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分钟横渡 1480 米长江!奇瑞捷途纵横 G700 成百年汽车工业首款成功渡江越野车,10 月 19 日正式上市,34.99 万 - 42.99 万预售价区间

2025年10月16日的安徽芜湖长江畔,黑沙洲渡口的人群盯着江面泛起的涟漪——一台银灰色的SUV正缓缓驶入水中,没有船桨,没有浮筒,车身逐渐被江水淹没至车轮以上,却没有下沉的迹象。22分钟后,这台捷途纵横G700稳稳靠上南垄汽渡渡口的滩涂,完成了1480米的航程,成为百年汽车工业史上首个横渡长江的越野车。

22 分钟横渡 1480 米长江!奇瑞捷途纵横 G700 成百年汽车工业首款成功渡江越野车,10 月 19 日正式上市,34.99 万 - 42.99 万预售价区间-有驾


当时江面宽度约1.2千米,水流时速维持在5-10km/h,表面平静的水域下藏着乱流与漩涡,水深最深达到20米。围观者用镜头捕捉到,车辆入水后没有出现侧倾,尾部的推进器划出清晰水痕,始终以7km/h的速度直线航行,就像一艘迷你快艇。

支撑这一操作的是车底的800V高压碳化硅高转速推进器系统,两台军工级涡轮推进器合力能产生3000N的推力,相当于300公斤的牵引力,刚好带动3吨重的车身对抗水流。车身侧面的一体式无孔油漆车身在入水瞬间触发了通道主动密闭技术,密封胶条自动膨胀,底盘排水孔全部关闭,乘员舱能承受相当于水下2米的20千帕水压,现场技术人员用试纸检测车门缝隙,全程没有渗水痕迹。

22 分钟横渡 1480 米长江!奇瑞捷途纵横 G700 成百年汽车工业首款成功渡江越野车,10 月 19 日正式上市,34.99 万 - 42.99 万预售价区间-有驾

它的动力系统藏着奇瑞27年的技术积累,2.0TD混动专用发动机最大功率155kW,扭矩340N·m,45.5%的热效率比行业平均水平高出15%。配合前210kW、后300kW的双电机,总功率达到560kW,比奔驰G500的4.0T V8发动机还高出近30%,零百加速能做到4.6秒。

22 分钟横渡 1480 米长江!奇瑞捷途纵横 G700 成百年汽车工业首款成功渡江越野车,10 月 19 日正式上市,34.99 万 - 42.99 万预售价区间-有驾


这套鲲鹏超能混动CDM-O系统还支持三种模式切换,城市通勤用纯电模式能跑116km,长途穿越切换混动模式,满油满电能续航1400km,比同级燃油越野车多跑400km。遇到极端情况没有充电桩也不怕,基于800V架构的4C神行电池,用快充桩10分钟就能从20%充到80%,喝杯咖啡的时间就能补够续航。

越野爱好者更在意它的底盘配置:双叉臂加五连杆结构搭配空气弹簧,悬架行程能在150mm到350mm之间主动调节,最大离地间隙达到350mm,比坦克500 Hi4-T多出50mm。面对岩石路段时,2挡DHT变速箱能把发动机扭矩放大4.5倍,配合前后中三把电子差速锁,单轮脱困举升力能达到1.3吨,这些参数在环塔拉力赛上已经过验证——它以未改装量产车身份跑完了4500公里的极端赛程,戈壁路面上车身没有出现丝毫形变。

不过有车主看完渡江视频后算了笔账:这车的船舶级防锈漆补一次要两千多,推进器每30小时就得拆开换油封和锌块,单次检修费三千块起步。更关键的是,没经过海事部门审批就下水,不仅可能被罚款1万到10万元,保险公司还会以“特技测试”为由拒赔,毕竟保险条款里明确写着这类情况免赔。

22 分钟横渡 1480 米长江!奇瑞捷途纵横 G700 成百年汽车工业首款成功渡江越野车,10 月 19 日正式上市,34.99 万 - 42.99 万预售价区间-有驾


有人拿它和仰望U8对比,发现两者的“水上能力”完全不同。仰望U8的浮水模式是应急功能,最多维持30分钟,主要用于洪涝时逃生,去年就有车主开去深水潭,结果因为岸边淤泥差点陷住。而捷途G700的推进器系统是专门设计的航行装备,能主动控制方向,但推重比只有0.1,比普通快艇低一半,遇到5米每秒的水流就很难前进了。

它的900mm涉水深度已经追上了路虎揽胜的顶配版本,配合IP68级防水的核心元件,日常越野遇到溪流或积水完全不用绕行。但现场工程师强调,渡江只是技术验证,平时用车还是要避开深水区,毕竟车身底部的推进器进水口容易被泥沙堵塞,清理一次就得拆底盘部件。

车尾部的“纵横架构”标识藏着更多细节:这套平台整合了混动系统、云台底盘和六大越野技术,甚至考虑到了高原环境的适应性。之前在海拔5000米的测试中,发动机热效率没有明显下降,电机响应速度也没受低气压影响,这让它能兼顾沙漠、冰雪、高原等七种极端路况。

现在距离上市还有三天,不少人在讨论这个价格是否值得。35万起步能买到百万级的空气悬架、三把锁和800V快充,还有独一份的“水上航行”能力,但后续养护成本和法律风险也是绕不开的问题。有人在论坛里晒出订单截图,备注里写着“选装底盘防腐套件”,也有人留言“等首批车主的半年用车报告”。

渡江当天留在现场的技术人员没多说性能参数,只展示了一张图片:1949年渡江战役时的木盆,和今天的G700在同一处江面的对比。车身的水痕还没干,推进器的叶轮上沾着长江的泥沙,这些痕迹都在诉说这场没有先例的尝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