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的夏天,热气才冒头,车展这边就已经是人堆里头。零跑摊位那堆人确实扎堆,有人拍摩根粉,有人在B01附近围看,销售还在边上说这一万台交付,跟捡到宝似的意思差不远。正好我舅舅要换车,群里转发了段发布会的视频,圈里人吵得不亦乐乎,B系列拿出来说个不停。
车展那天,我也挤过去瞅了会儿,本想着蹭点冷饮,没想到展台摆的摩根粉B10,颜色还真有点意思。有人当场开玩笑说,这配色看着像菜市场的塑料袋,但年轻人搁一块,倒真不显俗。零跑那位曹总、副总裁周颖还在边上受访,台上说三句话,台下就有五种传法。你别看B系列长得个性,其实主打还是那传统紧凑型,听师傅说,10万顶配以下那几千块的价格动一动,直接影响年轻人纠结很久——咱家里小姑也在这个价位里挑车挑了半年,最后还是看了车灯和车系统才拍了板。
老车友早就吐槽过,B10的方向盘包裹感有点松垮,新款据说改了点——这个还是技术组群自己爆料的,和那些参数表格上的说法不太一样。倒也有冷门配置,听零跑销售随口一提,说B10隐藏式空调出风口,夏天风劲大,冬天温差能自动调,但有人在东北用就觉得不太顶事,不如传统轰呐呐吹得彻底。
说回车型规划。零跑自己嘴里讲的A系列,其实更偏A0、A00那种,主打的是低价、小巧位市场。群里管卖小车的叫“菜市场杀手”,大概因为上下班接娃最方便,能在胡同里原地调头。B系列下探到10万以内,像B10拉着做活动,师傅都说“便宜不一定好用”,有一次邻居小房翻车,原来是图便宜,买了没看周边维修点,就近找了个小作坊,结果电池坏了挨了顿骂。
这次曹总倒是放了话,说D系列要在30万的区间做出50万的气派,这话听着大,但圈里老司机都比较关心能不能撑得住。其实D系列那几款座椅加热和通风都做得还算实用,上个月有位从苏州回来的车友说,主驾座椅按摩逼格挺足,就是用着不太靠谱,有点卡顿,还得回厂里刷系统。话说回来,这个区间以前是BBA垄断,如今国产卷成这样,大家也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辅助驾驶部分,零跑这几年下了不少力气。去年群里疯传零跑要出高阶辅助,硬件都埋好了,软件一升级就能全激活,怕只是吹,因为有群友上高速被限速提醒烦到砸方向盘。明年说是能进第一梯队,这也得看系统实际体验,不能光听发布会吹牛,尤其是夜晚识别大狗小孩那种细节,老王说“别信一口气能上天,落地才知道底裤够不够扎实。”
海外市场这事,销售经常提起零跑跟Stellantis合作,说是资源导入快。不过我认识的一位留学德国的小表弟,说海外车展上零跑展台人也不少,只是外头人更看中售后和保险,光靠颜色和价格不顶用。听小道消息,零跑合资公司今年刚成立就直接推了几款新车,只是本地制造还没完全跟上,物流、配件得再磨磨。
至于之后的量,车群里也爱拉帮结派讨论。想实现一年100万辆目标,就得每月凑进8万台,销售直接宣称“拼崩了”,但实际上,光靠B和C系列主力,A和D还得跟上。老车友说,C系列在城市里用着顺手,但乡下跑颠簸路还是有点费劲。坊间还流传一则段子,零跑车老是被拿来和广汽比,其实技术底子各有千秋,小众车友越来越多,光靠销量冲量也未必能撑场面。年中时技术组还泄露,B系列年底会加一项自定义迎宾模式,群里却有人说“别整幺蛾子,先把后排喇叭调好。”
这几年,零跑圈子里话题不断,维修店师傅最爱念叨的还是电池和屏幕,那玩意儿去年夏天之一被曝热脱胶,群里吵了半天。那次有个师傅结结巴巴地说:“这车啊,什么都往电上靠,零件贵,小毛病多。”新车老车混着看,别个都说销售吹破天,现实开起来,细节还是藏得挺多琐碎。
我那舅舅最后看了好几回摩根粉,嘴里还嚷着颜色太跳。今年下半年,零跑估摸着再出几个新款,但老王早就说,“买车嘛,眼睛要亮人要稳,别光看噱头,能开住才是硬道理。”凑巧前几天小房跟我讲,B10用了一年,超车稳,但后排头枕太硬,每次载娃都得垫块毛巾。朋友圈有个最爱新东西的哥们,前阵子订了零跑D系列后悔了,说是自动泊车老转不过角,进小区门还得手动干预。
有时候车群里八卦,都比官方消息劲爆得多,听信哪个,自己心头过过,才知道车圈水深。至于零跑明年要不要冲进第一梯队,究竟哪个系列能撑起市场,这些问题,每家修车铺的师傅都有一句话:好车,得靠时间用出来——别急,等过两年再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