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车圈打得天昏地暗,所有人都杀红了眼,突出一个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但你一看宝马交出来的三季度成绩单,就感觉特别魔幻,甚至有点荒诞。
M家族,就是那个又贵又吵的系列,销量同比涨了26.6%;MINI,小姐姐收割机,暴增了50%。讲真,这数据就好像大家都在一个大泥潭里用脸互殴,打得满身是泥,结果宝马优雅地掏出一个茶叶蛋,往地上一扔,瞬间膨胀成了一艘航空母舰,把所有人都看傻了。什么叫品牌玄学啊?这就是。你不得不承认,有些品牌的护城河,它就不是技术,也不是性价比,而是一种近乎宗教的信仰。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再看主流车型,3系、5系、X5,这三根顶梁柱,就问你怕不怕?3系还在同级细分市场领先。很多人天天在网上喷,说3系现在不纯粹了,软了,向舒适妥协了。是是是,你说的都对,键盘上你比谁都懂车,但人家就是卖得好。尤其是高功率的330Li,销量占比直接过半。这说明什么?说明信徒们更有钱了,信仰充值得更猛了,或者说,他们根本不在乎你说的那些“纯粹”。这就叫基本盘,铁得像三体人造的水滴。
我作为一个也开过老3系的中年人,非常理解这种感觉。那是一种路径依赖,是一种肌肉记忆,你年轻时在海报上种下的草,中年时总得亲手把它拔了,不然总感觉人生缺点啥。
至于那个蓝天白云牌移动客厅,也就是X5,国产之后累计销量突破25万辆,这玩意儿就是中年男人的圣殿。它不是一辆车,它是一个任意门,让你在公司和家庭的缝隙里,能有一个短暂喘息的空间。我最近在想,是不是人到中年,对车的理解就从一个‘玩具’变成了一个‘工具’,一个多功能的瑞士军包。哦不,是沙发。反正,X5的成功,就是因为它精准地戳中了这群人的痒处。
很多人以为宝马这种百年老店,靠的就是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坏了菜了,人家早就偷偷开窍了,悟了。
什么叫真正的本土化?不是把车轴加长,不是把屏幕加大。真正的本土化,是深刻地意识到自己有些地方确实不行,然后果断“打不过就加入”。和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合作,是给自己装上了国产的心脏;和阿里巴巴、华为终端、Momenta合作,是给自己换上了国产的大脑。这求生欲简直拉满了!说到底,最后买单的还是那些看重机械素质的老炮儿,他们才不管你屏幕里装的是阿里还是腾讯呢。当然,有总比没有好。
尤其是在智能驾驶这个领域,宝马算是彻底想明白了。自动驾驶的最终决战,不在硅谷,不在慕尼黑,在中国的县城,在每一个交通规则如同废纸的十字路口。你的AI算法再牛逼,能算得过一个不打转向灯、突然从三轮车道窜出来的老头乐吗?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拿老头乐来比喻可能有点缺德,但你仔细想想,话糙理不糙,是不是这个道理?所以宝马找Momenta,就是为了修炼一本《中国路况生存法则》,这才是真正的“不务正业”和顶级智慧。
最后说到那个“新世代”,宝马画的未来大饼。这事儿就更有意思了。
当所有人都以为宝马还在老赛道上当学霸,继续卷操控、卷豪华的时候,人家已经在偷偷准备掀桌子了。新世代iX3,号称宝马电动化、智能化的里程碑,2026年就要在沈阳国产。很多人说太慢了,2026年黄花菜都凉了,到时候新势力都迭代三轮了。
但这就是宝马的逻辑:你们卷你们的价格战,你们卷你们的冰箱彩电大沙发,我不跟了,我直接换个次元跟你们玩。这不像一场闪电战,更像是在修仙,默默地在山洞里憋一个毁天灭地的大招,要么不成,要么直接渡劫飞升。
现在的市场竞争,已经不是请客吃饭了,是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最好的防守不是加固城墙,是直接把整个战场给爆了。宝马这一手,就是告诉所有人,它不光要打赢这一仗,还要确保自己能活到下一场战争的开幕式。要么成仙,要么成盒,中间状态已经不存在了。
所以,宝马的未来到底会怎么样?谁知道呢。可能成了,也可能把自己玩没了。但这种看透了一切,然后选择一条最难的路去“修仙”的姿态,本身就挺带劲的。毕竟,对于一个不差钱的品牌来说,最大的风险,就是从不冒险。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