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车不香了?3款中型车降至11万起,曾风光无限,现令人惋惜!
大家好,我是老张,一个在汽车圈摸爬滚打十几年的“老司机”。今天咱们不聊别的,就来聊聊一个让很多老车迷感慨万千的话题:合资车,真的不香了吗?记得十年前,要是能开上一辆主流合资品牌的B级车,那可是相当有面子的事儿。那时候,雅阁、凯美瑞、迈腾,哪个不是加价提车还一车难求?可如今呢?我逛4S店的时候都惊呆了,曾经高高在上的合资中型车,价格已经下探到和国产A+级轿车抢饭吃的地步了。就像今天要聊的这三款——现代名图、本田雅阁、起亚K5,经销商报价纷纷降至11万起,这价格,别说B级车了,连不少A级车都得抖三抖。
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是国产车真的崛起了,把合资品牌逼到了墙角?还是合资品牌自己战略失误,错判了形势?又或者,这是市场优胜劣汰的必然结果?“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句话用在今天的车市再合适不过了。曾经风光无限的合资三剑客,如今为了销量和市场份额,不得不放下身段,打起了价格战。这到底是消费者的福音,还是品牌价值的流失?今天,我就以一个过来人的视角,带大家好好盘一盘这三款车,看看它们值不值得在这个价位入手,顺便聊聊合资车的未来,究竟该何去何从?
先来说说第一款,现代名图。说实话,这车在我印象里一直是个“老实人”的形象,主打的就是一个皮实耐用、性价比高。但这次全新换代后的名图,真是让我刮目相看。外观上,那个六边形镀铬进气格栅配上犀利的大灯组,再加上溜背式车身和贯穿式尾灯,哪还有半点老气横秋的样子?活脱脱一个韩系小鲜肉!开在路上,回头率绝对不低。尺寸方面,4780mm的车长和2770mm的轴距,在同级别里虽然不算顶尖,但也足够宽敞,家用绰绰有余。
坐进车内,最吸引我的就是那两块并排的12.3英寸大屏,科技感瞬间拉满。平底式方向盘和换挡拨片的加入,也给这台家用车增添了几分运动气息。配置更是没得说,L2级驾驶辅助、360度全景影像、自动驻车这些主流配置一个不少,甚至还配备了空气净化系统和驾驶员注意力警告,细节考虑得很周到。动力上提供了1.8L自吸和1.5T涡轮增压两款发动机,匹配CVT和双离合变速箱。1.5T版本170匹马力,253牛米扭矩,日常使用完全够用。有网友调侃:“以前嫌韩系车没技术,现在发现人家技术都用在刀刃上了,省下的钱全砸在配置和设计上,这谁顶得住?” 不过,缺点也有,比如车机系统虽然功能多,但流畅度和UI设计相比新势力还有差距;另外,后悬架虽然是多连杆,但调校偏硬,过减速带时后排乘客可能会抱怨几句。
第二款,本田雅阁。这可是B级车里的常青树,保值率常年霸榜的存在。如今入门版也降到了11.98万起,这个价格可以说是“骨折”了。雅阁的外观向来走的是稳重路线,熏黑格栅、贯穿式尾灯,加上接近5米的修长车身,开出去依然很有气场。“开不坏的本田”这句老话,在雅阁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可靠性是它最大的资本。轴距达到2830mm,后排空间非常宽敞,跷个二郎腿都不成问题。
内饰嘛,依然是熟悉的“本田味”,没有花里胡哨的设计,一切以实用为主。10.2英寸全液晶仪表盘和12.3英寸中控屏算是跟上了时代,Honda CONNECT系统功能也算齐全。最让人放心的还是它的L2级驾驶辅助系统(Honda SENSING),无论是高速巡航还是城市拥堵,都能大大减轻驾驶疲劳。1.5T地球梦发动机,192马力,260牛米,配CVT变速箱,动力平顺,油耗还低,WLTC综合油耗才6.6L/100km,这经济性,谁不爱?但话说回来,雅阁的隔音一直是短板,尤其是跑高速时,胎噪和风噪比较明显,车内的交谈需要提高音量。另外,为了追求操控和轻量化,悬挂调校偏运动,遇到烂路颠簸感较强,舒适性打了点折扣。有网友戏称:“雅阁开起来像轿跑,坐起来像卡丁车。”
最后是起亚K5,这车简直就是为“颜值控”量身打造的。前脸一体式大灯和格栅的设计,科幻感十足;侧面溜背造型,动感优雅;尾部小鸭尾加上贯穿式尾灯,精致感拉满。毫不夸张地说,K5的颜值在同级别里绝对是第一梯队,开出去绝对不会被当成出租车。尺寸和雅阁一样,都是4980mm车长,但2900mm的轴距却是同级最长,意味着它拥有更出色的后排腿部空间。
内饰用料很舍得下本,大量软性材质包裹,木纹饰板和缝线点缀,质感营造得很到位。旋钮式换挡机构也提升了科技感。动力系统提供1.5T和2.0T两种选择,特别是那台2.0T发动机,240马力,353牛米,匹配8AT变速箱,这套动力总成无论是加速性能还是平顺性,都堪称同级标杆,一脚油门下去,推背感说来就来。网友评价:“以前觉得起亚车开起来‘肉’,现在这台K5,简直就是西装暴徒。”当然,鱼和熊掌不可兼得,2.0T车型的油耗相对较高,日常使用成本会增加。而且,起亚的品牌影响力相比本田、丰田还是要弱一些,二手车保值率可能会让人心里打鼓。
说了这么多,回到最初的问题:合资车不香了?我看未必。价格是降下来了,但三大件的成熟稳定、品控的可靠性、以及多年积累的口碑,依然是它们的核心竞争力。11万起买一台轴距近3米的中型车,还要啥自行车?但这背后也确实透露出一丝“令人惋惜”的味道。曾经那个靠品牌溢价就能躺着赚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现在的合资品牌,必须拿出真本事,用产品力说话。那么问题来了,在国产新能源车的猛烈攻势下,你觉得合资品牌还能守住自己的阵地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