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那天在群里甩了一张照片,像发现了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他蹲在极氪展厅门口盯着新款001的屁股看了半天,然后发来一句:“后包围是不是少了一截?”
我一开始还真以为店里有人干了拆件的坏事,结果仔细一问才知道,这是设计师自己动的刀,把线条收得干净利落,还留了个能加碳纤维大尾翼的位置。
你要它安静,它就像穿白衬衫去见丈母娘;你想让全街都看见,它立刻换上炸裂配色和尾翼,一秒变成改装俱乐部里的明星。
其实几个月前,我一直猜他们会搞一次“大翻修”,把猎装造型推倒重来,好给市场一个惊喜。
但显然,他们比外界更清楚自己的王牌在哪:4977mm车长、3005mm轴距,这种比例是极氪脸上的招牌痣,随便动一下都可能让老用户心凉。
于是他们玩起细节,比如21英寸双芒星轮毂,不用讲空气动力学,你站三米外看就知道这东西有气场,比很多所谓的大改还有效,因为它不是强行重置,而是在你的记忆上刻一道新纹路。
内饰让我瞬间回到了第一次坐进极氪9X时,那种科技扑面而来的感觉。
布局还是熟悉的大屏,但现在主屏升级到15.05英寸2.5K OLED,仪表也换成13.02英寸,中间塞进骁龙8295芯片和ZEEKR OS 6.0系统,还有35.5英寸AR-HUD。
我脑补过一个画面:夜里开车进隧道,HUD里的导航箭头漂浮在黑暗中,就像游戏任务提示,让人短暂忘记这是现实。
而后排乘客嘛,他们不需要这种未来感,只要电动腿托、小桌板,再配零食和剧集,就能进入“与驾驶员无关”的幸福模式。
性能数据摆出来很容易让嘴角翘起来——680kW综合功率,大约九十几匹马同时冲刺,而且是四驱一起发力,所以破百只要2.83秒。
有些人觉得这是炫耀,其实真正改变体验的是900V高压平台+快充技术:十五分钟,从30%充到70%,刚好够你买杯咖啡回来继续赶路。
在国内高速服务区越来越完善的背景下,这已经不是噱头,而是一种生活方式调整。
如果燃油党再拿“充电麻烦”说事,那这一击算精准命中软肋。
智驾部分同样不含糊,他们直接搬来了浩瀚智驾3.0,并且支持无图城市NZP功能,也就是说,即使没高清地图,它也敢接管部分城市道路。
这背后的4D毫米波雷达可以提前预判风险,有点像老司机凭经验判断状况,只不过机器靠的是算法计算。
有的人担心安全问题,这个答案每个人都不同,但至少有人已经愿意试着把信任交给机器——哪怕只是从家到公司这段早高峰堵路。
价格也是关键棋子,目前参考现款25.9万-32.9万元,在这个区间,要么选豪华品牌入门级,要么买国产旗舰SUV。
而001用性能+设计组合拳,两边客户全收入囊中,同时满足追速度的人和追品质的人。
在中国新能源消费进入第二阶段,人们早已从“省钱环保”转向“我要酷、我要好玩”,所以即便竞品不少,它依旧有故事、有符号、有粉丝文化作护城河,比参数表更值钱。
想到第一代001上市时,不少传统汽车媒体摇头,说造型太先锋大众未必接受。
但几年下来,我们看到的不仅是销量稳步爬升,还有一种社区式凝聚力——用户自发组织活动、分享改装案例,把用车体验包装成内容传播出去。
这对年轻品牌来说,是免费的广告,也是情绪价值。
一台车变成某种生活方式标签的时候,就脱离了单纯商品属性,更接近文化现象。
10月11日同步上市交付,本身就是宣言式动作。
他们显然不打算吊胃口半年再慢慢铺货,而是在订单入口打开的一刻直接兑现承诺。
在新能源节奏这么快的大环境下,多犹豫一天都有可能错过窗口期,对手甚至会趁机插队。
所以快速落地,也是给竞品制造压力,看谁跟得上节奏。
当然,我仍希望官方公开更多续航测试条件。
CLTC标准宽松大家都懂,可冬季表现如何?
空调全开的情况下还能不能撑到700公里以上?
这些都是影响真实决策的重要信息。
不过,如果焕新版确实解决上一代多数痛点,那么剩下的问题自然会成为下一轮升级目标。
不完美没关系,只要更新是真刀真枪提升体验,消费者才会持续掏钱,否则连粉丝都会冷下来。
所以啊,现在的问题不是值不值得买,而是你准备好面对别人羡慕又带着疑问的眼神了吗?
毕竟开这样一辆既能赛道撒野又能周末载娃郊游的猎装纯电,你停在哪儿都会有人凑过来问两句。
有时候甜,有时候辣,全看你怎么享受。
如果哪天真的订了一台,请一定告诉我,当第一次深踩电门破百那三秒,到底惊喜多一点还是心跳猛一点。
我猜八成都混合在一起,而且很可能会上瘾。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