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本田摩托车好,可我觉得这话未免有点被吹过头了。前两天朋友跟我吐槽他那台裂行125大撑异响的问题,才一万多公里,结果就把他整得够呛。
说实话,本田这边的125小踏板,绕不开一个老生常谈的尴尬——大撑缓冲胶套老化变硬。听修理厂师傅说,这东西本理应是个减震消声的小帮手,结果时间一长,胶套硬了,摩擦声就像磨砂纸搓玻璃一样尖锐刺耳。朋友当初找我,开车噪音大到怀疑发动机出什么大毛病,我听了顿悟,典型的胶套病,换个件就能好。
我去车间跟师傅问了问,他说这衬套好坏影响挺大。有时候大撑声音响,真正坏的其实不是立杆,而是这衬套。换个价格不算高,但整备时间长,拆拆装装就跟复杂手术似的——车架联接点的衬套也剧烈影响行驶质感。你换个衬套,车就稳了,行驶中轮胎不再左右摇晃,那种开车时被腰椎和脑袋同时折磨的感觉才算消失。
说到轴距,裂行125比较短,这就限制了它的稳定性。虽然说小踏板轻便灵活,但短轴距带来的是明显的跑偏感和不稳。我上周试驾了对手某进口125,轴距长出好几厘米,开起来稳得多,哪怕路面不是特别平。这点差距,在日常上下班使用时会越发明显。
还有不得不说的是车壳异响。我刚才翻了下笔记,朋友抱怨裂行125车壳连接处嘎吱嘎吱响,这种声音对强迫症的人来说简直是折磨。你说它裂行裂行,不裂不行,笑归笑,这确实是不少用户口中的实情。车壳设计和装配之间的缝隙没有处理好,时间久了,发动机震动和路面冲击就会把这些缝隙变成吵人的源头。怪不得有些维修工人调侃说,弄走异响都得拆半辆车。
我之前想着,既然是本田品牌,质量应该没这么差吧。后来查资料才发现,真正本田标志的产地只有熊本,日本那边的产线,其他地方产的多半是新大洲、五羊贴牌。换句话说,你买的标识不够纯正的,品质自然有差别。我朋友当初图便宜买了地方组装款,质量和耐久都打了折扣。其实买本田就得认准那个独标,老外称Honda Genuine,那才算真本田。
往深了讲,这种结构件的耐用性问题,其实跟供应链选择和研发阶段的取舍有关。拿大撑缓冲胶套举例,这东西一开始设计时,厂家可能选择了某种材质平衡成本和性能,但供应链波动或者材料升级滞后,会导致出厂时用的胶套性能变差。就像做饭,你选了一种卖相佳但容易糊的米,开始还说好,煮了几顿味道不对劲,最后换了一种更耐煮的。汽车零件也是这样讲究原材料的性格。
说个我半年前听到的小段子。这位修理工说过,尽管788元换个衬套有点贵,但实际上拆车、安装加调整的工时成本吧,真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我心里默默算了一笔,像这种日常行驶的部件,折算下来,保养和维修单车月平均花掉的成本,差不多占到整车购入价的3%-4%(这表是我自己估算,样本不算大)。你说买了车不保养,最吃亏的就是车主自己。
不过要说实操差别,还拿裂行和同价位竞品比,我觉得裂行的短轴距和车壳易异响是硬伤,可优点也有,比如油耗表现,至少厂家的数据没骗人,实际城市运行5.5L/100KM上下(这是体感,具体得根据驾驶惯)。跟同级别东风款比,油耗低了0.3~0.5L,虽然感觉区区几毛钱差距,但是按一年跑两万公里算,还是能省不少燃油费。
对用户心理来说,这类异响和小毛病有没有参半的安心感呢?厂家的售后和口碑维护似乎也在游客让车主不要太计较的底线上做文章。朋友当时跟我说的那句话印象深刻,买车就像找老婆,得找能一起磨合的,不完美但能接受,这个比喻我倒觉得还挺贴切。
这让我想起另一个问题:面对这些日常工程能量大却烦人的小毛病,本田的研发团队到底有没有在前期设计中抓重点?当初研发时,选择耐用材料和精准制造的权衡,可能并不简单。供应链限制造成的零件变化,甚至交期紧张,也会促使厂商妥协。研发过程像在打怪升级,明知道有更好方案,资源预算限制又得先忍着。咱车企研发的人都知道,这里头是暗战多,讲得细了有点长(这段先按下不表)。
回到大撑缓冲胶套,买车时候你会不会试着用手按按,听听有没有异响?不少人觉得麻烦,其实这一步环节很关键。曾有朋友嫌麻烦,买后不仔细检查,结果发现异响时已经磨损严重。是否意味着,车主的使用惯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零件寿命?
我笃信品牌口碑,但见过这么多车的实际表现后,不敢完全服从于标签。就算是本家出品的Honda Genuine,也有自己的局限和弱点。市场上不少所谓本田的车,都需谨慎辨别产地、标志以及配置。
你们开这类125踏板,最在意的是哪点?大撑异响?轴距稳不稳?还是那看不见摸不着的使用感?
突然想到一个没细想过的方向——如果大撑缓冲胶套能开发出自愈材质,能不能大幅提升耐用度?或许10年后,会有全新革命出现(猜测,非官方信息)。
留着这个想法,先不急着下结论。讲真,汽车这行,毛病多是常态,能不能找到最合适自己的那款,或许才是重点。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