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交付量暴涨,利润却跌了37%?

前两天看到特斯拉发布的财报,说实话,我愣了好一会儿。你猜怎么着?收入281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交付量也突破了49.7万辆,但净利润居然暴跌37%,只剩13.73亿美元。这是什么操作?赚的钱更多了,到手的利润反而少了?
这让我想起一个开饭馆的朋友,生意越做越大,每天翻台好几轮,但年底一算账,发现利润还不如小店时期。问题出在哪儿?成本控制和战略布局。特斯拉现在面临的,可能也是同样的难题。
看似矛盾的财报,藏着什么玄机?

281亿美元的季度收入,40亿美元的自由现金流,这数据放在任何一家车企都足够骄傲了。但利润腰斩式下跌,背后的逻辑其实不难理解。
你有没有发现,特斯拉这两年一直在疯狂降价?美国市场因为补贴退坡掀起抢购潮,中国市场靠Model Y L三排版吸引家庭用户。这招确实管用——交付量蹭蹭往上涨,但代价就是单车利润被压缩得厉害。就像超市搞促销,虽然卖得多了,但每件商品赚的钱少了。
更关键的是,马斯克正在下一盘更大的棋。你看财报里透露的信息:人形机器人生产线在建、Robotaxi无人驾驶网约车要铺开、AI算力狂砸钱扩展到81000颗H100等效算力。这些都是吞金兽啊!短期看是拖累利润,但长期来看,这才是特斯拉真正的护城河。
说白了,特斯拉现在是在"割肉喂鹰"——用汽车业务的现金流,去养未来可能改变世界的新业务。这种玩法,只有现金流够硬的公司才敢这么干。
中国市场成了特斯拉的"定海神针"
不得不说,上海超级工厂真是特斯拉的宝藏基地。第三季度中国市场销量近17万辆,环比增长31%,这个增速相当炸裂。9月单月交付超过7.1万辆,Model Y更是直接拿下SUV销量冠军。
Model Y L的推出简直是神来之笔。三排六座的大空间设计,精准击中了中国家庭用户的痛点。你想啊,现在二胎、三胎家庭越来越多,周末带着老人孩子出游,五座车确实不够用。特斯拉这一招,算是把家庭市场这块硬骨头给啃下来了。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韩国居然已经成为特斯拉全球第三大市场。在日本、新加坡这些传统对电动车不太感冒的地方,特斯拉也实现了创纪录的交付。Model Y甚至开始在印度交付了。这说明什么?亚太市场对特斯拉的接受度正在快速提升。
上海超级工厂作为全球出口中心,不仅服务中国市场,还辐射整个亚太地区。这种布局的战略价值,可能比眼前的销量数字更重要。
机器人和无人驾驶,马斯克的终极梦想?
如果你以为特斯拉只是一家车企,那可就太小看马斯克了。
第三代人形机器人计划在2026年第一季度发布,这个时间点比很多人预期的要早。更夸张的是,特斯拉要在2026年底启动生产线,最高年产能100万台!什么概念?这是要把机器人当汽车一样批量生产的节奏。
马斯克说得很明白:特斯拉在机器人领域的优势,在于同时具备规模化生产能力、真实世界AI技术,以及灵活的手部操作。现在这些机器人已经在加州工程总部自由走动,基本能24小时不间断工作。来访者可以随时召唤它带路——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科幻片的感觉?
再看Robotaxi无人驾驶网约车,预计年底前要在内华达、佛罗里达、亚利桑那三个州开展运营,而且可能取消安全驾驶员。2025年底前计划在8到10个城市铺开,Cybercab也将在2026年第二季度量产。这速度,是认真的吗?
说实话,我对这些未来业务既期待又有点担心。期待的是,如果真能实现,那将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担心的是,投入这么大,万一市场接受度不如预期怎么办?毕竟现在的利润已经跌成这样了。
不过换个角度想,也许这正是马斯克和其他车企CEO最大的区别——他不满足于只做一家成功的汽车公司,他想要的是改变人类的未来。这种格局和野心,确实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特斯拉这份财报,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传统商业逻辑和未来科技愿景之间的张力。短期利润下滑让人担忧,但长期布局又让人充满想象。你会买账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