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国标电动车火了,销量上牌量激增,背后四个原因太现实

最近这电动车市场,可真是出了件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的新鲜事。

按理说,现在厂家都在使劲吆喝着卖新国标电动车,广告打得震天响,宣传的都是安全、合规、有保障。

可怪就怪在,真正火起来的,反倒是那些本该慢慢退出历史舞台的旧国标电动车。

旧国标电动车火了,销量上牌量激增,背后四个原因太现实-有驾

不光是二手车市场的销量噌噌往上涨,连带着车管所里头,办理旧车过户和上牌的人都排起了长队。

这就让很多人纳闷了,咱们平时买东西,不都讲究个“买新不买旧”吗?

怎么到了这电动车上,大伙儿反倒掉过头去抢购“老款”了呢?

这背后其实没那么多弯弯绕绕,说白了,都是普通人过日子最现实的几笔账,算明白了,也就理解了。

首先,最直接也最戳心窝子的一点,就是价格。

现在大家挣钱不容易,花钱自然得精打细算,钱要花在刀刃上。

您去市场上转一圈就知道了,一辆正儿八经的新国标电动自行车,因为它要符合国家在重量、速度、电机功率、脚踏功能等一系列严格规定,还要通过强制性的3C认证,这些成本最后都得摊到消费者头上,所以价格普遍不便宜,少说也得三千块钱起步,要是牌子响亮点、功能多一点的,卖到四五千块也是常事。

可旧国标车就不一样了,尤其是那些在新国标政策实施前生产的,技术非常成熟,生产成本也低。

现在去二手市场淘一辆,车况看着还不错的,可能一千多块钱,最多两千块就能搞定。

就算是一些经销商手里没卖完的全新库存车,价格也往往比新款车便宜将近一半。

这笔账一算,很多人心里就有数了。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买个电动车就是为了解决最后几公里的出行问题,比如上下班通勤、接送孩子、去趟菜市场,没那么多花里胡哨的需求。

花三四千块买个骑起来慢悠悠的新车,和花一千多块买个虽然是旧款但性能杠杠的、还能再骑个三五年的车,哪个更划算?

答案显而易见。

特别是在当下,大家对消费都变得更加理性,这种实实在在的性价比,吸引力实在是太大了。

说完了钱,咱们再聊聊这车骑起来到底怎么样,也就是实用性的问题。

旧国标电动车火了,销量上牌量激增,背后四个原因太现实-有驾

新国标为了安全,给电动自行车定了不少规矩,比如最高时速不能超过25公里,电机功率不能大于400瓦。

这个标准在市中心平坦的大马路上骑,可能感觉还行,可一旦到了路况复杂点的地方,问题就来了。

比如住的地方有个大上坡,或者需要带个人、拉点米面粮油,新国标车那小小的电机就会显得力不从心,骑起来感觉“没劲儿”,跟“小马拉大车”似的。

很多车主都吐槽,骑着新国标车,感觉自己像只“蜗牛”,红绿灯起步慢,上个坡还得自己使劲蹬几下脚踏,图个方便结果反倒添了堵。

而旧国标车,在这方面就显得“豪放”多了。

它们那时候的标准更接近于现在的电动摩托车,电机功率动不动就是500瓦、800瓦,跑起来有劲,速度也快,别说爬坡载人了,就是拉点小货物都轻轻松松。

在续航上,因为对电池容量没那么多限制,很多旧国标车充满电跑个五六十公里是家常便饭,甚至更远。

这种“皮实耐用、动力足”的特性,尤其受到了城乡结合部、广大乡镇地区用户的青睐。

对他们来说,电动车不仅仅是代步工具,有时候还是个生产工具,实用才是第一位的。

所以,当新国标车提供的“安全合规”和旧国标车提供的“强劲实用”摆在一起时,很多人用脚投票,选择了后者。

当然,肯定有人会问,买旧国标车不怕交警查吗?

毕竟它不符合最新的国家标准。

这就要说到我们国家在政策执行上的智慧和人性化了。

新国标虽然从2019年就开始实施,但对于市面上已经存在的大量旧国标车,管理部门并没有采取“一刀切”的办法直接禁行,而是给了一个相当长的过渡期。

在全国很多地方,这个过渡期是3年、5年,甚至长达7年。

只要你的旧国标车在规定的时间内去车管所登记备案,领到一张临时的牌照,那么在过渡期结束之前,你这辆车就是可以合法上路的。

旧国标电动车火了,销量上牌量激增,背后四个原因太现实-有驾

这就等于,政策给这些旧车发了一张有效期好几年的“通行证”。

这个过渡期的存在,就给了消费者一个巨大的“缓冲地带”。

现在花一两千块钱买一辆旧国标车,至少能安安稳稳、名正言顺地骑上三五年。

对于那些预算紧张,或者只是想先买个车临时用着的人来说,这简直是再合适不过的选择了。

先用最低的成本解决眼下的出行难题,等几年后过渡期到了,自己的经济条件可能也好了,到时候再换新车也不迟。

这种“先过渡,再升级”的消费思路,非常符合普通人的生活逻辑。

最后还有一个原因,说起来有点微妙,是一种心理上的考量。

不少人都还记得几年前,各地对那些不合规的“非标车”进行大规模整治,说禁行就禁行了。

有了这样的经历,一些消费者心里就犯嘀咕:现在这个新国标,会不会过几年又变了?

万一以后政策再调整,比如速度限制得更低了,或者对电池技术又有了新要求,那我今天花大价钱买的这辆新国标车,岂不是转眼又成了“不合规”的了?

这种对未来政策不确定性的担忧,让一些人觉得,花几千块买新车像是一场“赌博”。

相比之下,旧国标车的“命运”反而显得更加明确。

它的身份很清楚,就是“过渡期车辆”,它的使用期限也是明明白白的,过渡期到哪天结束,它就到哪天退役。

在这段时间里,它的路权是有保障的,不会有突然的变故。

这种“确定性”,反而给了一些人一种踏实的感觉。

买它,就像是买了一件明码标价、使用期限明确的商品,心里有底,知道自己“买了不亏”。

所以,在这股旧国标车翻红的浪潮背后,我们看到的不是人们的盲目跟风,而是在现实生活压力下,一个个普通人经过深思熟虑后做出的理性选择。

这其中,既有对钱包的爱护,也有对实用性的追求,更包含了在不确定环境中,对一份“安稳”的渴望。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