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乱买,1-8月紧凑型轿车销量榜出炉,轩逸稳居亚军,星瑞挤进前六,思域仅排第二十二名

最近翻了下1-8月紧凑型轿车销量榜,挺有意思的。说实话,这帮车买菜车表现的还真不一般。比如比亚迪秦PLUS,23万辆,妥妥夺冠。然后轩逸稳居第二,19万辆,接着朗逸18.4万,速腾也挤进了前五,销量15.5万左右……这些数字,估摸着是来自官方公布,虽说也有点估算成分,但大差不差。

我朋友小张上个月还为买车纠结好久,他原来就是日产轩逸的忠实粉,觉得空间大,油耗省,就是那个味儿。结果他和我说,兄弟,轩逸虽然老牌子,但我最近转头看了星瑞,感觉国产车质感上去了。我当时没细想,反正他是渠道这一块打滚的,信息灵通。估计星瑞能超10万辆,排第六,也体现出它的竞争力。我身边也不止一个人从合资换国产紧凑型,这变化积累了好几年。

别乱买,1-8月紧凑型轿车销量榜出炉,轩逸稳居亚军,星瑞挤进前六,思域仅排第二十二名-有驾

销售那边说,其实消费者选车时,最纠结的五项大概是空间、油耗、品牌认知、价格和保值率。拿轩逸和卡罗拉来比,前者19万辆跑赢后者6.5万辆,主要还是口碑和渠道优势。卡罗拉掉队挺意外的,毕竟过去这么多年,它一直是紧凑级的标杆。不过仔细想想,丰田近几年在这价位的车型更新频率不高,加之大家对新能源和混动车关注多了,卡罗拉没有捕捉住消费者的胃口也情有可原。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这表里还有几个有意思的点:比如思域这车,销量只有3.4万辆,不到轩逸的五分之一。别急,别急,别急,我刚开始也纳闷,思域不是性能好嘛?为啥卖得差?后来想到,思域多偏向年轻人及驾控党,价位偏高,油耗也没轩逸低,日常通勤不算帅选,所以市场自然有限。不单是思域,像威朗、凌渡,销量都在两万辆左右,确实难和主流水平的买菜车抗衡。

别乱买,1-8月紧凑型轿车销量榜出炉,轩逸稳居亚军,星瑞挤进前六,思域仅排第二十二名-有驾

顺便说下供应链,研发那事儿我一说起来就头大。你得明白,汽车研发就像烙饼,面粉、鸡蛋和油都得按比例配好,一边加酵母一边发酵,不能多也不能少。比如星瑞背后吉利,有一个相对稳定的供应链支撑,技术渐渐赶上甚至压住老牌日系车,效果就是销量得益。相反,你看丰田卡罗拉,虽然品牌响,但这轮更新慢,加上芯片、核心零部件紧缺,使得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

这供应链紧张,我在去年和一个修理工聊过,他说:现在搞个零件,不是缺货,就是价格翻倍,提前交货成了奢望。听得我当时就翻个白眼。车企背后的博弈复杂得很,这也是为什么看销量你得多层面综合判断,不是说单纯价格或品牌决胜负。

对了,谈到销量,还有个有意思的数字:速腾15.5万辆,基本和朗逸18.4万辆差距不算大,属于实操用户里边都挺常见的,这一点常被忽略,因为速腾跟朗逸多多少少是竞争对手。在同价位层面,速腾偏运动,价格比轩逸稍高,适合追求操控感的人。朗逸则更经济实用,适合更多家用的场景。用户买车时心里其实早有分寸,这就像买股票,你心里得有个内心账本。

别乱买,1-8月紧凑型轿车销量榜出炉,轩逸稳居亚军,星瑞挤进前六,思域仅排第二十二名-有驾

小跑路题,我突然想起我前阵子去4S店见客户,销售给我讲了一句特别接地气的话:紧凑型车卖得好,是因为这块市场不论经济好坏,家家都得买辆代步。这话我觉得实在太对了,车像是生活刚需,根本绕不开。再加上新能源和智能化元素的加入,紧凑级市场的竞争反而更激烈。你说,未来会不会有一两款杀手级产品,彻底改写这个格局?现在还不好说,但至少从趋势看,新能源紧凑型车的销量占比肯定还会提升。

回到实际,想想我刚才看到的数据,艾瑞泽8和新帝豪都超过8万辆,这俩差不多是性价比担当,受众集中在预算20万以下的年轻人和首次购车者,他们买车的心态和需求也很不一样,更注重功能实用和价格。销售顾问告诉我,很多客户就是先看价格,后看配置,最后再看口碑。说白了,车企在定价和配置上做文章,才能稳住市场份额。

别乱买,1-8月紧凑型轿车销量榜出炉,轩逸稳居亚军,星瑞挤进前六,思域仅排第二十二名-有驾

一边写,我又自我反思,这么单看销量,真有点片面。销量高,不代表用户满意度一定高,车主真实体验才是关键。比如我有朋友买了辆星瑞,开了半年,反馈说油耗控制比想象中差,里面的智能语音有时反应慢,这些都是数据看不到的细节。下个月上市的A05,不知会不会带来翻盘,毕竟市场就是不断变换的。

你们觉得销量这么跳跃的格局,是用户审美变了,还是车企动作快了才带来的结果?我自己猜测,可能两个都占点儿原因,当然这是个样本少的猜测。话说回来,不做功课乱买车,别怪我没提醒。

别乱买,1-8月紧凑型轿车销量榜出炉,轩逸稳居亚军,星瑞挤进前六,思域仅排第二十二名-有驾

对了,最后留个细节。这几天跟同事聊起来,提到百公里总成本这个事儿。简单心算,咱们这个级别的车,综合油耗、保养加上保险,平均下来,年花费差不多在1.2万左右(按15万公里算)。这个数字,心里没个底,买啥车都觉得贵。所以买车到底是解决代步,还是生活方式的体现?这事儿,挺值得再想想的。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