最大马力237匹,这个数据在现在这个动不动就四五百匹马力的电动车时代,确实算不上突出。
但是,我们要考虑到买CT6这类车的用户群体。
他们大多数都不是追求激烈驾驶的年轻人,更看重的是动力的平顺、安静和可靠。
这套动力总成已经经过了多年的市场检验,技术非常成熟,而且它还有一个可变缸技术,在路况好的时候可以关闭两个气缸,用两个气缸来行驶,能省不少油。
对于一台车长超过5米2的大车来说,动力够用、开着顺畅、后期维护省心,可能比那个百公里加速快一两秒来得更重要。
在整个汽车行业都在向电动化转型的背景下,凯迪拉克选择在燃油车的核心驾驶体验上继续下功夫,也算是一种坚守和自信的表现。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就是这车到底要怎么卖,卖给谁。
就像开头说的,老款CT6的处境非常艰难。
它的价格区间,正好夹在德系三强和一众新势力品牌中间。
往上打,奥迪A6L、宝马5系这些车在国内的品牌号召力太强了,很多人买车就认这几个牌子;往下比,很多国产新能源车在智能化、配置丰富程度上又有优势。
所以CT6的定位就显得有些尴尬。
为了打破这个局面,新款CT6很可能会采用一种新的销售模式,叫做“一口价”。
这个模式之前在凯迪拉克的其他新车上已经用过了,简单来说就是全国统一定价,消费者去任何一家店买车都是一个价,省去了跟销售反复砍价的麻烦。
这样做的好处是让价格变得透明,能重新建立消费者的信任。
如果新款CT6能在产品力大幅提升,特别是加入了MRC磁浮底盘这个大卖点之后,还能给出一个非常有诚意的“一口价”,那它的竞争力就会大大增强。
毕竟,从硬性条件来看,CT6的车身尺寸是它的一大优势,超过5米2的车长和超过3米1的轴距,让它看起来比同级别的德系对手要大上一圈,气场和内部空间都非常足。
如果能用一个比奥迪A6L更低的价格,买到一台尺寸更大、底盘技术更独特、配置也同样丰富的车,相信还是会吸引到一批注重实际体验、不盲目追求品牌的消费者的。
总而言之,凯迪拉克CT6的这场翻身仗,打法很明确:不跟风玩虚的,而是回归到汽车的本质,把驾驶和乘坐的舒适性做到极致,再用一个实在的价格去打动市场。
这条路能不能走通,就看10月22号上市后,消费者们是否愿意为这份“务实”买单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