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市场可真是热闹,尤其是咱们老百姓最关心的十几万到二十几万这个价位的家用车,新车一款接一款,看得人眼花缭乱。
在新能源车势头越来越猛的今天,很多以前大家耳熟能详的合资老牌燃油车都感觉到了不小的压力。
就拿日产天籁来说,这车在国内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了,以前凭着坐着舒服,像个“移动大沙发”的特点,赢得了不少家庭用户的喜爱。
但是,面对现在的新对手们,老款天籁在设计和智能化方面确实显得有些跟不上时代了。
也许是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东风日产最近就拿出了他们的新款中期改款天籁,还给它起了个新名字,叫“天籁PLUS”,实车照片一出来,立刻就引起了大家的广泛讨论。
很多人都在关心,这次的“PLUS”到底加了些什么?
是真正的大升级,还是简单的小修小补?
面对现在竞争这么激烈的市场,新款天籁还能不能找回当年的风光呢?
咱们今天就来仔細看看这款新车,分析一下它的里里外外都有哪些变化。
首先从大家第一眼就能看到的外观说起。
新款天籁PLUS在“脸面”上下的功夫最大,可以说进行了一次彻底的革新。
老款天籁那个标志性的V字形大嘴前脸,这次被完全放弃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尺寸非常夸张的横向大嘴式格栅,几乎占据了整个车头的下半部分。
这种设计风格,很明显是在向当前流行的设计趋势靠拢,特别是很多新能源车都喜欢用这种宽大的前脸来营造科技感。
格栅内部的细节也做得挺用心,用了很多短小的亮银色饰条排列组合,形成一种矩阵式的效果,看起来比以前的黑色蜂窝网要精致不少。
大灯的造型也变了,内侧直接嵌入到格栅里,形成一体化的感觉,而且大灯上方还增加了一条贯穿式的LED灯带,这在白天和晚上都能有效拉伸车头的视觉宽度,让车子看起来更宽、更低趴,显得更稳重。
车头下方保险杠的设计也和格栅形成了呼应,同样是贯穿式的进气口和一条横贯左右的镀铬饰条,让整个车头的层次感更加丰富。
总的来说,这个新前脸的设计思路很明确,就是告别过去,努力让自己看起来更年轻、更时尚、更有科技范儿。
车身侧面的轮廓和线条基本没变,还是我们熟悉的天籁那个流畅的样子。
这一点也很好理解,毕竟这只是一次中期改款,不是彻底的换代,车身主体结构一般是不会动的,成本太高。
不过,为了增加点新鲜感,日产给新款天籁PLUS换上了全新样式的轮毂,也算是侧面为数不多的亮点了。
这里有一个数据值得注意,新款车型的车身长度变成了4920毫米,比现款车型增加了14毫米。
虽然这1.4厘米的长度对于车内的乘坐空间来说,几乎感觉不到任何变化,但在宣传上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提升。
对于很多国内消费者来说,买车的时候还是挺看重尺寸数据的,觉得车子越长就越大气,所以这个小小的改动,更多的是一种迎合市场喜好的心理策略。
车尾的变化同样非常明显,可以说和车头一样是焕然一新。
老款那对有点肥大的C字形尾灯不见了,换成了现在非常流行的贯穿式尾灯。
这种设计不仅晚上点亮后辨识度很高,也让车尾看起来整体感更强。
尾灯中间还把日产的LOGO换成了“NISSAN”的英文字母标识,这也是现在很多品牌提升档次感的常用手法。
后保险杠也经过了重新设计,和车头一样增加了一条贯穿式的镀铬装饰条,起到了前后呼应的效果。
还有一个细节是,原来露在外面的排气管,现在改成了隐藏式设计。
这种做法让整个车尾显得更加简洁干净,也是在有意无意地向电动车的设计风格看齐,弱化传统燃油车的机械特征。
如果说外观的改变是为了让人眼前一亮,那么新款天籁PLUS的内饰升级,才是这次改款最核心、最有诚意的地方。
坐进车内,你会发现这已经完全不是你印象中的那个天籁了。
老款那种有点居家但略显陈旧的中控台设计被彻底颠覆。
最吸引眼球的,就是中控台上方那个尺寸明显加大的悬浮式中控大屏,以及驾驶员前方的全液晶悬浮式仪表盘。
这两个大屏幕的加入,瞬间就把车内的科技氛围拉满了。
同时,中控台的实体按键数量大大减少,整体布局变得非常简洁。
原来那个又大又占地方的传统机械档把,也终于换成了造型小巧精致的电子换挡杆,不仅操作更方便,也给副中控台区域释放出了更多的储物空间。
方向盘上的多功能按键也采用了新的样式,看起来更有质感。
当然,内饰升级的重头戏,并不仅仅是换了两块大屏幕这么简单,关键在于屏幕里面的“灵魂”变了。
根据官方信息,新款天籁PLUS将搭载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和HUAWEI SOUND音响系统。
这可以说是这次改款最大的杀手锏。
鸿蒙座舱的加入,意味着天籁的车机系统将不再是过去那个反应慢、功能少、界面老旧的系统,而是直接拥有了和华为手机类似的流畅操作体验、美观的用户界面以及丰富的应用软件。
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和华为的手机、手表等智能设备进行无缝连接和信息共享,比如手机上的导航可以直接发送到车机上,这种智能生态的体验,是传统车机系统无法比拟的。
可以说,日产这次是做了一个非常聪明的决定,知道自己在软件和智能化方面追赶国内品牌很吃力,索性就直接和行业顶尖的华为合作,一步到位,把自己的短板变成了长板。
这不仅是技术的飞跃,也体现了这家老牌合资车企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积极求变的态度。
最后再来看看动力部分,这也是很多人关心的一点。
在“心脏”方面,新款天籁PLUS选择了延续现款的配置,继续提供2.0L自然吸气和2.0T涡轮增压两款发动机。
其中,那台2.0T的VC-Turbo可变压缩比发动机,最大净功率有179千瓦,技术含量和动力水平在同级别中依然是第一梯队,对于追求驾驶感受的用户来说,动力是完全足够的。
而另一台2.0L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净功率106千瓦,它的优势在于技术成熟可靠、运行平顺,而且油耗相对更低,更适合那些对动力要求不高、追求经济实用的家庭用户。
保留这两套纯燃油动力总成,好处是稳定可靠,毕竟经过了长时间的市场检验,后续的维修保养成本也比较透明。
但缺点也同样突出,在如今这个混动和插电混动车型大行其道的时代,新款天籁没有提供混合动力版本,这会让它在燃油经济性以及面对一些限牌城市的政策上,相比丰田凯美瑞、本田雅阁以及众多国产混动车型,少了一些竞争力。
这或许是日产在成本控制和市场策略之间做出的权衡。
综合来看,新款天籁PLUS的思路很清晰:在保留自身舒适、可靠的传统优势基础上,通过外观的大幅年轻化和内饰的智能化革命,特别是携手华为补齐了最大的短板,再加上预计16万到18万左右的起步价格,试图以一种“新旧结合”的方式,来重新吸引那些既信赖合资品牌品质,又渴望 moderne 科技体验的消费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