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九银十车市狂热:销量飙升,利润却暴跌!行业洗牌,谁将出局?

这车市,最近简直是烧开了的沸水,咕嘟咕嘟冒着热气!

你是不是也感觉到了?

身边朋友,同事,茶余饭后聊的,十有八九都离不开车。

不是在研究新车型,就是在去4S店的路上,或者干脆已经把爱车提回家了。

我琢磨着,这哪是什么“金九银十”啊,这分明就是一场汽车界的“大爆炸”!

那股子新车独有的味道,皮革、塑料,还有一点点机油味儿,混杂在一起,就像是宣告着一个时代的到来,活力四射,让人心潮澎湃。

金九银十车市狂热:销量飙升,利润却暴跌!行业洗牌,谁将出局?-有驾

我们先来摆事实,讲道理。

九月份那会儿,我这双眼睛都快不够用了。

粗略一盘点,国内新发布的车型,亮相的,预售的,大大小小加起来,竟然超过了七十款!

而各类汽车相关的发布活动,更是密密麻麻,累计突破百场。

这数字跟去年九月比,直接翻了个倍,你说这阵仗大不大?

进入十月,这股热浪丝毫没有减退的迹象。

奇瑞风云T11、魏牌高山7、零跑D19,还有北京现代EO羿欧这些,接连不断地涌入市场。

这不再是简单的竞争,分明是高手过招,刀光剑影,每一款新车都带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劲头,将市场推向了前所未有的激烈程度。

那么,究竟是什么引爆了这波购车狂潮?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先生一语中的:海量新车入市,对市场销售的推动力是惊人的!

数据不会说谎。

九月,咱们国家的汽车零售量达到了224.1万辆,这可不是个小数目。

它不仅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3%,环比也上升了11.0%。

更令人惊叹的是,这个数字直接超越了2017年九月219万辆的历史记录,多出了整整五万辆!

截至目前,今年累计零售量已达1700.5万辆,同比增幅9.2%。

这串数字,是不是像极了股市里的那根大阳线,直冲云霄?

金九银十车市狂热:销量飙升,利润却暴跌!行业洗牌,谁将出局?-有驾

在这背后,有几股力量交织在一起,共同催生了这场盛况。

首先,政策的指挥棒起了关键作用。

新能源汽车的购置税减免政策,眼看就要到期了。

从2026年开始,将从“全免”调整为“减半征收”,虽然每辆车最高还能减免1.5万元,但毕竟不如全免来得痛快。

这就好比商场打折季尾声,消费者们自然会争相赶上“末班车”,将购车计划提前。

谁不想省点儿钱呢?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女士的分析也印证了这一点。

九月的汽车消费指数高达88.9,呈现上升态势,预示着十月市场将继续保持暖意。

其中,消费者入店意愿指数和购买意愿指数都非常高,这不就说明大家伙儿心里有谱,口袋里也有钱,就等着一个合适的时机出手吗?

政策与促销的双重刺激,像两把火,把消费者的购车热情彻底点燃。

除了外部因素,国内汽车制造企业的“内功”也日益深厚。

崔东树先生还提到一个关键点:自主品牌新车研发周期,已经从过去的四十八个月,大幅压缩到不足二十个月。

这速度,简直是逆天的存在!

产品更新迭代的速度快得让人目不暇接,科技配置的升级更是日新月异。

今天你还在琢磨一个新功能怎么用,明天更酷炫的技术可能就摆在你眼前了。

这种高效的研发和生产能力,无疑为市场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我们再来看看自主品牌在各个细分市场的表现,简直是“百花齐放,争奇斗艳”。

在中大型SUV和MPV领域,极氪9X、理想i6、魏牌高山7、零跑D19、岚图泰山、问界M7、蔚来ES8、吉利银河M9等一众车型,它们不是简单地堆砌配置,而是深刻理解了我们老百姓“既要顾家,又要享受”的消费心理。

它们提供了宽敞舒适的乘坐空间,智能便捷的驾驶体验,让家庭出行变得惬意,也让驾驶者能感受到科技带来的乐趣。

这些车型的销售数据,更是让人惊掉下巴。

吉利银河旗下的旗舰插混大六座SUV银河M9,上市仅仅24小时,订单就突破了2.3万台;鸿蒙智行全新问界M7,5分钟订单破万,1小时三万,24小时更是达到了四万台!

蔚来旗舰SUV全新ES8,定价40.68万元起,Baas租电模式下29.88万元起,发布后36小时,订单量便超过五万。

这哪里是卖车?

