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起诉常尧,法院公告失联,长城反腐成焦点

比亚迪,一个将新能源车卖到全球的中国企业,近日突然曝出“大瓜”:正式起诉常尧,案由是网络侵权。消息一经公布,汽车圈炸开了锅。更具戏剧性的是,法院压根联系不上常尧,只能“公告送达”,仿佛悬疑电影里的失踪人口。网络传言更是添油加醋——说常尧是长城汽车坦克品牌的CEO,刚上任就出事,甚至神秘失联两月有余。至于被起诉的常尧是否就是坦克品牌那位,法院公告一片“克制”,只字未提。但在今年四月上海车展上,“常尧”确实以坦克品牌总经理身份接受采访,那次也成了他最后的公开露面。七月中旬,更有汽车自媒体称其失联,原因指向了“廉洁问题”——在长城汽车,这就是高压线,碰都不能碰。

比亚迪起诉常尧,法院公告失联,长城反腐成焦点-有驾
比亚迪起诉常尧,法院公告失联,长城反腐成焦点-有驾
比亚迪起诉常尧,法院公告失联,长城反腐成焦点-有驾
比亚迪起诉常尧,法院公告失联,长城反腐成焦点-有驾

但无论常尧的失联是否与比亚迪起诉有关,有一件事毋庸置疑:长城汽车的反腐,是真的铁腕。从掌门人魏建军到遍布全国的神秘“特工组”,你可以把这里想象成商战版的锦衣卫。车企里流传着一句话,在长城搞腐败,只有“死”路一条。特工组的作用从公司内上下扩展,举报渠道一应俱全,电话、微信、邮箱,连举报菜单都无比详尽,甚至用情景剧的方式普及告诫。从收红包、职场老赖到吃饭应酬,“一抓一个准”。据《环球企业家》报道,监察本部神秘莫测,被员工形容为“无处不在”,对违规现象严加管控。员工哪怕只是下班不关电脑显示器、骑摩托没戴头盔,都在监察本部的“雷达”下无所遁形——更别提贿赂和私下聚会。一旦被逮个现行,解雇无商量。

这种反腐氛围,甚至体现在公司园区的大石头上。石头上刻着长城历史上最严重的贿赂案件,时刻警示所有员工:不廉洁,滚蛋。许多供应商都点赞长城,理由很朴实:内部不搞特殊,不打高尔夫、不欠账、不压价格。长城汽车内部制度苛刻、反腐高效,谁敢碰潜规则,基本等于自断职业生命。如果常尧真栽了,恐怕在长城的“江湖”也要写上句号了。

说起来,常尧的履历堪称“精英成长史”:约克大学本科,2022年加入长城任坦克品牌用户运营高管,三年三跳,2024年升任副总,2025年担任CEO。坦克品牌在他手里也玩起“用户共创”,用户发言时间甚至超过厂家领导。常尧向外界强调,坦克品牌的核心是用户与品牌共同定义越野文化,情感链接才是王道。四年卖出65万台,成为“方盒子”造型的行业标杆。可惜,2025年风向突变,品牌首次销量负增长。比亚迪方程豹等新晋竞争者虎视眈眈,奇瑞、捷途、iCAR合围,市场压力陡增。不禁让人感慨江湖险恶,常尧遇上了前有老虎后有狼,一时难以招架。

再看比亚迪的动作,绝非偶然。比亚迪法务部公布,已经对三十多个网络黑公关账号提起诉讼,最高判赔十万。还公开悬赏,提供线索者最高可拿五百万。集团公关总经理李云飞甚至引用咏春拳,“专注自身发展,不主动攻击,良性竞争能推动行业进步。”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也在股东大会上表态:不拉踩同行是公司原则,但被拉踩绝不当软蛋。起诉常尧,正是宣示公司底线,谁踩线谁负责。

比亚迪起诉常尧,法院公告失联,长城反腐成焦点-有驾

汽车行业内卷到今天,从生产线、管理到公关,都像现实版的宫斗剧。长城汽车以反腐自律塑造文化,比亚迪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名誉。常尧个人,则如职场精英版的“孤胆英雄”,走到今天,或许也被无形规则绊住了脚。至于案件真相,等法院判决之日,谁是谁非,自然水落石出。无论风浪多大,行业进化从来都是在看不见的硝烟里发生,只是有人成了主角,也有人成了注脚。

我们坚持传播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信息,如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正规方式联系我们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