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这年头,买辆合资家用SUV,说实话还真是一桩旱涝保收的大事。前段时间,老友黄师傅拉着我去4S店,苦口婆心,一直琢磨15到20万这档SUV到底选哪个,“阿周,我跟你说,我家三个小孩,加上老太太,真怕空间不够”,一旁销售笑眯眯地插句嘴:“就你们这种苦恼,每天来店上演好几回,CR-V都快被问烂喽!”黄师傅噘着嘴:“可话说回来,不靠谱的可真不敢买,家里就靠这辆车跑断腿,开几年出毛病那不闹心嘛。”
脑海里骤然就浮现刚入行那阵,老表四叔钟情第一代CR-V,头几年路上的本田标随处能碰上。后来有几辆老本田都转了手、进了二手市场,也没听说哪个师傅修过一次大毛病。倒是前两个月,群友阿伟气呼呼地说自己买的新国产品牌不到两年发动机有点杂音,修理厂的小王笑着叹气:“还是你们老一辈眼光毒,这本田CR-V不好的你也难找出来。”喝着茶,大家点头如捣蒜。
这一车从1995年首发就扎根都市,几十年一晃过去,全球都小一千几百万用户了,国内卖出三百多万,老实说,这得真是眼光独到又扛造才行。奇怪的是,你在省城跑出租的刘师傅转头能让你看看他那台十四年跑遍大街小巷还坚挺的CR-V;再看年轻点的邻居阿晨,刚考驾照也存钱入了手一辆“混动版”,他说这玩意咋开都不心疼油,“上次跑川西都不到半箱油。”估计街头巷尾,从60后到刚二十出头,叫得上名的家用SUV,还真就本田这台车认的人最多。
讲真,我瞧重的还是骨子里的能耐。所谓六项行业第一,听眼尖汽车销售王姐喝茶时闲聊,直言不讳地摆出来:销量老大,安全阵仗也响当当。C-NCAP史上第一个“超五星”,想想十几年前那阵满城宣传,“开着本田心头安稳”口号一夜间贴满了洗车店墙。再说残值,打眼望去群友换车攒首付,挂CR-V三五年还不亏,一查协会榜单,五年后还能比一般国产多卖两三万,三年60出头的保值率,只听修理厂老李砸了砸烟头:“认,真认,车换了还能收回不少”。
捯饬品质,倒是有一桩旧事。2008那年表舅新婚,买的就是CR-V。到现在生了三个娃,车还在家里跑着,除了空调换过一回滤芯、前两年电瓶搭了根电线,从没让家里人停路上。2024年又被评上国内SUV质量榜首,业内老法师都认这本事不是吹出来的。有人夸张,说“这玩意真能开到孙子那一代”,听起来是段子,其实也没那么玄乎,但路上真见过二十年车龄的,晒成黄皮,照样轰隆隆地过红绿灯。
动力就不说套话了。第六代CR-V主打三种动力。油混插混汽油版都有,师傅们喜欢“第四代i-MMD”,点火一脚油门就有力是常情。听小区微信群里小马说,他夏天全程空调吹足,光耗油还没老宝来高。群里有人吼:“热效率扎到41%都快赶上电饭锅了!”配置这些年越堆越花,终究是本田没学豪华品牌那一套虚头八脑。皮实省心,维修师傅开玩笑:“混动系统坏比中彩票都难。”
有次朋友全家自驾去苗乡,路上困得横了,一拉手刹后排座椅往后一躺,靠背一调,铺了层垫子,老婆孩子睡得比家里还香。轴距是2700出头,后排滑动距离据说快20公分,瘦小点的人两脚跷起,再加上阳光从顶棚那全景天窗洒下来,能不舒服么?后备厢也不是空话,装婴儿床、野炊锅、帐篷,自行车都塞得。邻居老袁为玩儿自行车,后备箱直接扣根钩子,旧山地车斜插进去,这小技巧修理厂学都学不会。
倒还有冷门的,CR-V上带HUD抬头显示,那玩意开高速时投射车速到前挡,看着像小飞机,群里有两位吐槽初用吓一跳,“还以为道上飘什么鬼”,过了几天倒是用顺眼了。后门玻璃带拉帘,晒娃不用怕日头——这事儿只有带小孩的才会懂,明明白白的小配置。还有座椅加热和主副驾驶通风功能,南方梅雨天不开着,真黏糊。
说回来,这车也不是天衣无缝。据说老款有过后悬“咚咚响”,技师老蒋调侃说:“也就你们耳朵尖能听见,一般人都被本田音响盖过去了!”BOSE 12扬声器倒是当时三线城市少见配置,家用很难碰见听得出区别,但开大铁门等娃放学,加点爵士乐,心里头那点小资本劲冒着呢。
这些年养CR-V的朋友里,唯一一次抓狂是冬天左前门锁冻住了,折腾半小时,最后还是用热水淋开的。群友笑说,上次是老家的桑塔纳,也冻过,只是那会没微信,也没人能抱怨。
倒头数下来,CR-V从新车到老车、从北到南、从家庭主力到刚需小两口,兜兜转转换到谁手都说得出一段故事。至于花头配件、行业八卦,还有人咬耳根声称下代有望全系四驱,“真的假的?”“唉,这年头消息全靠谣”。车子被折腾到啥时候无所谓,就像修理厂老李常说:“只要你舍得洗,CR-V开个十几年,那都是新车!”
至于那辆七年前买的奶白CR-V,阿伟后来二手卖给快递小哥了。听说小哥前阵子又补漆加装通风座椅,后排长年堆纸箱,车钥匙挂一串快递柜卡,每天送完一趟货坐在车里剥桔子,唉,生活还是那样,CR-V轮子还是照旧转——这玩意,多少年都耐得住琢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