这简直是“秒杀”!

屏幕上不断跳动的订单数字,是不是让你感受到了市场那股汹涌澎湃的购买力?

小车市场也毫不逊色。

比如10月10日上市的2026款吉利星愿,在叠加限时权益后,起售价仅为6.58万元。

这款小车不仅成功打破了比亚迪海鸥和五菱缤果长期以来的市场垄断,更以月均四万辆的销量,迅速崛起为同级别车型中的“明星”。

到了2025年九月,它的月销量甚至突破了五万辆。

这说明,无论高端低端,只要产品力过硬,价格合理,消费者都会用钞票投票。

正是这些自主品牌的出色表现,构成了2025年车市“金九银十”的强大推动力。

吉利汽车和长城汽车,九月的销量增幅分别达到了42.8%和37.3%,这增速,远远超过了当月汽车行业6.3%的平均增长水平。

这充分证明了我们中国自己的汽车品牌,已经具备了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引领潮流的能力。

不仅国内市场风生水起,中国汽车在海外也“扬眉吐气”,出口数据一路飘红。

九月,我国乘用车出口量达到了52.8万辆,同比增长20.7%,环比增长5.7%。

今年前九个月,乘用车出口总量已达399.9万辆,同比增长12.5%。

新能源车的出口表现尤为抢眼,九月新能源乘用车出口21.1万辆,同比暴增96.5%,占乘用车出口总量的40.1%。

前九个月,自主新能源汽车出口量达到132万辆,增长了125%。

崔东树解释说,插电混动和混合动力车型,尤其是插混皮卡,正逐渐成为出口增长的新引擎,表现出了强大的市场适应性。

奇瑞汽车,可以说是中国品牌走向世界的杰出代表。

截至九月底,奇瑞集团全球用户已突破1772万,其中海外用户超过543万。

它的产品远销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拥有16个KD工厂。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升山先生透露,奇瑞集团未来几年还计划在全球建立26个海外研发中心。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我们不止要卖车出去,还要将中国的研发能力、制造标准和创新理念,深深扎根于全球各地,打造出更符合当地消费者需求、更具竞争力的产品。

每次听到这些消息,我这心里都热乎乎的,骄傲感油然而生。

然而,在这场表面光鲜的“增长盛宴”背后,我却隐约感到一丝不安。

销量数据固然喜人,但利润状况又如何呢?

数据显示,今年一到八月,汽车行业的利润总额为3035亿元,同比竟然下降了0.3%。

行业利润率仅为4.5%,远低于下游工业企业6%的平均水平。

这不就相当于,你卖得越多,越热闹,但实际到手的回报却在缩水吗?

这就像《史记》里说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但如今,这“利”字,却显得有些捉摸不定了。

特别是在八月份,汽车行业的收入增长了7.5%,可利润却同比下滑了10%,利润率仅有3.4%,创下了历史同期的最低点。

回顾过去五年,汽车行业的利润率呈现出持续下滑的趋势:从2021年的6.1%,降至2022年的5.7%,2023年进一步下探到5%,而2024年的销售利润率更是只有4.3%。

这说明,整个行业正承受着巨大的盈利压力。

金九银十车市狂热:销量飙升,利润却暴跌!行业洗牌,谁将出局?-有驾

利润空间的压缩,必然加速行业的洗牌。

就在十月初,极星汽车关闭了其位于上海的最后一家直营门店。

今年上半年,极星在华累计销量仅为69辆,这种惨淡的市场表现,与整个行业的热闹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极星的困境,绝非个案。

近年来,我们目睹了多个新兴新能源汽车品牌,因资金链断裂、产品竞争力不足等问题,不得不黯然退出市场。

现在,京东汽车、智能清洁家电企业追觅科技等跨界“新玩家”也纷纷入局,传统车企更是全力以赴,这无疑让未来的竞争更加白热化。

那些实力不足的企业,很可能面临被市场淘汰的命运。

那么,对于身处其中的汽车企业而言,如何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持续保持产品创新能力,有效控制成本,并提升盈利水平,无疑是决定未来生死存亡的关键。

而对于整个汽车行业来说,随着更多新力量的加入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其产业格局必将不断重塑。

智能化和电动化,将不再是简单的趋势,它们会成为未来汽车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引领整个行业走向一个全新的篇章。

我坚信,在这样的竞争和演变中,最终受益的,还是我们这些普通的消费者。

因为,未来的车,一定会越来越智能,越来越懂我们,也越来越好玩,不是吗?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