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宝马i5换了新款,起售价43.99万,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这价格,真不便宜啊。可是新款到底改了啥?值不值这个钱?我觉得这事得好好琢磨琢磨。买车到底图个啥?品牌、配置、性能,还是面子?这些问题没准能让大家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购车需求。
首先看看动力。车市里碰到宝马,大家通常会先问:动力咋样?官方数据一摆出来,单电机、双电机,四百牛米、两百多千瓦,听着像一锤子能把人钉墙上似的。账面数据挺唬人,但真开的时候,有多少人敢一脚到底?你是用来上下班,还是天天拉着去跑赛道?多数人其实是城市通勤,偶尔周末自驾,能用上一半性能就算不错了。那有人说续航呢——刚好,官方也给了三个版本,我记得有618km、713km、651km,都不短。你一天能跑那么远吗?事实是大部分人一年下来有一半时间车都停在小区楼下,续航焦虑其实被放大了。我觉得宝马i5这续航看着扎实,实际体验也不会太差。
但一说到充电速度,这车就有点小尴尬了。你前后脚去和小鹏、蔚来、极氪的同档位车型一比,宝马这补能效率明显没那么快。现在新势力都是“充电五分钟,续航两百公里”往头上招牌一贴。宝马这边还停留在“慢悠悠”,“稳稳当当”的路子。有人会觉得,传统豪华品牌就是讲究点,可电车时代用户图的是方便、省事,慢了就是拖后腿。这是不是宝马品牌坚守的底线,还是故步自封的顽固?值得琢磨。
接着聊聊配置。新款只是小改款,里里外外没啥大变动。12.3英寸仪表,14.9英寸中控屏,看着挺带科技范,但你我心里明镜似的,这已经不算新鲜玩意儿了。隔壁国产品牌的车,弄个30英寸连屏都见过,气派是气派但用着未必舒服。宝马这次把实体按键精简了,保留了个旋钮和关键键,可能是怕大家“盲操作”的时候手足无措,这点儿挺贴心。不过触控越来越多,是不是过犹不及?有些车友宁可要个按键踏实点,雷打不动好操作。到底科技感和实用性怎么权衡?这事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全景天窗,全系标配,看着亮堂,采光一流。可你要真说它是核心竞争力嘛,估计没人会买车冲着一个天窗去。宝马i5本质上还是拿整体感觉说话。运动方向盘、平底设计等等,外行看热闹,行家图手感,可这些小细节到底多打动人?我觉得不少人下单的时候是看品牌,看氛围,很少细扣这些参数。
说到差异最大的,就是某些配置缩减了。比如原先有的舒适套装没了,音响标配变了,AR导航没了,无钥匙进入倒是变成了标配,还新增了智能泊车辅助套装,但得花6900元另加选。有人可能会觉得,你刚提价,怎么功能还缩水了?又不是人人都要那哈曼卡顿,单独选还要钱——车价43.99万了,还舍不得几个耳机钱?这点让人有点难受,早年豪车是啥都标配的,现在反倒和国产学起精打细算来了,谁也没想到这风气转变这么快。反过来想,宝马是不是在告诉客户:“你想要啥自己选,别冤枉钱?”但也许有些东西省了反而让人不爽,毕竟品牌溢价就是图个省心、图个高端,不图层层加价,变成一堆选项点着头疼。
外观其实更像是在搞“配色狂欢”。以前得加钱选的磨砂灰现在直接标配,曜夜套装也免费升级,能看出来是在努力讨好年轻人的审美。反正车长5175mm,轴距3105mm,空间上肯定够用,在家里有娃的、拼个大后备箱的,这尺寸给得丰厚。但你真要说这套外观能一眼抓住人心吗?双肾进气格栅啥年代了还没变,对老粉是经典,对年轻人可能是“太传统”。现在的新势力全在搞高辨识度、可变灯语,宝马坚持自己那一套理念,算是一种倔强。谁吃这套?买宝马的人,很多就图个面子和传统,确实不容易被新鲜元素左右。
市面上四十到五十万能买什么车?各家都拼的厉害,蔚来、极氪、智己直接堆参数、堆配置,充电速度快,辅助驾驶牛,车机能跟手机同步。这时候宝马i5的所谓“品牌溢价”到底在什么地方?是不是还是那句老话——“买的是一份认同和归属”?如果你对宝马有情怀,全国到哪儿都能蹭个4S店,售后体系成熟服务周到,那这钱花得也算值。只是对绝大多数理性的普通消费者来说,四十多万买个电动车,首先看性价比,其次看使用体验,最后才看品牌。你如果单纯追求科技功能、续航和补能效率,本土新势力绝对比宝马更刺激、更多样。你要是信仰宝马品牌,觉得“开宝马才是车”,那就只能为这份信仰买单。
这让我想到,现在买车跟几年前完全不一样了。当年有钱,买BBA(宝马、奔驰、奥迪),就是身份象征。现在大家都在问,四十万能干嘛?能买房付首付,能投资创业,也能买到市场上技术最先进的新能源车。宝马i5的改款,未必能打动那些“不迷信品牌”的新生代用户。与其说它是“进步”,不如说它是“坚守”,在传统豪华品牌的光环下,宝马其实在电动化路上有点慢了半步。可是传统优势有时候反而是负担,不变其实是变。
还得问一句,这些年宝马在中国卖电车,效果到底咋样?销量分布,用户追求,售后服务,实际口碑——和蔚来、比亚迪这些卷王们有一拼吗?同样四十多万,国产车能买到更大空间、更强性能、更多智能配置,还能享受定期OTA升级。电车时代,品牌不再是一切,大家比拼的是综合体验。宝马现在靠老粉,靠情怀,但这群人真能撑得住转型么?
说来说去,“43.99万起售”其实是宝马对自己的定位。你认可它的品牌,认可它的可靠、传统、豪华,觉得“开宝马比开其他车有面子”,这价格不算离谱;但要是冲着技术和配置买车,宝马i5现在已经不再有绝对优势了。说到底,车市越来越卷,连宝马都要学着精简配置、省钱做套包,这时代真的变了。
大家要真有预算,没必要为了一个牌子多掏冤枉钱,毕竟新势力的车现在越做越好,谁说国产的不能冲高端?反过来,宝马这样的大哥不想被潮流带着跑,还坚守自家玩法,那就是一份底气,也是一份“保守”。但我觉着,这种模式能守多久,是个问题。
最后问问自己:买车是为了啥?为了面子、为了感受、为了技术、为了家人出行方便,还是为了跟风?宝马i5改款上市,现在的选择比前几年丰富多了。你愿意为了品牌掏钱,宝马一定不会让你失望。但如果你更看重实际体验,国产新势力真的不比它差。宝马该主动拥抱变化,还是坚守自己那条老路?也许未来的答案,还得我们这些买车人一起来决定。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