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在极端天气下的表现一直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无论是炎炎夏日还是寒冷冬季,电池的充电效率和续航能力往往大打折扣,让许多车主头疼不已。
最近,岚图汽车通过一项技术突破,似乎为这一难题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在8月22日的一场技术发布会上,岚图展示了其全球首创的混动800V超充技术,并宣布该技术已在极端环境下成功通过测试。
测试环境覆盖了从零下25摄氏度到52摄氏度的温度范围,模拟了我国北方严寒和南方酷暑的实际用车场景。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行业内首次有车企在这一宽温域范围内实现5C超充技术的量产应用。
在高温测试中,当环境温度达到52摄氏度时,岚图的电池包从20%电量充至80%仅用时15分钟。
更值得关注的是,在整个充电过程中,电池温度保持稳定,车辆空调系统正常运行,车内环境未受充电过程影响。
这对于经常需要在高温天气下充电的南方用户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低温环境下的测试结果同样令人印象深刻。
在零下25摄氏度的极寒条件下,通过智能温控系统的预热功能,电池快充仅需12分钟即可完成同样的电量补充。
即使用户开启暖风,充电时间也只需15分钟。
这意味着北方用户在冬季用车时,不再需要为充电效率担忧。
这些测试数据的背后,是岚图在电池技术上的五项核心创新。
首先是通过优化电极结构提升充电效率的技术,相当于为电流修建了一条高速公路。
其次是改进石墨材料,让锂离子传输更加高效。
第三是特殊的电解液配方,降低了电池内阻。
第四是超薄界面膜技术,进一步减少了充电阻力。
最后是采用高孔隙率隔膜,在提升充电效率的同时确保安全性。
岚图的智能温控管理系统在这项技术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这套系统能够根据环境温度、电池状态和车辆使用情况,自动对电池进行预热或冷却处理。
就好比给电池安装了一套智能空调,使其始终保持在最佳工作温度区间。
配合云端电池管理系统,可以实时监控电池状态,确保充电过程的安全稳定。
从实际使用角度分析,这项技术的实用价值值得关注。
对于日常通勤用户而言,快速充电意味着更好的用车体验。
特别是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短时间补充续航能够减少等待时间。
对于网约车司机等高频使用者,充电效率的提升直接关系到运营收益。
长途出行场景下,这项技术的优势更加明显。
在高速公路服务区,用户可以利用休息时间快速补电,避免长时间等待。
在极端天气条件下,稳定的充电性能也能减少行程规划的不确定性。
从技术成熟度来看,岚图已经实现了该技术的量产应用。
这意味着消费者在购买车辆时就能享受到这些功能,而不需要等待未来的OTA升级。
对于注重实用性的消费者来说,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因素。
综合来看,岚图这项超充技术的突破,确实为解决新能源汽车在极端环境下的使用痛点提供了新的方案。
从实际测试数据来看,其在高温和低温环境下的表现都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
对于正在考虑购买新能源车的消费者来说,这项技术的实用价值值得重点关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