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掉一半电池,多出一套精装房:理想问界撕下了电车最后的遮羞布

讲真,最近看着问界和理想的销量战报,我总有一种错觉,感觉自己不是在看汽车新闻,而是在围观一场大型行为艺术,主题叫《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问界M9五月销量直接干到了50万以上车型的榜首,其中85%都是增程版。理想更是喜提80万台总交付量。这个曾经被所有人,包括车企自己,都钉在“技术杂种”耻辱柱上的增程,突然就开窍了,悟了,直接一把子掀了桌子。

这事儿魔幻在哪?魔幻在,这根本不是技术胜利,这是一场典型的“我用魔法打败你”的商战闪电战。

所有人都觉得新能源的决胜点在电池,在800V,在超充。结果理想和问界说,不装了,摊牌了,决胜点在于成本。雷军老师讲了,电池是电动爹最金贵的器官,占了整车成本的三到四成。这是死穴。特斯拉Model Y背着个60度的大家伙,理想L6直接把这个大家伙砍了一半,只用36.8度。

诶,重点来了,省下来的钱干嘛了?存银行吗?不。人家直接把省下来的钱,变成了对你的精神冲击。Model Y为了轻量化,车里能省的全省了,主打一个禁欲。理想L6直接把一个移动的家给你搬了进来,冰箱彩电大沙发,按摩加热通风全家桶,糊你一脸。一个中型SUV,一个中大型SUV,配置给你拉到天际,空间大到能打滚,价格还差不多。就问你怕不怕?

砍掉一半电池,多出一套精装房:理想问界撕下了电车最后的遮羞布-有驾

这不是良心发现,这是数学公式。电池就是那个成本炸弹,谁能拆了这个弹,谁就能把省下来的钱变成子弹,对着友商疯狂扫射。增程的本质,就是用一个半价的“压缩能量块”,去换一整套的豪华体验。这不叫竞争,这叫降维打击。最好的防守不是防守,是直接把对手的餐厅给爆了。

当然,每次一聊增程,总有技术原教旨主义者跳出来,说这玩意儿落后,是脱裤子放屁。是是是,你们说的都对。但问题是,市场不跟你讲道理,市场只看疗效。

砍掉一半电池,多出一套精装房:理想问界撕下了电车最后的遮羞布-有驾

很多人到现在还把增「程」和「插」混搞混。简单粗暴点,增程就是车上有个专职的发电机,这个发电机是个修仙的道士,它不干别的,就盘腿坐那,永远保持在最高效的“金丹期”状态,专心致志地炼化汽油,转化成“真气”(电),然后输送给电机去驱动车轮。燃油车那个发动机呢?它就是个在红尘里打滚的莽汉,市区里走走停停,心态 постоянно 爆炸,效率低到只有20%多,烧的不是油,是你的钱。

而增程那个修仙的道士,热效率能干到40%以上,再加上电驱效率,一套组合拳下来,同样烧一缸油,它能跑得更远。而且发出来的电优先给电机用,用不完的才存进那个小小的“血包”里。损耗极小。写到这我感觉自己已经疯了,把车比作成仙,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还真有那么点意思?

所以你明白了么,增程的技术逻辑,不是先进不先进,而是它把复杂的工况问题,用一种极其耍流氓但有效的方式给简化了。它绕开了燃油车在市区效率低的死穴。

但是,但是,但是。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增程这种修仙法门,也有它的天劫。

砍掉一半电池,多出一套精装房:理想问界撕下了电车最后的遮羞布-有驾

第一,高速就是它的天劫。一上高速,燃油车那个莽汉就找到了快乐老家,可以稳定高转速直接驱动车轮,效率爆表。增程这个道士就麻了,它还得“油→电→电机→轮子”,中间多倒一手,能量损耗是娘胎里带的。这时候隔壁的插混就笑了,人家是“自动挡修仙”,市区里用增程模式,高速上发动机直接挂帅,完美。增程呢?就是一条道走到黑。

第二,亏电就是道心破碎。理想L6纯电模式下电机功率300千瓦,猛得像个战神。但它那个修仙的道士(增程器),最大发电功率也就113千瓦。一旦“血包”耗尽,纯靠道士现场发电,那动力就跟老牛拉破车一样。亏电的时候那发动机的嘶吼,简直是对人类耳膜的公开处刑!噪音、震动,瞬间把你从新能源的梦里拽回到拖拉机的现实。

我作为一个真的开过增程车的中年人,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那感觉就像手机只剩1%的电,充电宝输出还只有5W,你却要拿它打大型游戏一样。那种焦虑和无力感,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过来。

所以你看,这事儿就变得特别拧巴。买增程的人,本意是为了没有里程焦虑,但因为那个“血包”太小,很多人为了体验纯电的静谧,最后活生生把自己逼成了“每日一充”的强迫症患者,比纯电车主还累。

那为什么,这样一个矛盾的缝合怪,能在中国市场杀疯了?

答案只有一个:中国的消费者是全世界最现实,也最被“惯坏”的一群人。他们不关心你技术纯不纯粹,他们只关心自己用得爽不爽。我之前就说过,自动驾驶的未来不在马斯克,而在中国的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什么激光雷达都白搭。同样,新能源的未来,也不在于实验室参数,而在于一个普通中国家庭的周末出行需求。

在他们眼里,“不怕没电”是天,“配置拉满”是地,“随便加油”是空气。至于发动机是发电还是驱动车轮,谁在乎?这是一种近乎品牌玄学的用户信仰,或者说,是对一种“全都要”生活方式的信仰。你跟他说技术,他跟你说冰箱。你跟他说能耗,他跟你说沙发。 speaking of sofas, 我到现在都没想明白,为什么有些家具店的沙发闻起来总有一股奇怪的脚臭味,真是个谜。

砍掉一半电池,多出一套精装房:理想问界撕下了电车最后的遮羞布-有驾

所以,增程的胜利,是现实主义的胜利。在一个充电桩还没铺到神经末梢,油价还没贵到离谱,绿牌政策还有点香的时代,它就是那个最优解。你说它过渡?消费者说我活在当下。你说它不纯粹?消费者说我要的就是杂交优势。

砍掉一半电池,多出一套精装房:理想问界撕下了电车最后的遮羞布-有驾

但别高兴得太早。

“过渡”这个词,从来不是终点。当800V高压平台普及,充电15分钟续航400公里成为街边标配的时候,当纯电车的那个“压缩能量块”又大又便宜的时候,谁还需要一个背着发电机的电动爹呢?最好的技术,就是让你感觉不到技术。

砍掉一半电池,多出一套精装房:理想问界撕下了电车最后的遮羞布-有驾
砍掉一半电池,多出一套精装房:理想问界撕下了电车最后的遮羞布-有驾

增程的黄金窗口期,可能连2030年都到不了。它更像是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BUG级装备,版本一更新,立刻作废。所以,增程不是骗局,也不是救世主。它只是在2025年这个节点上,最懂中国用户的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所有的焦虑、贪婪和不妥协。

最终,它的宿命,不是被技术淘汰,而是被一个更方便的时代所淘汰。就这么简单,也这么残酷。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